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句话,反思小学数学学习

2018-09-18陈金女

新课程·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反思小学数学

陈金女

摘 要:当前小学教师对反思性学习的重视不够,学生学习缺少有效反思,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提出“课堂坚持反思性小结”这一策略,先从简单的做起,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质疑的态度,常常回顾、反思自己的学习,从而改善学习,培养“科学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句话;反思;反思性学习

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性学习意为学生用批判的眼光、质疑的态度,对学习活动过程以及活动过程涉及的知识、方法策略、材料、结果等方面的深度重审,从而不断改善学习,实现更好地发展。在重审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对学习活动做出合理判断,探寻改进的方法策略。学生常常经历这样的反思过程,“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将逐渐得到训练和提高。这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3个要点,是文化基础方面的“科学精神”素养。

2017年10月之前,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反思性学习”,搜索结果有1109条,共56页,包括一些篇名中有“反思”两字的文章。筛选有“反思性学习”的474篇文章,按学段分类统计,结果小学41篇,约占8.65%。可见小学教师对反思性学习不够重视,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反思性学习意识。但不代表小学生不需要反思,反思性学习意识和习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小学生反思性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可以从“三句话”开始。“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适当的时间,悄然而至,无声融入课堂。不需要教师处心积虑大费干戈准备,只需要有一份坚持。

一、这个结果对吗——反思解题过程

2013年教育部审定小学数学教材,有关解决问题、教材例题均编写了以下几个部分:“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低段)”“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高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到“反思”。足以见得,倡导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毋庸置疑。但许多老师在新课教学时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之后便很少涉及,不利于反思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因此倡导解决完一道较难的问题,均应来一句话:这个结果对吗?把反思自然融入平时的解决问题中。

除了典型地解决问题,其他习题也提倡反思。比如:二年级数学一道选择题“6+6+6+7不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

A.4×6+1 B.7+3×6 C.3×6+7 D.6+3×7

学生好多选了C或A,师问:这个结果对吗?引发学生反思,或重新看题目,或重新思考,学生或发现应该选D,或疑惑前三个答案都可以。总之会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且印象深刻。跟教师直接指出错误会截然不同。

如此分析,反思性学习就可以随时存在了,数学学习离不开各种类型的习题解答,都可以通过“这个结果正确吗”引发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这是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二、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反思学习过程

每一个课堂的教学环节都逃不出小结、总结。结什么?对新知识的回顾是常见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总结。这是“知识本位”思想的产物。当前思想方法、过程能力备受重视,小结、总结也是如此。因此,新授结束或全课结束,问问“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引导学生回顾反思一个环节或一堂课,先让学生零星概括获得新知的方法、策略、途径等,教师再整理点播,让学生明白这些都是今后独自学习、解决问题的必备素养。

比如教学部编教材二(上)第23页“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结合教材“知道了什么?怎樣解答?解答正确吗?”安排例题教学环节。教学时通过“真的对吗?”引导学生对例题的解答过程进行反思。完成之后,教师小结“你们真是会反思的人,给自己点个赞。”“那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刚才是怎么做的?”肯定了对解题思路的反思,然后引导学生反思整个环节。“先画一画图。”“要说一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还要反过来想对了没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解题策略通过学生的回答逐渐展示,教师适当整理并小结,提示以后解决问题也可以这样做。

三、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反思学习表现

在很多学生眼里,一节课下课了,其他同学听了,他也听了,其他同学学到了多少,他也学到了多少。尤其是小学生、低年级的小学生,天真地以为“我听了,别人会我也会。”只有老师很清楚,一节课的效果,同一班级学生也能分出个三五九等。这是学生不会反思自己的学习,不知道自己的学习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造成的盲目乐观。因此,从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理性分析学习效果很有必要。不妨常常在下课前,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学生说说“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满分100分,今天这节课你给自己打几分?”……当学生具体说出满意或不满意在哪里,哪里要扣分,他就学会了用好的标准评判自己,“我的学习跟别人有什么不同,我为什么成绩常常比别人差(好)”。

小结性反思,星星点点进入课堂,让反思无处不在,自然起航。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肖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

[3]周有英,尹隆茂.反思,让学生从“经历活动”到“获得经验”:小学数学反思性学习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103.

[4]李素香.数学教与学中的“反思性学习”[J].学周刊,2017(34):85-86.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反思性学习反思小学数学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