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两种佐剂选择的探讨

2018-09-17张岱州刘宜辉

食品与药品 2018年4期
关键词:氢氧化铝佐剂白蛋白

曹 冲,张岱州,刘宜辉,庄 婕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山东省化学药物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规定,通常局部给药发挥全身作用的药物需考察Ⅰ型过敏反应,如注射剂需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通常选大鼠进行试验,剂量设计中应设立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应给予同体积的溶媒,阳性对照组给予牛血清白蛋白或卵白蛋白或已知致敏阳性物质。

已有研究表明,大鼠PCA以卵白蛋白为致敏原时,需加入佐剂才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2-4]。佐剂自身并无免疫原性,不能引起免疫应答,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延长抗原在局部组组织中的停留时间,降低抗原降解速度。本试验选用卵白蛋白为致敏原,比较两种不同的佐剂类型──氢氧化铝佐剂和弗氏完全佐剂,在不同致敏剂量、不同致敏途径等可变因素下,对大鼠被动皮肤试验结果的影响,以便得出敏感性较高、结果较稳定的阳性对照。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ACS-JJ型电子秤(梅特勒-托利多);AUW-120D型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

1.2 试剂

卵白蛋白(Sigma公司,批号:326A052);0.9 %氯化钠注射液(青州尧王制药公司,批号:3217040804);无水三氯化铝(国药集团,批号20150518);氢氧化钠(国药集团,批号:20141011);弗氏完全佐剂(Sigma公司,批号:SLBR3877V)。

1.3 动物

SD大鼠,SPF级,体重100~200 g,雌雄各半,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2016-0006。大鼠饲养于SPF级动物房,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鲁)2014 0008,饲养室温度为20~26 ℃,日温差≤4 ℃,湿度为40 %~70 %。

2 方法

2.1 分组、致敏与致敏血清制备

72只大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6只,抗血清制备阶段每组2只,被动致敏阶段每组4只,雌雄各半。以三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配成浓度约4 %的氢氧化铝凝胶佐剂,与卵白蛋白1:1比例混匀,弗氏完全佐剂原液与卵白蛋白1:1比例混匀,各组大鼠于第1,3,5天分别给予受试物与佐剂混合物1 ml,共致敏3次。末次致敏后第10天,各组大鼠腹腔注射50 mg/kg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2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将同组动物的血清混合后装于EP管于当日使用。

2.2 被动致敏及激发

将大鼠背部脱毛,脱毛区域约5 cm×6 cm。同时用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各组制备好的致敏血清,稀释度分别为原液、1:2、1:4、1:8。在脱毛不同区域的4个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皮内注射各稀释度抗血清进行被动致敏,每个注射点0.1 ml,每侧2个点,每点间隔约2~3 cm。皮内注射抗血清约24 h后,各组尾静脉注射与致敏剂量相同的激发抗原,给予0.5 ml抗原加0.5 ml 0.5 %伊文思蓝混合后共1 ml的混合液[5]。

2.3 判断标准

抗原激发约30 min后,CO2麻醉处死动物,剪取背部皮肤,采用直接测量法测量皮肤内侧蓝斑的长径和短径,不规则斑点的直径为长径与短径的平均值。蓝斑直径在5 mm以上者判定为阳性[1,6],同时阴性对照组在该稀释度下无蓝斑。

2.4 统计方法

蓝斑直径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DAS 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氢氧化铝佐剂大鼠腹腔致敏途径PCA结果

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以氢氧化铝佐剂+0.9 %氯化钠注射液为抗原,各注射点均未出现蓝斑。以氢氧化铝佐剂+卵白蛋白为抗原,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和20 mg/只时,腹腔致敏途径下,各组动物均出现蓝斑,阳性反应率为100 %,且原液、1:2、1:4、1:8注射点蓝斑直径均>5 mm,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卵白蛋白剂量为20 mg/只时的蓝斑直径大于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时的蓝斑直径。

表2 氢氧化铝佐剂大鼠腹腔致敏途径蓝斑直径( ±s,n=4)

