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现状研究

2018-09-19段晓俊赵雨蒙李梦鸽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大学生

段晓俊 赵雨蒙 李梦鸽

摘 要 为切实了解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对我校1679名本科生《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情况》的问卷调研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现状。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员发展 党员教育

作者简介:段晓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赵雨蒙,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2016级本科生;李梦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2015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319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对象

此次共调查1679名本校大学生,其中女生共1308人,占比较大为77.9%;男生共371人,占比较少为22.1%。调查涵盖四个年级,其中大一人数最多共723人,大二,大三次之,分别是472人、339人,大四人数最少共145人。

调查对象的身份结果显示中共党员占据10.66%,非党员中团员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7.83%,申请入党人次之,占总人数的24.24%,接着是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群众人数最少,只有1.61%。排除抽样对象的分布因素的影响,经调研和实际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从大一到大四团员逐步减少,党员相应增加,大四中党员占比较多。这与实际党员发展进度和学生思想成熟程度相符,随着学习和实践的加深,高年级的大学生的先进性和政治素养在党员发展和教育中逐步养成。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两个方面,共21道题,其中20道封闭式问题,1道开放式问题。

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入党意愿、入党动机;对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渠道;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情况;对党员发展的基本程序的了解程度及了解途径;对党员发展情况的认识、了解情况;党员的考察、培养方式方法、党员发展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入党组织后的学习、考核、监督、管理以及学生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情况等问题。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有待加大大学生党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力度

当代大学生对党的理论和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较大。结果显示有非常了解和较为了解的分别仅占总人数的6.31%和23.53%,65.04%的大学生了解一些,甚至有5.12%大学生完全不了解。因此,高校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认识还不够,应加大学生对党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 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

调研发现60.5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非常有意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毫无意义的大学生中52%的学生没有入党意愿,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非常有意义的大学生中53.3%的学生入党意愿非常强烈。因此,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其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三)入党动机多样化需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

大学生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直接影响高校党员发展的质量。大学生入党动机受家庭、朋辈群体、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呈现日益多样化趋势,调研发现66.47%的大学生入党动机主要源于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但“增加就业和职业晋升砝码”、“党员社会荣誉高、待遇好”、“家人的期望和影响”这些因素也不容忽视,分别占总人数比的38.1%、28%、27.1%。因此,需要不断端正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和党性修养。

(四)需创新党员发展和教育形式

问卷调研显示74.8%的大学生认为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培训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44.38%的大学生认为党课培训与上课相冲突,37.5%的认为教育内容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还有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

大学生认为党员教育活动中效果比较好的形式中选择最多的是参观学习,其次是新媒体学习,听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组织生活会,专题教育讲座,党员大会,最后是专门网络学习系统等其他形式。

因此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要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吸引力,尽量错开党课培训与上课的时间,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教育,贴近生活,增强针对性,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五)需加强党员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调研发现只有15.13%的学生认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和考核非常多,46.99%的学生只知道学院有一些对党员的监督和考核,33.41%的学生不了解学院有对党员的监督和考核,4.47%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对党员的监督和考核。

12.09%的学生认为学生党员发挥作用非常好,40.38%的学生认为学生党员发挥作用较好,但仍有38.12%的学生认为學生党员发挥作用一般,9.41%的学生认为学生党员完全没有发挥作用。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学生党员需要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发挥带头作用,理想信念薄弱,有待加强,理论知识缺乏应该学习,入党动机不纯、功利主义抬头,最后是道德品质有待提高。

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监督和考核,使学生党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自己的理想信念,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党性修养和自身的道德品质。

三、建议与总结

结合调查结果和实际工作经验,针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

(一) 加强大学生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力度

现今,网络、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创新党建宣传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手机客户端)加大对大学生党的理论知识宣传力度,借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重视微党课建设,不断提升微党课的层次和水平,推动党员发展与教育宣传,加强党风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大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便捷化、常态化。

同时,要加强高校党员教育活动阵地建设,建立固定的党员活动室,配备桌椅、多媒体、书籍、报刊、杂志等相应设施,为党员学习、会议等活动提供活动场地及便利条件。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入党动机

首先,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老师、负责培养人要深入入党申请人所在班级、所在宿舍,利用谈话、走访等方式,对学生入党动机深入调查,在源头上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入党动机不端正的问题。

其次,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党员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

最后,要推动党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经常的党员教育,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较高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意识,使大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来提升自己看待事物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三) 创新党员发展和教育形式,丰富实践教育

从内容上看,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可以以“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活动为契机,丰富党员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形式上看,除了传统的灌输教育以外,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党员发展和教育形式。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可以通过参观学习、听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组织生活会、专题教育讲座、党员大会等活动方式,丰富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推动党员教育常态化,增加教育的参与感和趣味性,让学生党员善于主动学习。

同时,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应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与党员发展和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优势,有效扩大教育的范围,提高教育的影响力。积极有效地深入探索党员发展和教育形式,有利于促进党员发展与教育更快走进大学生党员的生活,拓宽党员发展与教育活动途径,丰富活动内容。

(四) 坚持共性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加强入党后的再教育

调研发现高校大学生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思想也更为活跃,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较强。所以,只有广泛式的共性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增加特色教育,开展参观学习、主题讲座、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等大学生党员特色教育活动,提高党员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党员的参与感,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党员高度的思想政治意识,让大学生党员队伍个性更鲜明,更有活力。

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存在重入党前教育管理轻入党后教育管理的情况。大学生一旦入党后,一般来讲对自己学习、进步等方面的要求就会放松,加上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比较缺乏,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党员无纪律、散漫、理论知识匮乏、党性修养不高、不能发挥自身作用等情况。因此,一定要加强大学生入党以后的继续教育,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保持党员自身的纯洁性、先进性,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五) 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党员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促进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不断完善,应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制度,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党员发展流程,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努力实现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内生活制度化。在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和考核中要进一步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党员监督考核机制,例如在党务活动、党员会议、党课培训、收缴党费等工作中,通过量化考核大学生党员的学生素质测评成绩,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引导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进党员发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总之,高校大学生党员是肩负祖国发展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不断探索新党员教育模式,不断提升党员培养质量,不断完善党员监督考核机制,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健全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四位一体的党员队伍先进性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早日实现伟大工程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成菊.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南文理学院.2015年5月.

[2]王莲华.创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基于对全国18所高校的调查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

[3]赵巧萍.关于大学生党建的几点思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9年7月.

猜你喜欢

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开展“两学一做”,要抓住三个关键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研究综述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的探讨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路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