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哌啶类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2018-09-20罗贵铃郝春华牛燕燕邹如意吴思远

山东化工 2018年15期
关键词:铁氰化钾哌啶电化学

罗贵铃,郝春华,牛燕燕,邹如意,吴思远,孙 伟

(海南师范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海口市功能材料与光电化学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1158)

与传统的离子化合物相比,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通常指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它的特点是低温熔点盐,在接近室温的温度下是液体[1]。离子液体具有可调控性,理论上通过改变阴、阳离子的组合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离子液体。按照阳离子常见的IL有咪唑、吡咯烷、吡啶、哌啶、季铵等;根据阴离子主要可分为两类,包括单核阴离子(如BF4-,PF6-,CH3COO-等)和多核阴离子如(Al2Cl7-,Al3Cl10-,Fe2Cl7-等)[2]。

碳糊电极(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是将导电性的石墨粉与憎水性的粘合剂(如石蜡、硅油等)混合制成糊状物,然后滴涂在电极棒表面或者填充入电极管中而制成的一类电极,具有制作方便、重现性好、应用范围广和电位窗口范围宽等特点,已广泛用于电化学分析的研究[3-4]。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粘度,在电化学分析中可以作为粘合剂与石墨粉粘结来制备电极[5]。Sun等人采用1-(3-氯-2-羟基丙基)吡啶醋酸盐作为粘合剂制备成IL-CPE[6];Wang等以1-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BuPy][PF6]制备了Nafion/Mb/Fe3O4@SiO2/IL-CPE电极[7]。尚未见哌啶类离子液体用于碳糊电极制备及电化学应用的相关报道。

本文采用疏水性哌啶类离子液体N-丁基-N-甲基哌啶六氟磷酸盐(结构式如图1所示)与石墨粉和石蜡相混合制备新型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用扫描电镜(SEM)对电极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且探究其电化学特性,进而构建了一种制备新型修饰碳糊电极的方法。

图1 N-丁基-N-甲基哌啶六氟磷酸盐的分子结构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电化学工作站(CHI 660D,上海辰华仪器公司);N-丁基-N-甲基哌啶六氟磷酸盐(兰州雨陆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石墨粉(颗粒≤30μm,上海华谊集团华原化工有限公司胶体化工厂);液体石蜡(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铁氰化钾(K3[Fe(CN)6],天津市瑞金特化学品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工作电极的制备

将石墨粉、离子液体和液体石蜡按3.2 g∶1.6 g∶250 μL的比例混合,在研钵中研磨混匀得到碳糊,将混合物装进内径为4 mm的玻璃电极管中,插入铜导线后得到IL-CPE。不同比例的离子液体碳糊电极用同样方法制备,碳糊电极是将石墨粉和液体石蜡按3.2 g∶250 μL的比例混合。

1.3 实验方法

取10 mL 5.0mmol/L K3[Fe(CN)6]和0.1 mol/L KCl混合溶液,使用常规的CPE或IL-CPE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来对比两种电极对电流的响应,扫速为0.1 V/s。

2 结果与讨论

2.1 制备条件的优化

固定石墨粉和液体石蜡的用量,改变IL的用量,制得不同离子液体比例的IL-CPE,其电化学表征的结果如图2所示。循环伏安扫描显示其出现一对峰形良好的氧化还原峰,说明IL-CPE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这与IL的电化学性能有关。当石墨粉与IL的比例为2∶1时制备的工作电极其氧化还原峰电流最大且峰形更加对称。因此最佳比例的修饰碳糊组成是石墨粉∶IL∶液体石蜡为3.2 g∶1.6 g∶250 μL。

扫速为100 mV/s (a~c分别为4∶1,1∶1,2∶1)

图2 不同比例石墨粉与IL制备的IL-CPE在5.0 mmol/L K3[Fe(CN)6]和0.1 mol/L KCl混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

Fig.2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carbon power and IL with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L-CPE in a 5.0 mmol/L K3[Fe(CN)6] and 0.1 mol/L KCl mixture solution

