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近代女性阅读群体微观

2018-09-21李林芸苏英杰黄凡王麒雅

文教资料 2018年13期

李林芸 苏英杰 黄凡 王麒雅

摘 要: 在英国近代阅读文化的发展中,阅读群体研究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其中女性阅读群体是主力军。女性阅读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渺小的个体逐步成长起来,形成了一个大的群体。女性阅读群体发展状况、原因及社会影响的研究分析,对当代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近代英国 女性读者 阅读群体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术界对近代早期英国阅读文化的研究较少,缺少全面系统的论文及专著,对英国近代女性阅读群体的研究更少见,并且没有进行过整体研究,尽管少数学者在这一领域或多或少有一些成果,但研究角度与内容较为狭窄,大多只是通过对子现象分别进行考察分析提取某些规律、作用与意义,不利于把握其整体状况。这一问题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经验,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进行整体研究。

二、发展状况及原因

在英国阅读文化发展过程中,女性群体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然而,女性阅读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男权社会的大背景下,促成其发展的原因自然是多样的。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阅读通常发生在公共和社交场合,女性的阅读是无声的、私下的、被局限的,就连法律体系都能体现出父权制对女性阅读权利的压制。如1543年《真正的宗教发展》法案将女性发声阅读犯罪化。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在促进思想解放的同时,也促进了女性阅读的发展,中产阶级女性者群体日益扩大而成为当时文学消费的主力军。但在男权控制下的社会,由于男女社会的分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及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女性的阅读活动仍然局限在“围墙内”。女性地位群体拥有较低的社会地位。

从13世纪到15、l6世纪,女性阅读局限于有限的宗教读物。如《一小时的书》,这本供个人祈祷的小册子,是富裕家庭母亲教育孩子的重要读物。14世纪—18世纪的英国,听力阅读流行于上层社会;这一阅读方式,在贵族女性中更普遍存在。很多贵族女性将小册子放于膝盖,拿着笔边读边做注释,并且常常聚在一起通过读给她人听来分享阅读。

随着出版印刷的管理体系渐趋崩溃,大量关于政治和宗教争论的作品被印刷出版,但在16世纪40年代中期,大多数女性甚至没有阅读圣经的权利,贵族女性必须独自在无人的角落阅读。在1543年法案最终被废除之后,英国社会又流传起要求阅读性别差异化的小册子,女性阅读仍面临着阻碍。同时,教育方面更是男女分明,连两性所学科目都不相同。社会普遍要求女性保持沉默,世俗权威男性更是对敢于表达自我的女性多加谴责讽刺。16世纪后,随着女性群体识字人数的增加,又由于书籍提供给女性一种身处室内同时又与外界保持交流的途径,加之一些文学作品,如礼仪书、书信集、杂志、小说等从形式到内容专门针对女性读者群体,因此女性阅读群体得到发展,使得在文化市场上,女性的重要性逐渐凸显。17世纪关于女性阅读的信息寥寥无几。学界普遍认为,17世纪早期英国涌现出大量的新读者群,他们是贵族和职业人士等传统读者以下的阶层,即中产阶级,其中一部分为具备一定读写能力的女性[1]。

女性阅读群体到18世纪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18世纪的英国具有伸缩性的社会分层系统,通过社会流动带给整个社会活力。思想上,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的思想对女性产生深刻影响,女性自我意识形成并逐渐开始蔓延。并且当时的英国仍对外扩张殖民中,财富得到大量累积,国力日渐强盛,工业革命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结构出现变化,伴随着的还有图书市场的形成及女性教育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此时,祈祷类的宗教之作是女性阅读的首选读物。其他领域如历史、哲学、政治之类,一直属于男性阅读的范畴。18世纪40年代出现女性杂志,专门以女性为消费对象,吸引了大批女性读者。女性订阅杂志者的数量和比例显示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由于已婚女性在法律上没有独立的信用,因此她们在订阅杂志时需要签署丈夫的名字;此外,还有一些单身女性签署了父兄的名字,因此,女性订阅者的实际人数和所占比例要远远超过上述记录[1] 28。18世纪末小说的出现也大大促进了女性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发展。后来,文人教士们为女性树立的“美德”形象广为流行,影响了女性阅读的对象,中上阶层的女性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开始阅读说教类的通俗文学作品。“说教小说”成了女性阅读的新热点。许多女性读者,尤其是那些缺乏教育的下层女性读者,开始大多阅读宗教小說,后来逐渐发展培养出更广泛的文学兴趣。其中世俗小说和浪漫小说吸引了一大批女性读者。

