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金沙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2018-09-19岑庚钰蒙小丽梁远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海金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岑庚钰 蒙小丽 梁远芳

【摘 要】 海金沙为蕨类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酚酸及其糖苷类及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利胆、防治结石、抗氧化、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海金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海金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9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4-0048-03

Abstract:Lygodium japonicum,this species is mainly composed of flavonoids, phenolic acids and glycosides, and three terpenoids. It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cholagiasis, stone control,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Lygodium japonicum by summariz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Lygodium japonicum.

Keywords:Lygodium Japonicum;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 為海金沙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主产于广东、浙江、江苏、广西等地[1]。全草、成熟孢子、根及根茎均可入药,其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利湿消肿之功效,临床用于尿路感染、白浊带下、湿热黄疸、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和带状疱疹等症。近年来对海金沙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海金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化合物 海金沙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田蓟苷(Tilianin),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Kaempferol-7-O-α-L-rhamnopyranoside),山柰酚(Kaempferol),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Hexadec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胡萝卜苷 (Daucosterol) ,β-谷甾醇 (β-sitosterol),正三十一烷醇 (1-hentriacontanol)[2],蒙花苷 (Linarin),香叶木苷(Diosmin)[3],新西兰牡荆苷(Vicenin),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Tricin7-O-β-D-glucopyranoside)[4],芹菜素(Apigenin)[5]。

1.2 酚酸及糖类化合物 含有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2]、苯甲酸(Benzoicacid)、香草酸 (Vanillicacid)[3]、咖啡酸(Caffeic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4]。3-甲基-1-戊醇、2-(甲基乙酰基) - 3-蒈烯、环辛酮、(E)-己烯酸、十一炔[6]。

1.3 甾体类化合物 含有罗汉松甾酮C[5]、Lygodiumsteroside A、Lygodiumsteroside B 、松甾酮苷A(Ponasteroside A)[7]、2α-羟基乌苏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 、22-羟基何柏烷(22-hydroxyhopane)、木栓酮(Friedelin)[8]。

1.4 挥发油类化合物 欧阳玉祝等[9]利用GC/MS对海金沙挥发油进行分析表明,海金沙挥发油主要为两大类 ,烃类化合物有6种,相对含量仅为4.08%;羧酸酯类有8种,相对含量占94.58%。20个组分中相对含量>1%的物质有5种,分别是油酸甲酯、α-油酸单甘油酯、正二十四烷、反角鲨烯、油酸二羟基乙酯,其中α-油酸单甘油酯和油酸二羟基乙酯分别为47.82%和42.77%,占总含量的90.59%。

2 药理研究

2.1 利胆作用 从海金沙中分离得到的反式对香豆酸,能增加胆汁里水分的分泌以增加大白鼠胆汁量,而不增加胆汁里胆红素和胆固醇的浓度;对香豆酸与去氢胆酸的利胆效价相比较显示,去氢胆酸的利胆作用起效快于反式对香豆酸,虽然两药利胆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但对香豆酸与去氢胆酸相比,前者既有利胆强度,又不引起肝劳损等不良反应,毒性较低,很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利胆药[10]。海金沙的利胆作用对慢性胆囊炎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上常用柴胡、延胡索、香附、枳壳疏肝理气,以海金沙、鸡内金、金钱草、郁金利胆,大黄通腑,并根据血瘀程度活血化瘀[11]。

2.2 抗氧化作用 王桃云等[12]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海金沙黄酮(FLJ)有一定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的作用,FLJ作为抗氧化功能因子在保健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另外,海金沙总黄酮对花生油清除能力中发现,常温下花生油中添加海金沙总黄酮提取液的过氧化值比不加小50.26 %,高温下其过氧化值比不加时分别小21.13%和17.4 %。用紫外灯照射10h,添加了海金沙总黄酮提取液的花生油,其过氧化值比不加时小11.85 %[13]。

2.3 防治结石的作用 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其中以肾结石的发病率最高。80%泌尿系结石由草酸钙组成[14]。高钙尿和肾组织草酸含量为草酸钙结石的重要原因,海金沙可降低草酸含量,保护肾组织上皮细胞,通过减少尿Ca、P、UA分泌,增加尿Mg水平,增加排尿量,减弱成石因素,降低结石形成风险[15]。海金沙提取液中的有机分子可以抑制亚稳态草酸钙晶体COD向热力学更为稳定的COM转化,并随着海金沙提取液浓度的增加,同时COD晶体尺寸也随海金沙提取液浓度增大而变小,利于阻止草酸钙结石的形成[16]。肖玉帛[17]对1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四金排石汤 进行医治,总有效率92%。陈扬等[18] 观察 30 例患者采用通淋肾石颗粒医治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 93. 3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73. 33%。申大年[19]对 68 例泌尿结石患者采用排石汤医治,治疗组总有效率94.1%。

