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六育教育开展特色德育课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018-09-18郭晶

新课程·小学 2018年6期

郭晶

摘 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我们解放小学在“立德立人,四季养人”德育理念的指引下,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德育课程与常规管理之中,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弘扬传统美德之路。努力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中国传统美德熏陶中厚德睿智,使中国文化传统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扎根壮大,追求成为少年君子与合格公民,为将来成为既有中华民族精神,又有国际眼光,能融汇古今,能汇通中西的国家栋梁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关键词:特色德育课程;传统美德教育;六育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实施,我们解放小学在“立德立人,四季养人”德育理念的指引下,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德育课程与常规管理之中,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弘扬传统美德之路。

一、通过德育“四季养人大课堂”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学校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将大自然季节变化的特点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德育课程体系。

1.春之放歌,养志向

春天,大地复苏,草木萌发,最适合焕发人的精神,培养人积极向上的志向。学校从传统美德中找出表达雄心壮志的篇目,如《少年中国说》《劝学》等篇目,编成儿歌,教给学生吟唱,以此培养学生胸怀大志,积极向上的精神。

2.夏之放足,养情趣

夏天,万物葱茏,阳光明媚。最适合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拥抱自然,去体验社会。学校为学生安排了“传统美德之旅”活动。组织学生到哈尔滨文庙参观体验,培养学生对儒家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的兴趣。

3.秋之放言,养素质

秋天,金风送爽,硕果累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最能够激发人们慷慨表达,抒发胸襟的欲望。学校为学生安排了“经典古诗诵读课”和秋季传统美德展演活动。通过学习《解放小学经典诵读必读篇目》,开展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活动,每日诵读20~30分钟。在学校利用课间、早自习或分组活动的时间,分几个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用诵读的方式,让儿童和老师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是一种在唱游中学习的方式。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既能培养亲子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和家人分享。儿童背诵的速度,在跨过开始的艰难之后,将在三个星期后明显加快。因此可以采用渐进的方式,以此提高学生传统美德修养和古典艺术素养。

4.冬之放身,養意志

冬天,万物归藏,冰封大地。北方寒冷的气候,锻炼了这里的人们坚忍不拔、无所畏惧的意志品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踢毽子、抖空竹、武术操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强健体魄,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运动的意识。

二、经典传统美德课程化

以校本课程为依托,构成传统美德课程体系。从经典诵读活动入手,培养学生学习传统美德的兴趣。以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经典内容为载体,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并且分学年,分层次逐步进行。

一年级重在蒙学,要求学生会背诵《弟子规》《唐诗三百首》(50首),开始学习《三字经》、熟读《百家姓》;二年级仍重蒙学,要求学生会背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100首),开始诵读《论语》,熟读《千字文》;三年级开始诵读“四书”,要求学生会背诵《论语》(上),熟读《大学》《中庸》《宋词三百首》(50首);四年级读完“四书”和《诗经》,要求学生会背诵《论语》(下),熟读《孟子》《诗经》和《宋词三百首》(100首);五年级学生会背诵《中国古代文选》中的指定的篇目及初中阶段要背诵的古文章节,其他作品要求熟读。

以此为基础,以精选的《国学》课本作为校本教材,进行了传统美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如今已初见成效。将传统美德教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选择了优秀的《传统美德教材》(育灵童国学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将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在小学期间系统化,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统美德学习体系。

三、其他弘扬传统美德的做法

以国学教育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传统美德诵读大赛”“传统美德经典书画比赛”“国学手抄报比赛”“国学知识竞赛”“传统美德读书心得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对话”,通过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潜心学经典的好习惯,吸收古代圣人智慧的结晶,提高审美的情趣,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品质,逐步形成解放小学校的特色之一。

开展传统美德体育艺术活动。如:以琴棋书画等古代文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为重点,在既有课程中增添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传统美德艺术教育活动,尝试开展太极拳等蕴含中国传统美德的体育运动,提升学生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让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引下,通过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得到提升,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美德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很容易,越深入进去越觉得难度加强,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的摸索。我们将继续进行不懈的探索,努力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中国传统美德熏陶中厚德睿智,使中国文化传统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扎根壮大,追求成为少年君子与合格公民,为将来成为既有中华民族精神,又有国际眼光,能融汇古今,能汇通中西的国家栋梁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炳仁.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初探[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0.

[2]陈惠珍.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其渗透探析[J].祖国,2017(15).

编辑 岳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