表2 氢氧化铝佐剂大鼠腹腔致敏途径蓝斑直径( ±s,n=4)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氢氧化铝佐剂+卵白蛋白 10 19.4±2.9*15.8±3.1*13.5±2.9*11.2±3.0*Ⅲ氢氧化铝佐剂+卵白蛋白 20 24.9±2.4*18.1±1.7*15.9±1.5*14.0±1.3*Ⅸ 氢氧化铝佐剂+0.9 %氯化钠注射液 - 0 0 0 0组别 致敏原 卵白蛋白剂量/mg·只-1 蓝斑直径/mm原液 1:2 1:4 1:8Ⅰ

3.2 氢氧化铝佐剂大鼠皮下致敏途径PCA结果

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以氢氧化铝佐剂+0.9 %氯化钠注射液为抗原,各注射点均未出现蓝斑。以氢氧化铝佐剂+卵白蛋白作为抗原,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和20 mg/只时,皮下致敏途径下,各组动物均出现蓝斑,阳性反应率为100 %,且原液、1:2、1:4、1:8注射点蓝斑直径均>5 mm,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大鼠在卵白蛋白剂量为20 mg/只时的蓝斑直径大于大鼠在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时的蓝斑直径。

表3 氢氧化铝佐剂大鼠皮下致敏途径蓝斑直径( ±s,n=4)

表3 氢氧化铝佐剂大鼠皮下致敏途径蓝斑直径( ±s,n=4)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致敏原 卵白蛋白剂量/mg·只-1 蓝斑直径/mm原液 1:2 1:4 1:8Ⅱ 氢氧化铝佐剂+卵白蛋白 10 20.1±2.0* 14.8±2.6* 12.8±1.7* 11.0±1.3*Ⅳ 氢氧化铝佐剂+卵白蛋白 20 23.4±2.0* 19.9±2.0* 17.5±2.6* 15.9±3.2*Ⅹ 氢氧化铝佐剂+0.9 %氯化钠注射液 - 0 0 0 0

3.3 弗氏完全佐剂大鼠腹腔致敏途径PCA结果

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以弗氏完全佐剂+0.9 %氯化钠注射液为抗原,各注射点均未出现蓝斑。以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作为抗原,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和20 mg/只时,腹腔致敏途径下,各组动物均出现蓝斑,阳性反应率为100 %,且原液、1:2、1:4、1:8注射点蓝斑直径均>5 mm,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意义。卵白蛋白剂量为20 mg/只时的蓝斑直径大于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时的蓝斑直径。

表4 弗氏完全佐剂大鼠腹腔致敏途径蓝斑直径( ±s,n=4)

表4 弗氏完全佐剂大鼠腹腔致敏途径蓝斑直径( ±s,n=4)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致敏原 卵白蛋白剂量/mg·只-1 蓝斑直径/mm原液 1:2 1:4 1:8Ⅴ 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 10 15.5±1.8* 12.2±0.8* 10.4±1.3* 8.6±1.6*Ⅶ 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 20 18.4±2.9* 15.3±2.6* 12.1±1.6* 10.0±1.8*Ⅺ 弗氏完全佐剂+0.9 %氯化钠注射液 - 0 0 0 0

3.4 弗氏完全佐剂大鼠皮下致敏途径PCA结果

结果见表5。由表5可见,以弗氏完全佐剂+0.9 %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抗原,各注射点均未出现蓝斑。以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作为抗原,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和20 mg/只时,皮下致敏途径下,各组动物均出现蓝斑,阳性反应率为100 %,且原液、1:2、1:4、1:8注射点蓝斑直径均>5 mm,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卵白蛋白剂量为20 mg/只时的蓝斑直径大于卵白蛋白剂量为10 mg/只时的蓝斑直径。

表5 弗氏完全佐剂大鼠皮下致敏途径蓝斑直径( ±s,n=4)

