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9-22李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7期
关键词:系统化精神科精神分裂症

李龙

作者单位: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十二病房,山东 济南 250014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以行为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严重慢性脑功能异常疾病,在精神疾病中发病率最高[1]。随着老龄化加剧和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显著增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0岁人口中约有0.34%患有精神分裂症[2]。首次住院数据表明,60岁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每5年增加11%[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客观状态都明显低于正常健康水平。系统化整体护理是近年来护理事业的新兴模式,它是以整体护理为主体,融合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论方法,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围绕患者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4]。本次研究旨在探究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照病历号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平均年龄(69.2±4.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8.7±1.3)岁,平均病程(15.2±2.2)年,文化程度:文盲10例,小学32例,中学8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70.1±2.2)岁,平均病程(14.7±3.2)年,文化程度:文盲12例,小学31例,中学7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护理前观察量表(NOSIE)、干预前生活质量量表(SQLS) 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表(ADL) 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及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 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准则[5];(2)病症已被有效控制,神志清醒,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 年龄60~80岁;(4) 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器官损害或明显的药物反应;(5) 无酗酒或滥用药物等情况。

1.2.2 排除标准[6-8](1)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躯体残疾患者;(2)已被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或合并痴呆患者;(3)学习能力中度或严重受损的患者;(4)年龄<60岁或者>80岁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包括常规药物治疗、病情监护、饮食睡眠照顾、个人卫生护理、健康宣教等。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即在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治疗依从性干预、康复护理、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给予疏导支持,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增强其自我情绪调控能力;(2)治疗依从性干预:每周定期进行健康宣教,将规范化治疗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讲解,让患者烂熟于心。同时向患者展示依从治疗后有效康复的案例,增加患者信心。为患者制定阶段性康复目标,使患者在阶段性目标促使下,提升依从治疗性;(3)康复护理:定期进行行为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支持训练。可以采用团体活动方法、康复达标奖励法、娱乐项目康复法等,增加患者对于康复训练的兴趣;(4)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集中患者家属,每周进行配合指导性讲座,由家属为患者提供积极性的鼓励与支持,通过与家属沟通联系,让患者获得精神、情感以及物质上的支持,感受到爱与温馨。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由两名主管护师和一名高资历护士于系统化整体护理6 个月后,通过观察受试者表现、与其交流沟通及参照护理记录等方式,在安静的环境中,应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9]、生活质量量表(SQLS)[10]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两组的情况。SQLS 包括三个量表: 社会心理量表、症状和不良反应量表、动力与精力量表,评分实行百分制。评分分数越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分比较

由表1可知护理前两组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系统整体化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2.2 两组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比较

由表2可知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在社会心理、症状和不良反应以及动力与精力三个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

由表3可知护理前两组 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系统整体化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能显著提高康复期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精神科常见病因未明性重症精神疾病,其是由症状群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存在感知觉、情感、思维、意志行为、认知等多方面功能障碍[11-12]。护理观察量表(NOSIE)是精神科量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此量表全部以观察作为评定,避免了不合作患者带来的干扰。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是Wilkinson等[13]人所编制的调查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的测量工具,含30个项目,5级计分,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信效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主要包括躯体生活能力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主要用于评定受试者日常生活能力,有良好的信效度。

表1 两组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分比较 (分,±s)

对照组 观察组护理前 87.31±16.13 85.21±10.32护理后 41.12±6.98 21.32±3.15

表2 两组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比较(分,±s)

对照组 观察组社会心理 27.61±2.78 20.27±2.10症状和不良反应 25.38±5.16 19.51±4.14动力与精力 44.08±5.45 32.12±3.43

表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分,±s)

对照组 观察组护理前 35.82±6.57 33.45±5.18护理后 30.37±4.21 20.16±3.0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6个月的系统整体化护理后,两组NOSIE评分和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够提升患者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情绪,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精神状况。由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比较结果可知,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在社会心理、症状和不良反应以及动力与精力三个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系统化整体护理依据精神分裂患者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举措,帮助患者重塑心理,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增加治疗接受程度,提高生活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最终达到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系统化精神科精神分裂症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