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别离

2018-09-18陈曦

美文 2018年18期
关键词:支教星星学校

陈曦

有人说,每次告别,天上就会有颗星星又熄灭。

小的时候爱数星星,漫天的星斗像眨着的眼,用小小的手指头点,一二三四五,周而复始没有尽头。记忆里没有灿烂的银河,夜是倒扣的海,闪烁不定的星辰犹如鲛珠,倏尔就数完了一个童年。之后就是漫长的求学路,所谓苦读不过是寒来暑往,只是慢慢地,我忘记了那些数星星的时光,又仿佛那只是现在的自己建构起来的“莫须有”,情感上的乌托邦。

我们似乎不知不觉地就告别了童年。偶尔翻到已泛黄的纸上铅笔写下的一些只言片语,或是半块橡皮在旧家的卧室里突然出现,都会发很长一段时间的呆,模模糊糊的记忆怎么也清晰不起来。也很多次以为折的漂漂亮亮的千纸鹤本该写着什么秘密,打开却一无所有,只是清晰的折痕一如刀割,笔直的划开过往,稳妥却冷冷清清。无论告别与否,童年已经在流转着的表盘上远去,骊歌只是一响就滑到了尾声,余韵也渐散如烟。长大了喜欢写诗,诗里总会出现星星的意象,还有那个昂着头的小男孩,明知道那一定就是我,可就是忘记了他究竟数到第几颗。就这样,一首首闪烁着懵懂光亮的诗歌出现在方格本上,我不知道会不会也有那么一两个小男孩,读到这些诗,想起昨夜的星空与轻轻漂浮着的彼时的心情。

第二个关于星星的体验是在冷寂的大山之中。

备课到深夜,炉子中的炭不知不觉已经烧到红白相间,弯腰填了两块不小的炭块,起身的时候一歪头,正瞥见窗外繁星如钻石之海。急忙穿了长棉衣推开门,一层冷气袭来又被屋子里的热潮荡去,打了个机灵袖着手,抬头往外走。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真实的迢迢银汉。高原上的山,不论高矮,似乎都是抬头便是天,白天不觉得什么,这夜的到来,便那样与众不同了。伸手可摘星辰,那一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下子就在心窍里钻了出来,于是诗词就成了通往夜空和茫茫宇宙的秘钥,繁星满天,是何等美妙的精神觉受,只想深呼吸,把自己也托付出去,从此长夜关情,无挂碍。

大山里的孩子也可愛,他们翻山越岭来上课,四点多出发,六点多才到校园,希望学校在半山腰,孩子们几乎都是孤身前来,问他们可害怕吗?他们说:“星星比手电亮。”那时我就开始惭愧了啊!我写不出“星星比手电亮”这样的诗句,童心难得,我们狭隘的同情如此无关紧要,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拥抱这些小诗人,他们红彤彤的脸是天上月,闪烁的眸子是满天星。

支教的生活艰苦却快乐,有前辈在回到城市之后将相机里的照片整理好,办了一场名叫“白天看小孩,晚上看星星”的专题影展。荒凉的大山上,希望学校操场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一抹红震撼人心;跳皮筋的女生和悄悄准备捣乱的男孩一同出现在画面里,纯粹的美好;当然还有夜晚的繁星,仰拍的视角里,九年级的男生背着自己的小妹妹抬头看,那一刻无限好。我不擅长拍照,习惯于用眼睛和记忆捕捉那些易逝的片刻,因为难以存留,所以满怀珍爱,感受过后就是与那些片刻告别,郑重又欢喜。

晚上吃完饭,我会徒步走到学校里看学生们,一些家里实在太远,几个小时也走不到的孩子们会在学校住校。他们会在九年级的教室里晚自习,到很晚才回到操场旁的宿舍里休息。之前孩子们更苦,必须要借住在学校周围的人家中,这几年有了改善,远在天津的大学生们用各种形式为希望学校募捐了宿舍,尽管没有城市里宿舍的规格,但孩子们却无比感念。我喜欢在窗外看他们借助微弱的灯光奋笔疾书,偶尔有走神的孩子,等自己反应过来,便是满面的羞愧,然后回神在书中。总有爱听故事的孩子发现窗外的我,然后几个人出来把我拉进教室,我就给他们讲故事,讲王尔德童话,也讲《聊斋志异》,赶上雨天就讲柳永、李清照,而兴致来了的时候我就会自己“编故事”,孩子们一会儿入神,一会儿尖叫,我的成就感总会因此而飙升。