表5 弗氏完全佐剂大鼠皮下致敏途径蓝斑直径( ±s,n=4)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致敏原 卵白蛋白剂量/mg·只-1 蓝斑直径/mm原液 1:2 1:4 1:8Ⅵ 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 10 14.2±2.1* 11.0±1.7* 10.4±1.8* 7.9±0.8*Ⅷ 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 20 18.9±2.8* 12.9±2.6* 10.6±1.4* 9.3±1.5*Ⅻ 弗氏完全佐剂+0.9 %氯化钠注射液 - 0 0 0 0

4 讨论

PCA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部分,试验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已广泛用于过敏性评价试验中,有大量的背景数据。研究表明,不同品系的大鼠对药物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为SD大鼠>F344大鼠>Wistar大鼠[7],因此本实验选用SD大鼠进行试验。王冲等[8]研究表明,在添加佐剂的情况下,可明显增加卵白蛋白的过敏反应敏感性,因此,大部分PCA试验都使用佐剂,王金华等[4]等研究表明,卵白蛋白对大鼠的免疫原性要优于牛血清白蛋白。传统佐剂主要有矿物质佐剂、油佐剂、微生物佐剂等[9],因此本实验选用两种类型的佐剂,矿物佐剂氢氧化铝和油佐剂弗氏完全佐剂,抗原选用卵白蛋白,比较这两种佐剂在卵白蛋白10 mg/只、20 mg/只剂量下,腹腔和皮下两种途径对大鼠PCA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铝佐剂+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作为抗原,3次致敏动物,各组动物均出现蓝斑,阳性反应率为100 %,且蓝斑直径均大于5 mm,蓝斑直径大小与稀释度呈负相关,稀释度越大,蓝斑越小,即蓝斑直径大小原液>1:2>1:4>1:8。佐剂、卵白蛋白剂量、致敏途径等因素不同,各注射点的蓝斑直径大小也存在差异,佐剂相同时,卵白蛋白剂量越大,蓝斑直径越大,且腹腔致敏途径蓝斑直径稍大于皮下致敏途径;致敏剂量、致敏途径相同时,氢氧化铝佐剂+卵白蛋白作为抗原的蓝斑直径大于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作为抗原的蓝斑直径。

也有使用其他佐剂的研究。荆宝琴等[10]比较了3种佐剂引起SD大鼠PCA的反应程度,过敏发生率和反应严重程度依次为百白破联合疫苗>百日咳菌液>氢氧化铝。孙鸽等[11]研究表明,卵白蛋白+百白破疫苗作为致敏原,出现阳性结果的可重复性不高,且百白破联合疫苗、百日咳菌液费用较贵,购买困难,且有效期短,不适宜大规模试验。氢氧化铝和弗氏完全佐剂则可获得较稳定的阳性结果,重复性高,但这两种佐剂也都存在着不同优缺点。弗氏完全佐剂现可从Sigma等公司购买商品化成品,质量稳定,使用方便,但其价格较高,较黏稠,不利于注射,氢氧化铝佐剂价格便宜,购买方便,但其配制方法繁琐,对pH值范围要求较高。应用这两种佐剂时,无论是皮下还是腹腔致敏途径,都会在注射部位引起较严重的局部反应,由于佐剂的吸收速度慢,导致皮下注射后易形成肿块,腹腔途径致敏时,大鼠出现腹腔内肠黏膜炎性粘连[12],体重增长缓慢。在本试验条件下,佐剂选用氢氧化铝佐剂和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使用剂量为10 mg/只时,便能得到较好的蓝斑,因此,各实验室可根据受试物特性选择合适的佐剂,推荐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阳性物质选择卵白蛋白,同时,我们也期待新型佐剂的出现。

猜你喜欢

氢氧化铝佐剂白蛋白
降低氢氧化铝中氧化钠的技术研究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DC-Chol阳离子脂质体佐剂对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矿产加工中氢氧化铝开发工艺方法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克痹宁凝胶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缓解作用
氧化铝厂氢氧化铝浆液槽的配置分析
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铝佐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