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联合培养中药学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初探

2018-09-18管淑玉孙悦崔红花陈超曾常青梁生旺王淑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管淑玉 孙悦 崔红花 陈超 曾常青 梁生旺 王淑美

【摘 要】 广东药科大学是广东省培养高级医药卫生专门人才和新药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学校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在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方面,开展中药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系列改革。通过校企融合构建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加速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并为学生就业提供途径,这一模式值得加以推广。

【关键词】 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6-0124-03

Abstract: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base to train medical professionals,it aims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with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ies ". Our University strived to explore the new ways of training model for talents, and cooperated with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ways to achieve the win-win situation among university, 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Training mod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s a right way, which can integrate effectively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strengths, and train applied-type undergraduate talents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Keywords:Practical Teaching;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Talents with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ies; Talents Training Model

廣东药科大学是广东省培养高级医药卫生专门人才和新药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建校近60年来为广东省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医药特色鲜明,形成了“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实践教学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1],为提高中药学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水平,学校制定了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并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开展了系列改革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和工作体会。笔者以广东药科大学-康美药业有限公司中药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例,简要说明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及校企联合培养中药学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现状。

1 校外实践基地的遴选和建设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院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要内容,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在遴选实践基地依托单位过程中建立了实践基地的评审制度,根据所推荐申报校外实践基地概况、建设情况、规划管理、实习条件、实习效果、基地特色与创新等内容,遴选实践基地依托单位。评审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带动和沟通交流的目的,有利于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企业实习实践更加有效的结合。学校也以评审活动契机,加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各种校企合作模式为载体,深化校企合作层次,丰富校企合作内容,不断提高学院实践育人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产为主导,集药品生产、研发及药品、医疗器械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医药企业。经过评审遴选,康美药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签约成为我院的教学实习基地,为所有实习学生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并建立了完善的学习发展项目以提高学生实习的工作能力。2011年,签约共建“康美药业-广东药学院现代中药工程研究院”,进一步形成了结合更为紧密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2]。签约共建以来,聘请企业主要技术人员进本科课堂授课20余人次,约100学时。康美药业有10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被聘为我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导师,三年合作培养研究生20余名。作为合作单位康美药业还被广东省评为2013年中药学学科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2 校外实践教育模式的管理

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改革校外实践教育模式,遵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由我院和康美药业有限公司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质量。基地管理规范,构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基地是由康美药业有限公司和广东药科大学共同投资联合建设而成。为协调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解决校外实践基地在管理制度、操作流程、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难题,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范。通过科学协调,建立了能为区域支柱产业提供服务的高效的大学生校外公共实践平台。为了规范基地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机构为“决策层、管理层、项目层”三级管理。由康美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负责人;管理层由学校的校企合作处、中药学院领导,以及康美药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组成,这也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层;操作层面采用项目管理法,具体的项目管理人员由中药学专业的负责人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及公司方的培训专员组成,并明确校外基地建设和管理部门的职责,形成管理的“层级清晰、职责分明”管理架构。

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运作

3.1 为学生课外实践提供稳定的平台 目前许多大学生希望利用假期和课外进行实践,但没有合适的实践场所。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利用基地的优势为学生假期和课外实践创造条件,将校外实践基地打造成学生课外实践的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体现校企共建的特点,在企业提供日益完备的实践条件的基础上,学院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院在教学领域的特长,与企业共同对基地的软硬件环境进行进一步建设,添加相关实践设备,共同开发既符合企业需求又适应教学规律的实践项目,使之充分适应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需求[3]。

3.2 促进资源共享 依托校企双方的优势进行协同创新,学校教师与康美药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成立教学团队,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岗位要求,以康美药业有限公司为蓝本,把国内外先进的实践能力以及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在教学中,编写具有很强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学生学习规律的实践教材、指导书;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校外实践课程,共同开发学生与公司员工培训两用的实践教材和课程体系,提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效果。重视与行业、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共同建设共享型实践基地模式的探索,主动请行业、企业代表参与基地建设,依托行业协会,开展专业与行业协会工学结合管理体系的构建。

3.3 促进双师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水平 高水平的实践教学队伍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其功能的必备条件,是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水平、快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对学校来讲,采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高学历与高技能并重,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规划,采用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与指导能力。康美药业有限公司选聘有实践教学和指导能力的技术骨干、主管、总监、总经理等层次清晰的梯队作为基地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師,同时也作为校内教学的兼职教师。

3.4 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校企协同创新,共同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通过科研立项,开展基地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一方面可以解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效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可以为公司解决技术与管理难题,提高基地管理者与教师的科研水平、管理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校储备“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打造“校外实践教学产学研基地”,为可持续的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持,从而更好的发挥基地的实践教学效果。

4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我校自2008年起与多家企业合作,陆续建立了多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基地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建设,遵照中药学专业人才成长规律,有针对性的构建实践教学方案,积极地推动了校外实践教模式改革。学校和药企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的培养质量,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的人才[4-5]。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方式,培养学生的的应用型创新性能力[6];分期逐步深入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基地的社会服务和辐射功能。其主要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1 优化实践教学师资和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基地体系的建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题,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大胆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逐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在实施的顺序上要满足“认识-训练-能力”的递进式学习规律;在教学内容上要满足日常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实践教学安排上,拟将全部的实践科目安排在短学期进行[7]。而且将全部实习和部分课程设计科目尽量放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在实践教学的考核上,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基地实践教学环节可分为认识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四大模块[8]。实践教学训练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进行,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特点,把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和职业素质的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提升实践教学硬件,规范实践教学的管理 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成功的基地开发和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建成后,合作企业将为高校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硬件,规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就完美弥补了高校实践教学硬件落后的缺憾[9]。学生到统一的实践基地实习,学校可通过制定和完善实习制度规范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对学生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此外,可成立专门管理协调小组专项负责对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工作,并设立相关人员负责制,负责制定适合教学内容进展和基地要求的实践教学实施办法和相关管理制度,部署和落实实践环节教学工作, 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估。

总之,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创新的出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引导,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校企共建”为形式,构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实践难的问题。实践基地以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载体,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将“学业、企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的实践教学特色,融入学生实践教学中,为实现高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条件和保障,并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5 小结

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高校和相关企业在某些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由相关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机会的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化与巩固、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之一。我校己初步形成校企全程参与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即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实施专业教学、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共同负责学生就业[10]。我校目前已有三期学生到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不同实践基地进行实践见习,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教学经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瑶.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88-289.

[2]陈磊,孙悦,曾宇,等. 中药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校研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初步建立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16(24):166-170.

[3]朱家勇,齐平. 产学研互动培养应用型药学创新人才的探索[J]. 药学教育,2011(2):1-3.

[4]蔡志奇. 校企联合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药学教育,2011(3):4-6.

[5]刘璧玉,王晖. 广东省高层次药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J]. 药学教育,2014(4):60-63.

[6]曲中堂,邱烈,谢庆娟,等. 医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5):1-2.

[7]林海燕,于佳宁,林莺,等. 基于医药相长的中药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9):15-17.

[8]朱家勇,刘颖,齐平.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医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34-35.

[9]张佩江,宋学坤,张大伟. 校企合作培养医药信息化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8):1259-1261.

[10]刘太胜,王晖. 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 药学教育,2014(2):61-63.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