有很多次,皓月当空群星璀璨的时候,我会给孩子们背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愿我为星君为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宝帘闲挂小银钩”,“一星一月看多时”……孩子们不懂,却爱听,静静地仰头看着天上,一副若有所思的小小的面孔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深海,也如星光闪烁。

支教满一年的时候就到了和孩子们分别的时刻。那段日子大家都有意无意地不提离开的日期,每天依旧上课、谈诗、玩闹,可希望学校的孩子们毕竟每年都要迎来和送走这些来自东部城市的教师们,他们心里有一个小日历,明明白白的。某一天出门的时候,看到门口摆着一个红色塑料袋,打开来看是十四双绣花鞋垫。我们一行七人,显然每人两双。不知道是出自哪位高年级学生或是家长之手,但那每一针每一线中都寄寓着充沛的美好祝愿,五色鸳鸯抖彩羽、火莲卧波立蜻蜓、寒梅傲枝凌霜雪,骏马扬踢踏平川……我们比量着大小,竟然很明显地区分开来,不知是孩子们偷偷拓了我们的鞋样,还是哪位老婆婆凭借眼力和经验准确地推断出了我们的鞋码,鞋垫放到鞋子里,稳稳当当大小恰切。

为了让离别少些眼泪,我们走的时候只告诉了学校的老师们,瞒着学生偷偷走,跟约好的面包车谈好,五点半准时停在山脚下的路边。我们偷偷掩上小院的门,留恋地看了学校的方向几眼,就拖着行李在土路上逶迤而去,抬起头,初生的朝阳已经在山顶露出头来,月亮还没有隐没,几颗最明亮的星还挂在破晓的天空。挤上车的时候没有回头,等车开起来却听到后面有高声的犬吠,透过后窗,看到我们寄养在邻居家的黄狗正拖着被挣断的铁链跟着车狂奔,身后扬起一片黄土扬尘,我们的眼泪瞬间就流淌下来,再难抑制。催促师傅快开,犬声渐远,我们心中却空了好大一块。

后来听到希望学校的校长说,孩子们得知我们走后,全都哭了,不是嚎啕大哭,是默默地流泪,让人心疼。我想,无论经历多少次,离别也是无法习惯的,孩子们如是,我们亦如是。几年之后,去支教的学弟给我发来一张照片,是《作文通讯》上刊载的一篇作文,讲述和支教老师之间的故事,作者叫高丽红,是当年我的语文课代表——离别从来不是结束。

再次回想起星光,便是和和姐姐有关了。

上个月送走姐姐,是真的告别,茫茫人世再无相见。接到好友微信的时候我正在外地,马上叫车往回赶,紧赶慢赶到医院已近十一点,我俯身在姐姐耳边说:“我们净土再会。”姐夫往外送我的时候,我忍着眼泪抬头看,墨色的夜空,一颗星特别亮,特别特别亮。人生原本就是一期一会,告别的时刻每每悲戚难忍,伤心枕上三更雨,可能有机会真正告别,就是一种幸福。我不同意每一次告别天上就有一颗星会熄灭的说法,我更愿意相信史铁生,他说人死了就会变成一颗星星,给地上的人照个亮儿,这是他奶奶告诉他的,我相信老人的话。所以我们那些别离过的亲人、朋友一定都成为了一颗颗星星,照着我们前行的路,夜空就是他们的语言。所以高兴的时候就抬头看看天,伤心的时候也是。

我们究竟会经历多少离别啊?数不清!但是离别怎么会是结束呢?离别实在是一首歌的余韵,是一杯清茗的回甘,是漫天的星辉,明灭宛然。

珍惜拥有,也珍惜离别,人生逆旅虽说苦乐自当,总得有份心情不是。

猜你喜欢

支教星星学校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串星星
学校推介
星星洗澡
来自星星的玩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