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二胡改编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2018-09-21曹戌玉天津音乐学院天津300171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塔什库尔干二度音程

曹戌玉(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

一、《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简述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陈钢创作的,并于1976年完成。《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借鉴了吐尔逊卡的尔的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竹笛演奏家刘富荣竹笛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在这两首作品的基础上,作曲家又吸收了当代作曲技法和民间乐器的特殊演奏手法,对音乐进行了加工改编,使乐曲在运用西洋作曲技法的同时,又不失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绚丽的音响色彩,描绘出了塔吉克人民欢庆的画面,以及少数民族同胞对生活的挚爱和奔放的性格,整首乐曲富于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一)《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移植改编

20世纪90年代,刘天华首次把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移植成二胡独奏曲。1995年,刘长福在刘天华移植版本的基础上加入了开头的引子和连接快板乐段的钢琴间奏。90年代后期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严洁敏第三次对这首乐曲进行了改编。这种二度创作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专门为小提琴这项乐器创作的,因此在移植的过程中为了使乐曲更加适应二胡的演奏,必须对其进行二度创作。

在调式调性上,刘天华在原曲的调性上移低了小三度,严洁敏则是将其移低了纯四度。

其次,是对双音的改编。由于小提琴是可演奏双声部旋律的一项乐器,而二胡则是单旋律乐器,因此在对双音的改编上需要匠心独运,这其中即包括双音的改编,又包括和弦的改编。

最后,由于小提琴的音区要宽于二胡,因此二胡在演奏时会受到音区的限制,因此需要在音区跨度较大的地方进行高低八度的调整。同时为了弥补二胡在音区上的不足,刘天华另辟蹊径的对华彩乐段进行了二度创作,加入了大量的经过音;刘长福也在开头加入了一段华彩乐段。这些在旋律上进行的“二度创作”无疑为《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增加了亮点。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改编赢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拓宽了二胡乐曲的演奏曲目与演奏形式,使听众聆听到用民族器乐演奏异域风情的情调。

(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特点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首具有塔吉克民族音乐风格的乐曲,在音程和节奏上有着明显的异域风情标志。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程编写别具一格,为了凸显出浓郁的民族风格,旋律中频繁的出现小二度音程和增二度音程,而这两个音程几乎是相生相伴,每个增二度音程前后都会连接一个小二度音程,这种四音音列与增二度的素材,体现出与传统五声音阶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这些构成了乐曲的旋律和音阶特点。

在节奏上,塔吉克音乐风格的节奏有别于维吾尔族的节奏特点,7/8拍奠定了整首乐曲的律动特征和节奏特征。作曲家在第一部分采用7/8的节奏,在第二部分运用了5/8、7/8等节奏,音型也随之富有变化。通过节奏的对比,使得主题更加突出,灵活,同时也体现出作曲家运用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相融合的创作手法。

总之,《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创作及改编不仅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法,还体现出少数民族音乐特点;在保留了民族音乐素材的基础上,更好地展示了小提琴、二胡的演奏技巧,为我国小提琴与二胡的创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曲式分析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由两个情绪对比较大的二段体构成的,第一部分为“纵情高歌”,相对明朗的抒情曲风。第二部分为“热烈欢舞”,音乐性格欢快明朗。

(一)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纵情歌唱,7/8拍

乐曲的开始是由钢琴独奏的散板为引子,为二胡的独奏做了铺垫。在a 小调的调性上,由主音到属音的上行四个音符简单展开。在一串华彩乐段后,慢慢平静的分解和弦将人们逐渐带入了乐曲的呈示部分。

3—28小节是第一部分的呈示乐段,它由4个4小节乐句构成。钢琴伴奏以两小节为材料,运用了切分以及附点的强弱对比。在进入呈示乐段的钢琴伴奏简化了声部,突出了二胡悠扬的旋律,二胡在引子之后从高音区进入,先声夺人。

31小节,乐段开始了低八度的重复,突出了二胡音色中较为低沉和浑厚的部分。而钢琴伴奏则反其道而行之,转向了高八度,凸显出灵动的音色。灵动的钢琴配上低沉的二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7—62小节是呈示段的变化, 使用的是旋律发展手法,中段承接前段的旋律加以展开,一连串的经过音把音乐指向了前段的高潮。

63—72小节是呈示段的简化再现, 音区降低。二胡用拨奏模仿冬不拉的音响,旋律音符大部分用下行的八分音符代替,力度逐渐减弱,为华彩段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华彩乐段是连接两个部分的桥梁,主要是以主题的素材为基础进行大幅度的上下环绕式的进行。其音乐是前奏主题的发展变化,作者在这一部分运用了快速音阶巧妙地把人们带进了热烈欢快的舞蹈场面。

(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热烈欢舞”

第二部分开始,音乐转入bB 大调与第一部分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描绘了热闹喜庆的舞蹈盛会。节奏采用了5/8、7/8以及少见的4/8、3/8 拍,并在短时间内不断变化。

