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珑球:最亲民的另类网球

2018-09-17王艾

金秋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球速头颈橡皮筋

◎文/王艾

久雨初晴,闹市区的市民广场上,除了踩卵石、滑旱冰、蹬滑板车、放风筝等老百姓喜爱的运动以外,又出现了新兴运动“牵珑球”。打这种球的男女老少,经常一个人打得津津有味。那个球也真是怪,猛力击出去并不到处乱滚,而是反跳回来,打得越狠回跳得越凶,牵珑球爱好者说:“仿佛与一名隐身高手对垒一般。”仔细看去,原来这比网球略小的“弹跳球”,是系于一根长橡皮筋上,长橡皮筋又系绕于一个小铁座上,小铁座往地上一放,那球就像被牵住了魂似的反跳回来。网球的球速在60~120公里/小时之间,牵珑球也可达到50~100公里/小时,加上球重为网球的2/3,球拍也比网球拍略小,重量较轻;牵珑球的适应性更广,老少咸宜,体力较差的女性也可以打得潇洒自如。

牵珑球之由来

牵珑球几乎同时起源于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地方都特别注重全民健身,又特别缺少运动场地。特别是香港,大量的休闲绿地普遍面积狭小,网球爱好者很难找到租价低廉的练球场地。同时,香港人公务繁忙,朋友间也少有陪同练球的机会,平民子弟由此认为网球是“贵族运动”,为了使网球不再服务于一小部分人,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开始自行制作牵珑球。他们发现,只要加上橡皮筋和铁座,并使球重减少1/3,打网球就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运动。而且,牵珑球一出,只要有普通网球场面积的1/3场地,打球人就兜得开了。牵珑球也可以采取双人玩法,所不同的是两人不是面对面击球,而是像双打搭档般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面向同一个方向击球。

牵珑球运动不受场地限制,室内、室外、操场、楼间休闲空地都行。众乐也行,独乐也行,因此被称为“最亲民”的球类运动。

牵珑球之竞赛规则

任何一类球类运动,只有竞赛才能激发人的好胜心,使打球人精益求精、乐此不疲。牵珑球的对抗性虽不强,但几个朋友一起玩时,也可以自设一套竞赛规则。流行于香港和北京的牵珑球竞赛规则包括:

(1)5分钟侧身击次数。要击出高质量的牵珑球来,侧身动作要敏捷而潇洒,同样速度的回跳球,侧身后击球判断更准确,球速更理想,而从左侧身迅速转化为右侧身的动作,也可以训练人的步伐连贯性、身体柔韧度以及对落点的判断。以牵珑球做侧身基础训练的人,打网球同样进步神速。计录5分钟内众人侧身击次数的多寡,多者胜。

(2)3分钟击打半径。球速越高,球弹得越远,回跳幅度也大,从球的弹跳最远点到再次击球点的距离叫“击打半径”。3分钟内,取最远的击打半径,与众人的成绩比较,多者赢。为准确判断击打半径,可以击球点为圆心,向击球方向画白色圆弧,自5米起,每隔0.5米画圆弧一段(类似铅球或铁饼比赛场地)。

(3)双人5分钟击打次数。如何考察你和你的搭档是否球艺精湛?可揿表计算,5分钟你们共击打多少次?击打次数多者为赢。

牵珑球之热身规则

若热身不够,网球运动很容易发生韧带拉伤和关节扭伤,牵珑球的落点“刁钻”性虽比网球稍逊一筹,但同样可能引发类似的扭伤和拉伤。为此,从脖颈到脚腕、足趾的热身运动,在开球之前便必不可少。让我们看看“牵珑球”热身六节操:

第一节:手腕及脚腕运动。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下,活动手腕,感觉仿佛在盘一个玉石球;同时足尖踮地,绕踝关节里转36圈,外转36圈,至手腕、脚腕微微发热。

第二节:膝部运动。双膝稍弯,向前绕36次,向后绕36次。

第三节:拉开大腿内侧韧带。弓字马步,向左压左腿36次,向右压右腿36次,要感觉腿内韧带不再那么紧绷、呆滞才行。

第四节:腰肢运动。90°扭腰向左36次,向右36次;以腰椎为圆心,逆时针转腰36次,再顺时针转腰36次。

第五节:足趾及跟腱运动。踮起足尖,轻轻蹦足跳36次。

第六节:头颈运动。以颈椎为轴心,顺时针转动头颈36次,逆时针再转动36次,点头36次,仰头36次,动作要轻柔到位。

把头颈热身安排在最后做,可以保证在进入运动状态时精力更集中,头脑更清醒,这是众多牵珑球爱好者的经验,不妨一试。

猜你喜欢

球速头颈橡皮筋
Información económica
生活中的小魔术
排球大力跳发中的马格努斯效应
世界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发球速度与拍数关系的研究
——以硬地赛场为例*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影响足球球速诸因素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橡皮筋
曲棍球短角球击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对球速影响的研究
橡皮筋小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