伸延至19世纪,英国的女性成为小说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才华横溢的四大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谱写了英国小说史上最辉煌的一页[2]。女性自我意识空前高涨,女性小说创作的热潮在英国兴起,并且逐渐向欧美、亚非国家蔓延。

英国近代女性阅读群体日益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工业革命在经济领域的巨大发展为女性作为独立个体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创造了机会,有助于促进女性地位的提高。同时,女性的消费意识在不断强化,她们不仅欣赏戏剧和舞蹈,而且欣赏甚至创作小说。读者群更是呈现出深入到下层女性中的趋势。其次,英国流通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场所,而丰富的馆藏和便宜的借阅费则为女性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机会。报纸杂志的兴起和图书市场的形成使阅读更日常化。廉价的印刷品、二手书籍,甚至盗版书的出现,都使阅读越来越普及。在教育方面,由于相信教育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在18世纪,英国的大中小城市基本都建立了教区学校、慈善学校或者贫民习艺所等。女性受教育的增多无疑有助于女性阅读群体的发展。此时,社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了自己所受的压迫,工业革命改变了之前女性以家庭为单位的孤立情况,有助于女性们团结起来,为争取自身权益发声。18世纪中产阶级女性开始写作,通过文字传达出自己的声音,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女性阅读相关的作品。

三、社会影响

广大女性读者群的强烈呼唤,加上社会的进步及教育的普及,刺激了文学创作,女性小说首先在工业革命成熟的英国兴起。女性自由、自我独立的意识觉醒了,这种“觉醒”也把英国推到了小说全盛时代。以19世纪四大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为例。在阅读文化和读者强烈呼唤的影响下,女性小说家受到鼓励,创作了大量充满思想性的小说,掀起了小说热潮。四大小说家在作品中创造了全新的女性形象——追求独立的意识,拥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简·奥斯汀是一位朴素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是一位女权主义启蒙者,鼓励女性意识的觉醒并以文学形式付诸实践,创作了《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她的创作多以平凡的生活为题材,以有限的题材反映生活本质。她为英国女性文学的觉醒开了先河。勃朗特姐妹发出男女平等的呼声,她们的创作塑造了各种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形象,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简·爱这一具有高度独立意识的女性形象。勃朗特姐妹也尖锐批判了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实,要求获得平等权利。乔治·艾略特也是坚定的一位女权主义者,呼吁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和平等的就业权利。乔治·艾略特思想激进,创作极为大胆,作品主题深刻,很多主题是其他女性小说家不敢涉足的,作品深度也是很多女性小说家达不到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成功地将悲剧与现实主义结合,主人公麦琪的死体现了传统悲剧结构与现实主义的统一,这部作品被认为是“19世纪中期最伟大的文学现象之一”。

与此同时,女性阅读群体的日益扩大加速了对平等权利的追求,因此对男权社会出现了反抗意识。同时,受教育的权利也被女性群体重视。由此,英国女性阅读群体的发展对世界范围内女性思想的解放起到促进作用。

四、现实意义

近代英国女性阅读群体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这一研究可以为现当代社会阅读文化的发展提供深刻的经验,有利于现当代社会制定现实策略,推广阅读活动,激发民众阅读热情,促进全民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可以刺激文学创作,生产更多的文学作品,促进文学市场的繁荣。还可以推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促进出版业的创新,促进改编自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受到大众读者欢迎的作品的影视剧、舞台剧等的繁荣。此外,这一研究还有利于促进女性作家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为女性发声,为社会、世界创作出宝贵的文学财富。此外,女性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女性阅读群体的扩大化事实上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和知识水平,从而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宇.近代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的提升——以阅读状况为视角[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11(01):26-28.

[2]潘忆燕.女性阅读与女性小说之兴起[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4):51-53.

[3]陈宇.近代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的提升的技术动因考察[J].湘潮(下半月),2010(2):10-11.

[4]陈宇.国外关于近代英国民众的文化水平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140-146.

[5]陈宇.近代英国民众的读写能力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6(5):162-164.

[6]范丽娟,于文秀.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女性作品文学性和主体性探讨[J].外语学刊,2015(5):135-138.

[7]張宝国.女性写作与女性身份重塑:简·爱的矛盾性新探[J].河海大学学报,2012,14(4):85-88.

[8]张亚婷.论中世纪英国女作家的文本写作与情感虔诚[J].社会科学家,2012(12):22-25.

[9]张珊珊.浅谈18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