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探究

2018-09-18余凤玲

新课程·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教学研究小学数学

余凤玲

摘 要:小学数学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而“生本教育理念”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教育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生本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而生本课堂的结构是:前置性作业—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总结升华。前置性作业是生本课堂的第一部曲,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因此,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内容,谈谈生本理念下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希望对有关的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和反馈;教学研究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本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前置性作业”的一般流程是:设计前置性作业—课前检查—课内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展示汇报。所以说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以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和如何进行反馈评价就成了本文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生本理念的内涵

生本教育理念归根结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生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倡灵活教学,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不断交流、互动。生本教育下,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并且课堂的开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二、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把第二天要学习的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通过一定的设计,变成学生需要事先完成的一个“作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问题有一个提前的认识和思考,让学生未教先学,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给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满怀信心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三、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探究

(一)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要遵循“适度性”的原则,应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特点来布置相应难度的作业,前置性作业布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不是要设置难度非常大的问题,否则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适量性原则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要坚持“适量性”原則,素质教育一直倡导为学生“减负”,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应当让学生乐于去完成,千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前置性作业内容一定要“少而精”,就学生心理层面来讲,应该是接受并喜欢的,不能够以数量取胜,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陷入对课前学习的恐惧情绪之中。

3.开放性原则

前置性作业布置的内容应当体现开放性,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于新知识、新问题的思考,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堆砌。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前置性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都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4.多元性原则

前置性作业应体现“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特点。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及年龄特点,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前置性作业形式,可课前先学,也可课中先学,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另外,前置性作业也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业;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撰写小型的“研究报告”的形式,来体现自己在完成前置性作业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实例探讨

由于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面、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方面都有所差异,并且教学要求和教学深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有所差异、有所区别。

1.低年级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实例探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在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着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经验,作业布置应尽量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尽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中,提供生动、活泼的材料与情境,尽量布置生活化、情景化、弹性化、个性化的作业,使低年级的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同时,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另外,低年级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因此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要尽量简化作业的环节和形式,尽量以图表的形式,明确表达出作业的要求和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可以设置“说说我的看法”“我的发现”“我的方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根据作业的引导去进行一定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更乐于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

例如,在学习低年级的“四边形”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布置这样的前置性作业: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然后完成下面的小研究:(1)下列的图形都属于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特点?请写下来。(2)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四边形。(3)剪一剪。提示:同学们可以拿出一张卡纸,折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用剪刀剪下来。可以跟家长共同讨论,明天需要在课堂上展示。(4)你一共能想出几种折法?想一想,试一试。

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并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以及应当注意的地方、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剪法等进行详细的讨论、汇报、总结。通过前置性作业的整个设计流程,低年级的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引导,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2.高年级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实例探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度也应有所不同。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上,可以适当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要求,在问题的设置上,可以层层深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中,可以制订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具,如:圆片、铁圈、绳子、直尺等,让学生根据这些基本的材料和工具,去尝试测量不同圆的周长和直径,尝试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圆的周长公式产生了一定的思考,从而推导出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圆的周长”可以设计以下的前置性作业。

(1)我会探索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方法一: ;

方法二: ;

方法三: 。

(2)用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并填写下表。

(3)我观察发现: 。

(4)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 )×( ),可以用字母表示成: 或

(三)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反馈评价

前置性作业布置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和掌握情况,而这一掌握情况需要结合教学反馈,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因此,如何反馈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显得尤为重要。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反馈评价主要包括“课前教师检查”“小组交流”“课堂汇报”三個方面。

1.课前检查

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认真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批改,对作业优秀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及时进行辅导。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初步发现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大致的掌握情况,从而使新课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2.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人人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与发现,并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和补充。

3.课堂汇报

课堂汇报会产生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个时候,应当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请各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汇报,下面的学生充当“评委”的角色,进行补充、点评、质疑。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点评、总结与提升。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总结展望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反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很好的落实和凸显。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当遵循“适度性”“适量性”“开放性”“多元性”的原则,注重根据不同年级分层次布置前置性作业,注重课前教师的检查、课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课堂汇报的反馈评价,引领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洪.小学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置探究[J].好家长,2018.

[2]朱文娟.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

[3]李印清.多元化教学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研究[J].学周刊,2016.

[4]孙政.基于生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布置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前置性作业教学研究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中职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类型及其设计要求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