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象激趣,导引小语阅读思维

2018-09-18李永芬

新课程·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李永芬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实践的指导,阅读实践的指导应着眼于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捕捉文本中所提供的想象的契机,抓住学生对文本的直观感悟,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获得思想启迪,从而享受审美乐趣。这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长久热情。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引导;形象思维训练

尽管《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我已教过多遍,但最轻松的还是最近这一次。以往每一次教学都是循规蹈矩,按照既定教案进行,波澜不惊。这一次,课堂上一个偶然的小插曲“老师,有借有还才算借,孔明草船借箭这‘借字用得不对”,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我顺势诱导,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不断闪烁,课堂非常活跃,《草船借箭》在学生的解读下显得比任何时候都生动有趣。这让我想起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想,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次教学,很好地印证了贯彻这一要求的必要性。确实,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实践的指导就应该着眼于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

笔者认为,为了实现准确解读文本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

一、捕捉思维契机,引导学生想象

《草船借箭》教学给我的感悟是:阅读教学,应注意在课堂中捕捉学生的思维瞬间,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想象,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比如在一学生冒出了“老师,有借有还才算借,孔明草船借箭这‘借字用得不对”的疑问后,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思维切入点,临时调整课堂提问,变成了:①孔明到哪里去借箭的?怎樣借箭的?②孔明为什么要去借箭?(背景、原因)③孔明借箭成功凭借的是什么?……就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深入理解教材,由此及彼进行联系,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大胆联想、想象、补充,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阅读文本一般是借助语言来描述形象和感受,这本身具有间接性,加上作者写作中讲究用语的含蓄、结构的精巧和审美感受,往往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调动学生参与认知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鼓励学生质疑,拓展思维空间

《草船借箭》这堂课的成功,得益于学生的质疑和教师对学生质疑的鼓励,从而使课堂迸发了思维的光芒。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收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促进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堂课中正是借助了学生对“借”字的质疑,并鼓励学生质疑,才激发了学生参与认知的主动性。如果我直接批评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学生就不会发现孔明的神机妙算被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更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果我先告诉那个学生:“周瑜嫉贤妒能,曹操生性多疑,是比不上孔明的。”相信这个学生也会接受,但学生肯定缺少了自身的直观感受,缺失了参与认知的热情,这种做法直接扼杀了孩子创造的天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质疑,只有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借助技术手段,提升思维品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高年级小学生处在由儿童向少年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也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他们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德观念,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的见解。这种生理年龄特征是我们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学形式的基础。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兴趣还不稳定,认识兴趣有一定的情境性,故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这需要我们适当借助一些教学手段,尤其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考。比如,近几年,学校教学设施基本得到改善,多媒体进教室已经较为普遍,利用视频影像、音频、Flash动画制作、课件自定义动画等电教手段,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就利用视频软件“优酷”自行剪辑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片段,制作了5分多钟的短视频,链接在课件中适时播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一个个看得目不转睛;另外还有《三国演义》主题曲音频链接、Flash课件动画……都深深吸引着他们,一堂课在活跃有序中悄然进行。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空洞的说教不如让学生去形象地、直观地感受,借助一些现代电教手段,往往有助于达成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

参考文献:

蒋长好.教育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