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PLC法测定血栓通注射液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2018-09-18高艳梅谷俊峰禄美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含量测定

高艳梅 谷俊峰 禄美云

【摘 要】 目的:研究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UPLC法)在中成药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血栓通注射液为检测样品,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法)和UPLC法对其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测定,对比两种测定方法下的测定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所用时间。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下,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d以及三七皂苷R1等5种皂苷成分平均含量的测定值以及RSD值一致,提示两种检测方法在血栓通注射液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比测定所需时间,UPLC法检测平均用时(15.12±0.75)min,显著短于HPLC法的(47.15±0.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PLC法和UPLC法,均能准确有效地测定中成药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而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更为高效,实践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检测方法。

【关键词】 UPLC法;HPLC法;人参皂苷成分;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7-0017-02

UPLC法,是在HPLC法上进一步开发得来的,较之传统的HPLC法,UPLC法的主要突破表现在色谱分离上,色谱的解析度更高。高速度、高分离度和高灵敏度,是UPLC法的突出优势[1]。UPLC法目前还处于新兴阶段,实践应用主要集中于生化领域,而在天然产物的成分和精度分析上的应用,也在逐渐兴起。而对中成药进行成分分析,是确定药品安全性,指导临床科学用药的重要环节,所以,应用UPLC法进行中成药中有关成分含量的测定,应用也逐渐广泛[2]。本研究分析两种方法在中成药的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样品 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1769)为分析样品,样品来自本药检所留样,为同一批次药物;对照品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1.2 仪器 岛津LC-20AT型号的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ACQuty Arc(2998PDA)型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DV215CD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OHAUS);BS110S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樣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样品(0.50±001)g,加入50mL浓度为70%的甲醇溶液,严密称重后,超声提取30min(频率设置为33kHz,功率设定为250W),再次严密称重,用等浓度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经0.22μm的有机滤膜滤过后,取续滤液即得,进行液相分析。

1.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用70%的甲醇溶液,将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d以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配制成各含1mg·mL-1的混合标准贮备液,在4℃条件下保存待用,进行液相分析。

1.2.3 参数和色谱条件 两种检测方法的流动相条件相同,柱温、检测波长以及进样量相同,操作差异主要表现在流速和梯度洗脱程序上,具体为:①UPLC法:以乙腈(A)与浓度为0.05%的磷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将柱温控制在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设定为203nm,每次进样的样品体积为2μL ;②HPLC法:流动相条件与UPLC法相同。进行梯度洗脱。将柱温控制在30℃,流速为0.4mL/min,检测波长设定为203nm,每次进样的样品体积为2μL。两种方法下的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两种方法下,均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种方法下,血栓通注射液样品中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d以及三七皂苷R1等五种皂苷类成分的平均含量测定值,比较两种测定方法所需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测量数据,相关测量资料中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各类皂苷类成分的含量以及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的差异,应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下人参总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本组研究针对同一批血栓通注射液样本进行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在UPLC法和HPLC法检测下,受检样品的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d以及三七皂苷R1这5种人参皂苷成分的含量和RSD值的测定结果无偏差,全部一致。详见表2。

2.2 两种检测方法所用时间比较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一起流速参数设置以及色谱条件上有所差异,UPLC法检测下,其梯度洗脱程序得到优化,因此,检测的色谱分离度更高,其检测的速率也得以显著提升,UPLC法下,平均用时(15.12±0.75)min,显著短于HPLC法下的(47.15±0.7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UPLC法的优势 HPLC法是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分离分析技术,在多年间,不断发展,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色谱得到不断完善,其分离速率、分离效率以及检验的灵敏度均逐年提升,已广泛被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而在突破了色谱这一瓶颈限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的UPLC法呈现出更多优势,尤其在检测速率上,得到显著提升,且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在医学领域的药品分析和质量测定中的应用,尤其受到重视,其中比较重要的应用方向即对药物成分的含量测定[3]。

3.2 UPLC法进行成分测定的现实意义 应用UPLC法对合成类药物及相关制剂进行成分含量的测定,能够不受药物本身带有的杂质、相关添加剂或者共存药物的影响,测定结果更为精确,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保证用药剂量的科学性,提升用药安全。吴立蓉等[4]曾经应用UPLC法对复方丹参片中皂苷类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HPLC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证实UPLC法测定的速率更快。

猜你喜欢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原料药的含量
HPLC法测定彝药火把花根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