第二部分基本主题改编于《帕米尔的春天》,第77—95小节是作曲家根据笛子曲编创的新主题。

第116小节开始是第一大部分中主要主题“变奏”,在全曲中仅此一段运用了四拍子的节奏。作曲家笔锋一转,在如此快节奏的旋律之后,出现了一段舒展的旋律。

乐曲的最后是全曲的高潮,作曲家以活泼明快的飞速跳弓,奏出“无穷动”式的十六分音符,把全曲推向了最高潮。表现出帕米尔高原的巍峨和壮丽,同时也把新疆人民直率、豪爽、开朗、刚毅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演奏技巧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作曲家融合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而创作的一首乐曲,对它的移植改编成功的体现了演奏乐器从西方器乐到民族器乐的转变,我们不仅需要注意该作品在音乐形态上的变化,还应注重这首作品在演奏上的技巧问题。

由于这首乐曲自小提琴移植而来,因此在揉弦的技巧上多借鉴了小提琴的技巧。

本曲基本使用滚揉,而且除了绝对长音应用揉弦以外,相对长音也需应用揉弦。因为揉弦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装饰,可以让长弓叙述得更厚重,也可以让音乐通过短暂而快速的揉弦富有生机。揉弦时,手型需规范,频率要快。值得注意的是,揉弦的力度需拿捏好,不要因为揉弦力度过大造成类似压揉的错误效果,这同样也会影响音准。

另外,这首乐曲中包含大量的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二度音程,且搭配着舞蹈性的节拍更富于变化。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把握音准,注意手型,注意避免由于按弦或揉弦的力度造成的音准偏差,还要训练对音高的绝对音感,这对于演奏好这首乐曲是至关重要的。

在节拍的掌握上,需要熟记7/8拍的节奏类型,找到重音的位置,并在听觉舒适的前提下根据谱面上的标注做强弱变化的处理。

在演奏的过程中,还需注意琴弓的运用。

长弓部分,弓速要稍快一些。在长弓运弓时,更要注意手臂的联动协调,避免弓速不均匀音色不扎实的情况,还要注意长弓短弓的交替以及换弦运弓的衔接。

短弓部分,在乐曲中间处更倾向使用中短弓,集中运用琴弓中间偏右部分演奏,这样在演奏时能够使音色更为丰满有力;在乐曲结尾处使用短弓,应注重平时基本功的积累,换弦换弓时不要将音乐模糊带过,节奏也不要向前催赶,要演奏清晰的快板。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第一部分“纵情歌唱”。进板时就要奏出浓郁的西域风情。在中速的旋律进行时有较多的长弓,需把握运弓的力度和着力位置。

值得斟酌的是“纵情”二字,因为如果没有引起注意就很容易将其演奏得过于舒缓平稳。而实际上,作者则是通过极具地域特色的舞蹈性节奏和民族风味独特的二度音程构成的热情勃发的音乐。

在演奏中,演奏者要尽可能模仿小提琴的音色,运弓和揉弦的处理要细腻,把握好高低声部之间力度与音色的对比,旋律转至内弦低八度演奏时,较前面高音部分更偏男性化,揉弦幅度要大,内弦音色要控制得饱满结实,也是为由级进上行的琶音重新过渡至高音区的对比作了铺垫作用。

第63—72小节模仿了“冬布拉”的拨奏时,要加上左手的揉弦。同时,还应注意滑音的使用,演奏者在演奏第一段时可使用大量的下滑,上滑,回滑等左手技法,使其音乐风格更加突出。

第72—76小节的华彩乐段,要把握好音符的准确度和颗粒性。这一乐段属于炫技性旋律,需要演奏者的即兴演奏。

第77—294小节,是第二部分“热烈欢舞”。这个热闹欢腾的舞蹈场面运用了大量的节奏转换,因此在演奏时要注意重音的使用,在力度和音色上要形成鲜明的对比。

快板的最后一段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奏出,右手运弓时,动力点向前转移,放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这样急速的快弓才有保证。在这一部分中演奏者在演奏到高潮的时候需要通过大力度的运弓和全身共同配合,以表现出音乐热情激烈的情绪。

结语

本文通过对《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移植改编的论述、曲式的分析,使得这首乐曲更加清晰的展示在听众面前。不仅使听众了解了二度创作时的创造性思维,还对二胡改编曲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笔者还对演奏技巧进行了介绍,这使得演奏者可以更好的理解与演奏好这首优秀的二胡移植作品。

二胡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二胡移植作品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还应加入二胡所独有的韵味。这样,才能给艺术作品注入新鲜的血液,给人以焕然一新的风貌。

猜你喜欢

塔什库尔干二度音程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图说·“梅”开二度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音乐游戏玩起来
“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获奖课程 教学设计之《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智慧改写,让佳作“二度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