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题材在当代地铁壁画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研究

2018-09-22西安文理学院

艺术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壁画题材

□王 娟 西安文理学院

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地铁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其空间设计呈现多元化的同时,人们愈发关注空间的艺术性。地铁空间设计既要具备功能性,也要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地铁壁画诞生至今,设计形式逐渐丰富,材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地铁壁画中大量应用形式新颖的中国传统题材,丰富地铁公共空间的环境,具有中国特色。本文通过研究地铁壁画传统题材的表现形式,总结归纳形成地铁壁画的中国特色。

一、地铁壁画概述

地铁壁画是指专门为建筑环境设计与创制的壁画,装饰建筑物墙面、柱面等的绘画,主要特征表现为不实际占用空间,表现形式包括绘画、壁饰或浮雕等。地铁空间环境的独特性,使得人们处于地下空间时容易迷失方向,通过设置地铁壁画,可以起到标识地点、指示方向的作用,帮助乘坐地铁的乘客区分站点特征,也可以对某个特定的问题进行标识。

另外,地铁壁画还具有改善环境的功能。地铁空间处于半封闭的地下空间,壁画就可以对建筑环境进行美化,优化环境质量,使得地下空间更加人性化,形成一个舒适的且可以让乘客稍做休息的环境。

二、传统题材在地铁壁画的应用

综合分析传统题材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成形体借用、元素重构与变异、延伸意境,或者直接利用传统题材中存在的历史文物构建建筑形态;或者重新整合传统题材中出现的元素,符号提炼,重构题词等;或者借助传统题材表达出的意境,借助现代设计手法延伸发展,使得整个地铁建筑空间中融入地铁壁画,有效吸引公众注意。

20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一号线壁画风格以具象为主,通过逼真的造型与简单的言语,有效地拉近壁画与观者之间的距离。具象性体现为壁画主要描述神话故事、风俗习惯、风景景观等,人们可以通过观察画中实物来认知与感受对象。其中,地铁2号线西直门站《大江东去》就是代表,属于典型的当地风光与标志内容,如图1所示。

20世纪90年代,北京地铁壁画以装饰性表现为主,黄村火车站《欢天喜地》便从大兴传统民间花会中汲取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通过合理运用剪纸艺术表现画面,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让传统单层剪纸形象更加饱满,红色用渐变绿色替代,提高空间感受能力。进入21世纪后,北京地铁壁画中依然大量运用传统题材,此时传统题材地铁壁画中注重元素,对画面结构与形式重点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协调,表现出中华文字与书籍的历史。

图1 《大江东去》地铁壁画截图

三、传统题材在当代地铁壁画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地铁壁画中传统要素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轨道交通的作用愈发重要。公共艺术作为轨道交通的点缀,充分满足时代发展与需求。整个过程中,传统题材作为接受程度高、丰富美感与表达的元素,必将成为最普遍的陈设题材。也只有满足时代发展,研究传统题材壁画设计的表现手法,才能提高地铁壁画的质量。

(二)合理运用功能化与信息化

在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科技也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作为一种向大众展示的公共艺术品,地铁壁画不仅承担着装饰地铁站的作用和功能,同时还肩负着标识地铁站点,宣扬城市主体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职能。特别是以传统题材为主要内容而设计的地铁壁画,担负着讲述城市历史和发展变化的重要职能。随着信息技术快速、高度发展,人们开始通过信息网络等手段对地铁壁画进行表现和装饰,利用其所展示出的图像和文字等内容,以视觉刺激的方式对广大民众进行熏陶,使其关注并了解地铁壁画光怪陆离的背后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三)融合当代艺术表现的形式

当代社会主要的信息传播形式是视觉传达,地铁站虽然空间有限,但人流流动性较大,承载的信息传播功能也是社会各领域的需求,目前大众视野中充斥着商业广告及低俗的视觉形象,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底蕴设计出吸引大众注意力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作品。

总之,地铁壁画设计中借鉴与运用传统题材,借助现代化设计手法解析重构,合理运用各类材质,提高地铁壁画的新颖性,选择与地铁空间环境相适应的工艺材料、照明等。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推动地铁壁画设计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壁画题材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幼儿园教学中“小学化”现象的表现形式初探
壁画上的数学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煤层气井排采管理异常表现形式及处理对策研究
北朝、隋唐壁画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