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逐“数学的阳光”

2018-09-18王文娜

新课程·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七彩阳光

王文娜

摘 要:“阳光”一词运用于教育领域,则演化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人性化的教育,一种由“兴趣”产生的学习体验。“阳光”折射下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集锦,代表从教育的多个维度对学生带来的心灵滋养。运用到教学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阳光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是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是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

关键词:阳光;七彩;心灵滋养

“阳光”在现代漢语词典里表示日光,太阳的光;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公开透明的;寓意: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活泼有朝气。总之“阳光”的意义——积极开朗,充满活力,公开透明,温暖如春,快乐智慧,等等。同时“阳光”又是七彩的,“阳光”折射下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集锦,代表从教育的多个维度对学生带来的心灵滋养。运用到教学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笔者连续执教19年小学数学,接下来就围绕“阳光”代表的七个核心词来谈谈自己努力打造阳光数学课堂的尝试。

一、“赤”和“橙”代表热情、愉悦、轻松,微笑走进课堂,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微笑走进课堂,课堂才会变得宽松愉悦;微笑走进课堂,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微笑走进课堂,教师才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而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因此,每节课开始,我努力做到微笑进教室,从来不把负面的情绪带到学生面前。在课堂中,把激励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像家庭那样充满温馨和亲情,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中,微笑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如“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再想一想,你一定还有不同的看法。”“谁来帮忙?”“谁愿意说?”“你说得很好,声音再大点好吗?”“你的思维非常独特”等等,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赞扬和鼓励,像和煦的春风拂过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带来愉快、温馨的情感体验。课堂上面对每一位学生,我都保持着一种寻找优点并加以赞赏的态度,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错了或做得不够好,也不会受到批评和耻笑。

刚学习了《圆的认识》一课,在让学生动手画圆时,班里有个孩子怎么都用不好圆规,画出的圆的边线弯弯曲曲,这个孩子急得脑门都沁出了汗珠,原来是他没有掌握圆规的使用要领,于是我用幽默的语言开导他:“你再这么用力地画,你的小圆规就要罢工了!”孩子渐渐静下心来,在我的辅导下,终于成功地画出了漂亮的圆形。

记得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的一节《平均数》的课堂上,当有个学生出错的时候,华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而是面带微笑地转向这个孩子,用了一句非常幽默的话语,温暖了出错孩子的心灵,他说:“从刚才这个片段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平均数是个非常本分的人,该除以3就除以3,该除以4就除以4,特别讲究门当户对,不能除错了。”这样幽默的语言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使学生加深了记忆,感受了学习带来的乐趣。所以微笑的魔力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微笑具有特殊的教育功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微笑是一缕春风,它会吹散郁积在心头的阴霾;微笑是一抹阳光,它能温暖受伤苦闷的心;微笑是一剂良药,它能让学生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

二、“黄色”和“绿色”代表丰富和活力,丰富学习策略,使数学课堂活力四射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至于丧失了创造力,失去了课堂的原有活力。因此,新的数学课改强调,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从生活情境入手,巧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有关数学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比如我在执教《生活中的比》这节课时,创设了一个帮老师挑选照片的小情境,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师照片作为素材,让学生找出照片的不同和什么数学信息有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找出照片的变化是和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倍数关系有关,学习新课开始,从熟悉的素材入手,在来源于生活的情境中探究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觉进入学习状态中。

2.多做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学得会。因此应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

如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面积公式的记忆只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运用,我想学生是不能够记忆深刻的,于是,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完成,我先让学生准备好剪刀、尺子、铅笔等必备工具,进行拼剪,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拼剪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亲身经历了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所有感官参与学习,丰富了认知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也变得丰盈有活力。

三、“蓝色”代表智慧,教学充满创意,展现生动智慧的教学机智

就课堂教学而言,组织教学、导语的设计、内容的处理、板书的设计等都是教师展示“创意”的对象,也是教学智慧的体现。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控制力差,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开学初就给出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规定”,让学生在相应的课堂情境中训练,以便在组织教学中使用。如口令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师说:一、二、三,学生答:坐端正。教师说:大眼睛,学生答:看黑板……教师这样的智慧,使学生容易养成常规习惯。

数学知识相对枯燥、抽象,对于低年级孩子如此,中高年级的孩子也是一样,对于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易错点和难点,不妨采用易懂有趣的儿歌和顺口溜来辅助教学,也能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六年级毕业班的教学中,知识点多,临近考试前夕,在对孩子进行答题技巧的指导时,和孩子们一起编顺口溜,突破难点,使学生快速记住答题技巧,避免出错,养成认真答题的良好习惯,每一句话的编写都是孩子自己智慧的结晶,对于他们,我想体验是愉悦的,这种巧妙的智慧碰撞也是充满创意的。

四、“青色”代表自由和谐,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数学课堂

1.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课堂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要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最终达到师生共赢。

如教学“元、角、分”这一单元时,我根据教材的要求创設了“买文具”“买书”等情境,老师和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其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这道题是不是先算这步?”“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有不懂的吗?老师可希望你来问啊。”“有些同学现在已经进入掉线模式啦!”“嗯,再想想,有没有另外的方法。”“宝贝儿,题目看错了吧!”……这种课堂中的互动,让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亲近,感受到老师与自己的平等,因此,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

2.尝试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人一小组,组长定为1号,必须是从全班挑选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很强的,其余分别是2、3、4号,我不太赞成给学生分类,往往会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

如上《反弹高度》这课前,首先布置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分成有效的四人小组,又因为这节课是在室外上的活动课,所以必须小组内有一个擅长拍球的成员,还有一个记录员、一个观察员、一个汇报交流员。所有小组活动后,根据自己组记录的活动情况汇报研究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其余小组有不同方法的进行补充完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关注,及时评价,整个过程充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很好的教学方式。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五、“紫色”代表耐心,精彩的数学课堂需要老师耐心等待

为师者除了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我想更多的还是应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话音刚落,便会有几只小手高高举起,于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一切都顺理成章,问题被完美解决了。但事实上,问题提出后,有几个学生是认真思考了?有几个学生是有时间认真思考了?因为老师留给学生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大多数学生还来不及思考,几个聪明学生已经将答案公之于众了。长此以往,数学课堂就变成了“少数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孤单”!大多数学生成了听众,他们缺乏主动的思考,更何谈学习的主人?

所以,我们的课堂需要老师的等待,教师的耐心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理念。

在我心中,阳光课堂是七彩的,应该是充满微笑的课堂、是富有创意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教师用心浇灌等待遍地开花的课堂。一句话,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打造这样的课堂绝非易事,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追求。我们坚信,随着阳光教育的不断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阳光课堂定能成为课堂教学领域里的一棵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阳云秀.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28).

[2]李超英.浅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七彩阳光
阳光下的“微幸福”
七彩屋
“七彩”年
七彩屋
七彩屋
走,出发!
七彩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