2.4 抗菌作用 海金沙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用 Sevag 法脱蛋白后,经DEAE-纤维素52柱层析和葡聚糖胶G -200 柱层析可得到1种酸性糖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甘薯薯瘟病原菌等8种菌,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其中海金沙多糖对变形杆菌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稻瘟病病原菌,对甘蔗黑穗病病原菌没有抑制作用。此外,海金沙多糖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真菌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比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作用更强[20]。杨斌等[21]发现海金沙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痢疾杆菌,并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丁利君等[22]发现,海金沙黄酮对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而对霉菌则无抑制作用。江曙[23]与殷帅文等[24]同样发现从海金沙中分离得到的抑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5 促毛发生长和抗雄性激素作用 用小鼠上唇毛囊器官培养法探讨毛伸展促进作用发现添加海金沙50% 乙醇提取物SL-ext培养48h 显示15%的毛伸展作用,2%或 4% SL -ex t 溶液剂量依赖性促进背部剃毛小鼠的毛生长,其作用强度与l% minoixidl 涂抹组大致相同;体外试验还发现对剃毛的小鼠背部涂抹睾酮诱发的毛发生长障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SL -ex t对激活睾酮转变为二氢睾酮5α-还原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海金沙50%乙醇提取物SL-ext在体外能显著抑制睾酮5α-还原酶的活性[25]。

2.6 抗血管生成作用 肿瘤血管新生对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复发和预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6]。对肿瘤组织中已经存在的血管或正在生成血管的肿瘤进行干预,阻断诱导血管生成的通路,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增殖和生长,使其处于休眠状态。熊艳梅等利用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和鸡胚卵黄囊膜研究海金沙总黄酮对鸡胚血管生成的影响,发现高、中剂量总黄酮药物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和鸡胚卵黄囊膜的血管生成均减少,海金沙总黄酮对血管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27]。

2.7 降血糖作用 吴颖等[28]发现海金沙根和根状茎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有降血糖作用,表明海金沙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2.8 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将海金沙全草总提物的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分别用于背部烫伤的小鼠,结果发现,脂溶性成分药液明显好于水溶性成分药液组和 75%乙醇溶液组,脱痂愈合时间最短,恢复最快[29]。

3 小结

药理研究发现海金沙具有利胆、防治结石、抗氧化、抗菌和阻止粗毛发生长等多种作用,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但仍有许多未探索的部分,如海金沙的孢子等的化学成分仍未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在今后对海金沙能有更深一步的研究,更好挖掘海金沙的药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下册)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 张雷红,殷志琦,叶文才,等.海金沙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9):1522-1524.

[3] 张雷红,殷志琦,范春林, 等.海金沙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J].中国天然药物, 2006, 4(2):154-155.

[4] 张雷红,范春林,叶文才,等.海金沙草黄酮及酚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 2008, 31(2):224 -226.

[5] 陈丽娟, 董淑华, 潘春媛, 等.海金沙根的化学成分[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0, 27(4):279-281.

[6] 黄亮辉,苏琪,赵婷婷,等.海金沙的化学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 2011,34(1):150-154.

[7] 朱邻遐.海金沙根的化学成分研究[D].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8.

[8] 朱邻遐,张国刚,王胜超,等.海金沙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8,18(4):291-293.

[9] 欧阳玉祝, 许秋雁, 吕程丽.海金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和GC/MS分析[ J] .应用化工, 2010, 39(3):444-446.

[10] 刘家骏,陈澎禾,王静,等.海金沙利胆作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医学, 1987, 8(1) :34-35.

[11] 田文君,邵铭.邵铭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经验[J].北京中医药, 2017, 36(4):341-342.

[12] 王桃云,陈娟,彭志任,等.海金沙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3):193-199.

[13] 车少林, 欧阳玉祝, 唐赛燕, 等.海金沙总黄酮提取物对花生油抗氧化稳定性影响[J] .湘南学院学报, 2009, 30(5):60-63.

[14]PAK C Y.Pharmacotherapy of kidney stones[J].Exp Opin Pharmacother, 2008,9(9):1509-1518.

[15] 胡露红,卞荆晶,吴晓娟.海金沙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1,30(8):1007-1010.

[16] 王润霞,王秀芳,谢安建,等.海金沙提取液抑制草酸钙结石的化学基础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7-10.

[17] 肖玉帛 . 四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100 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14(32):288.

[18] 陈扬,高勇,张岩.通淋肾石颗粒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30例[J].光明中医, 2015,30(2):304-305.

[19] 申大年.排石汤治疗尿结石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7):889.

[20] 苏育才.海金沙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菌活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76-79.

[21] 杨斌,陈功锡,唐克华,等.海金沙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中药材, 2011, 34(2):267-272.

[22] 丁利君,孙俊,周送霞,等.超声波辅助提取海金沙黄酮及其抑菌效果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25(10):1212-1215.

[23]江曙.药用植物海金沙内生真菌次生代谢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药学会.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药学会,2006:4.

[24]殷帅文,王庆先,聂森,等.几种蕨类植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4):1492-1493.

[25]海金沙的生发效果[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4):246.

[26] 郑敏.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在鸡胚卵黄囊膜血管形成模型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9,31(1):47-50.

[27] 熊艳梅,亓翠玲,李勇,等.海金沙总黄酮对鸡胚血管生成的影响的研究[J].食品与药品,2015,17(1):27-30.

[28] 吴颖,孔德平.海金沙植物根和根状茎部位降血糖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781-1782.

[29] 陈亮.海金沙全草脂溶性成分治疗水烫伤实验研究[J].中国药业, 2011, 20(4):32-33.

(收稿日期:2018-05-14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海金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海金沙
——林下少见日,蔓草自碧然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清利湿热通淋的海金沙
玛咖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海金沙与炒蒲黄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