2.2 扫描电镜图

用SEM了解IL-CPE的表观形貌,结果如图3所示。CPE为一个不光滑的有缝隙且具有不均匀孔结构的表面(图3a);而IL-CPE是一个连续、光滑、无缝隙的平整表面(图3b)。由于高粘度的IL的存在将CPE的表面孔和缝隙进行了填充,并且使分散的石墨粉被较好的粘合,形成光滑且均匀的界面。

图3 CPE(a)和IL-CPE(b)的SEM图

2.3 铁氰化钾在IL-CPE上的电化学响应

测试了CPE和IL-CPE在5.0 mmol/L K3[Fe(CN)6]和0.5 mol/L KCl混合溶液中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结果如图4所示。CPE的循环伏安曲线表现出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峰形不对称且峰电流较小。IL-CPE上循环伏安曲线上出现一对峰形良好且对称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增大且电位差为43 mV,电化学行为的改善说明高导电性的IL存在可有效地提高电极界面的导电效率,加快电极表面铁氰化钾的电子转移速率。

扫速为100 mV/s

2.4 扫描速度的影响

研究了扫速对IL-CPE电化学响应的影响,循环伏安曲线如图5所示。随着扫速增加,氧化还原峰电位不变,氧化还原峰电流增大。在50.0~400.0 mV/s的扫速范围内,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速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c(μA)=197.6υ(V/s)+19.21 (n=12,γ=0.997)和Ipa(μA)=-186.0υ(V/s)-16.60 (n=12,γ=0.999),说明在该扫速范围内IL-CPE上的电极反应是吸附控制过程。说明在碳糊表面会存在一层高粘度且高导电性的IL,对溶液中的铁氰化钾有吸附作用。

(从a-i扫速为50,70,100,150,200,250,300,350,400 mV/s)插图为峰电流值与扫描速度的关系

图5 IL-CPE在5.0 mmol/L K3[Fe(CN)6]和0.5 mol/L KCl溶液中不同扫速下的循环图

Fig.5 Cyclic volammograms of IL-CPE at different scan rate in a 5.0 mmol/L K3[Fe(CN)6] and 0.5 mol/L KCl mixture solution

2.5 交流阻抗谱图

图6谱线a~d分别是石墨粉与IL在不同质量下(2∶1(a),1∶1(b),4∶1(c))制备的电极和CPE(d)在10.0 mmol/L K3[Fe(CN)6]和0.1 mol/L KCl混合溶液中的交流阻抗图。由图可知,相应的阻抗值依次为144.0Ω,240.0Ω,292.1Ω和403.3Ω。阻抗值的减小说明电极表面的电阻越小,这是由于高粘度的IL将CPE中的孔隙填充,由于IL具有高导电性,所以铁氰化钾较易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两者比例为1∶1时其阻抗值反而高于2∶1时,这可能是由于IL中可能存在离子缔结,导致有效载流子数量减小或者有效电荷数减少,导致其阻抗值变大。因此选择石墨粉与IL的质量比为2∶1时作为制备IL-CPE的最佳条件。

Frequency range: 0.1~104 Hz,a-c分别为石墨粉与IL的质量比为2∶1,1∶1,4∶1

2.6 电极稳定性和重现性

研究了IL-CPE的稳定性和重现性,IL-CPE经过连续扫描60次后峰电流变化在7.21%以内。三次处理同一电极后其峰电流相对偏差小于6.32%,同样方法制备多根电极进行平行实验的相对偏差在6.21%以内,表明该IL-CPE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3 总结

以离子液体N-丁基-N-甲基哌啶六氟磷酸盐为修饰剂制备了一种新型哌啶类IL-CPE,用SEM对其表面用进行形貌表征,并用铁氰化钾为电化学探针研究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与传统石蜡碳糊电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电极对铁氰化钾的响应度均有明显增强,电极反应可逆性变好,ΔEp变小。因此哌啶类离子液体也可用于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可以有效改善界面电导率,降低界面电阻,加快电子传递速率,并增加峰电流的响应。

猜你喜欢

铁氰化钾哌啶电化学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百草枯的含量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铁氰化钾比色法检测黄瓜中谷胱甘肽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关于量子电化学
电化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抗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红外光谱法测定
新型CCR5拮抗剂: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N-乙基吡啶甲酰胺的合成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