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8-09-21于辉文斌卜宪华纪莉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自主学习

于辉 文斌 卜宪华 纪莉莉

[摘 要]形成性考核是深化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重要举措,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通过记分作业、小组学习、教学实践活动、阶段性测验和专题讨论等形式,探索适应新形势的高等教育课程考核方式。实践显示:综合实践的考核内容有助于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公开透明的考核结果有助于增强竞争参与意识;全面有序的教学管理有助于保障考核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等教育;形成性考核;人力资源管理;自主学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2.09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2-0-03

當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对大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和共享,正在全方位地变革高等教育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各种新兴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课程考核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已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实际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自2016年春季学期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开始进行形成性考核的实践探索,成效与不足共存,整理成篇,与同行交流。

1 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意义与背景

形成性考核是在细化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各种学习活动效果的考核,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和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侧重于对学生认识过程和实际能力形成的监督和评价。在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考核,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可以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科学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加强教学过程指导和管理,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在佳木斯大学物业管理专业大二春季学期开设,教学计划64学时,学生成绩计4学分,考核形式为考查。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于系统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要求,掌握用学科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际问题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为毕业后成功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做好准备。课程参照《企业人力资源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活动的领域,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学内容由绪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7部分组成。每个教学模块均设置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讨论、方案设计和自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基础理论与实训内容紧密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佳木斯大学关于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指导意见》,本课程在2016年春季学期试行形成性考核,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探索适应新形势的高等学校课程考核方式。

2 形成性考核方案设置与实施

根据《佳木斯大学关于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指导意见》拟定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课程考核项目(10项)、方式(6种)、目标、要点、标准、分值和时间进度,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方案设定考核项目为10项;考核方式为6种;考核目标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考核要点分布在各章知识点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部分;考核标准由考核项目和考核目标确定;考核分值

60分,即占总成绩的60%,另40%为终结性考核分值。关于考核方式简介如下。

(1)计分作业。针对课程重点,教师结合行业热点布置课外作业,以纸质或电子形式进行验收,并根据完成质量评定成绩。

(2)小组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6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协作学习,记录学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参加者、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并根据小组学习记录评定成绩。

(3)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指定时间,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模拟,并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知识运用程度、实践操作情况等评定成绩。

(4)阶段性测验。在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后,教师通过学校考易网络题库与考试评价系统随机选题考查学生,以选择、简答、论述和案例分析等题型为主,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5)专题讨论。引导学生在指定时间,围绕特定的主题,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是拓展性内容集中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参加讨论的体会等记录情况评定成绩。

(6)课堂评价分为课堂点名和课堂提问。教师运用蓝墨云班课APP随机进行课堂点名,每旷课一次扣2分,事假、病假一次扣1分,每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课堂提问针对所讲内容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根据回答问题的质量评定成绩。

形成性考核方案经学校批准后,由任课教师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清楚每个阶段的考核任务,以便其早做准备。每次作业、考核都明确评价标准,并告知所得成绩的原因,力求公正透明,并将优秀作业标注为示范作业发到课程群上,及时分析说明,获得激励效应。

3 形成性考核实践效果与反思

良好而得当的课程考核方式能够引领和监督师生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诊断教学质量与效果,在教学评价体系与师生教学行为的良好互动中教学相长。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取得了预期成效,也发现了应注意的问题。

3.1 考核内容的综合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由制作工作说明书、结构化面试视频解析、情景模拟面试、设计新员工培训方案、比较考评法模拟应用、某企业薪酬调查报告、分析工伤事故纠纷案例、阶段性测验、出勤和课堂表现等10部分组成,考核知识点覆盖各个教学单元的要点,考核内容具有启发性、综合性、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各阶段具体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提问、计分作业、教学实践活动以及阶段性测验等形式的灵活应用,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2 考核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核将传统课堂与网络媒体相结合,通过专题讨论、计分作业、自主学习、教学实践活动、阶段性测验、小组学习和课堂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每一环节都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通过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个性差异,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参与意识,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考核结果的公开透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参与意识

教师通过建立成长记录袋,能够及时记录考核成绩及效果。每项考核都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依据及评价结果,透明度较高。考核时间根据内容进行,如出勤与课堂表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他考核内容则分别设在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每个考核分值明确,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如考核项目之五——比较考评法的模拟应用就是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将本课程已完成的各考核项目作为考核依据,分别运用学习过的各个绩效考评方法进行模拟考核。通过模拟考核,学生既能将所学的绩效考核方法考核亲历的事项,又能了解大部分考核项目的汇总成绩排名,参与热情极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参与意识。

3.4 教学部门的有序管理有助于保障形成性考核的质量和效果

形成性考核是通过持续观察记录、反思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做出的评价,需要精心准备、科学设计。笔者所在单位积极倡导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形成性考核,教学管理部门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多方位保障实施形成性考核的质量和效果。各教研室负责定期督促、检查任课教师开展形成性评价工作;各教学单位负责抽查各教研室开展形成性评价工作的情况;教务处负责监督、检查各教学单位开展形成性评价工作。检查内容包括形成性考核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业、报告的批阅记录,成绩评定的依据、合理性等方面。

4 结 语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形成性考核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深化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重要举措。形成性评价配合终结性评价,可相对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通过实行形成性考核,学生学习热情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各种考核实践,在学习興趣、语言表达、理解分析、沟通协调和实践创新等方面大有改观。鉴于形成性考核工作的环节多、工作量大,学校与教师的投入较多,在教学实践中应遵循教学规律,结合专业特点、课程类型采取相适应的考核方式,不断探索、循序改进。

主要参考文献

[1]龚玉.新时期计算机应用专业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4).

[2]金佰明,祁艳波,钞虹,等.预防医学形成性考核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继续医学教育,2017(7).

[3]郑久华.体验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2017(4).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自主学习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