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豌豆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2018-09-17杜跃强

吉林蔬菜 2018年9期
关键词:病部豆荚豌豆

□文/杜跃强

1 豌豆根腐病

根腐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常造成大片死苗,危害严重。

1.1 症状

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发病多,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中、上部发展,致使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黑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或叶色淡绿,个别分枝萎蔫,可开花结荚,但荚数锐减,子籽秕瘦;发病严重的茎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呈“细腰”状,病部皮层腐烂,大量枯死致全田一片枯黄。

1.2 发病规律

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发病多,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4~33℃,土温的影响较土壤湿度大。干旱年份发病重。

1.3 防治措施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0.4%的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用种子重量0.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加适量水与种子均匀搅拌后播种。发病初期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敌克松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穴用250毫升。每10~15天1次,连续 2~3次。

2 豌豆白粉病

白粉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保护地中发生严重,轻者发病率10%~30%,重者达40%以上,甚至100%。

2.1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长出白粉状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互相连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病情扩展后波及全叶,致叶片迅速枯黄。茎、荚染病也出现小白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茎部枯黄,嫩茎干缩。后期病部可长出小黑点,即闭囊壳。

2.2 发病规律

品种间抗性有差异,细荚豌豆较大荚豌豆抗病。保护地日暖夜凉温差大,湿度高,易结露,适宜白粉病发生。白粉病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环境都易发病,而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钾肥,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病害发生相对严重。在窝风地,植株生长过密,田间排水不畅,通风透光不良则病害传播蔓延快。

2.3 防治措施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0.3%的70%甲基硫菌灵拌种密闭48~72小时后播种。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合理密植、清沟排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科学浇水,不宜大水漫灌;加强通风,降低湿度。清洁田园,把病叶、病残体、病秧等清除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未发病田,喷洒12.5%腈菌唑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每亩棚室中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傍晚进行熏蒸。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或2%嘧啶核甘类抗生素水剂200倍液,或45%硫黄悬浮剂300~4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硫磺·甲硫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2~3次。药剂应轮换使用。

3 豌豆褐纹病

3.1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叶片发病,病斑呈不规则斑点状,淡紫色。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到整个叶片,随后病叶变黄扭曲而枯死。有的病斑出现不规则的轮纹,深褐色,中央坏死处有小黑点。叶柄及茎发病,病斑中央凹陷。病原可从豆荚侵入种子内部。

3.2 发病规律

播种过早,遭受低温冷害袭击,土壤黏重,湿度过大,氮肥过多,生长过旺,均易发病。

3.3 防治措施

选把种子置于冷水中预浸4~5小时,再移入50℃温水中浸5分钟后,放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再播种。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择高燥地块种植,适当密植,增施钾肥。发病初期喷洒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硫磺·甲硫灵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

4 豌豆基腐病

豌豆基腐病又称苗立枯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以露地发生较重,发病后造成死株,对产量有明显影响。

4.1 症状

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病苗茎基部或根颈处出现缢缩、腐烂,病部褐色至红褐色;子叶上病斑近圆形,红褐色。茎基部和根颈部产生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红褐色,后病部逐渐凹陷,当扩展到绕茎一周后,病部收缩或龟裂,幼苗生长缓慢、折倒或逐渐枯死。湿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

4.2 防治措施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0.2%的40%福美双拌种。选用排水良好的向阳地块育苗。苗床土用无病原新土,育苗前床土充分晾晒。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使育苗畦和种植田块酸碱度呈微碱性。苗期做好保温,防止低温和冷风侵袭,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严防湿度过高。浇水时间最好是在上午。播种前,苗床或育苗盘用福闰双药土消毒。发病初期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 豌豆褐斑病

5.1 症状

主要危害叶、茎、荚。叶片发病,病斑点状,水渍状,后发展为淡褐色至深褐色形病斑,有明显的褐色边缘。病斑上有针尖大小的黑点,即分生孢子器。茎部发病,病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褐色至深褐色,稍凹陷。豆荚发病,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后期稍凹陷,并产生黑色小粒点。病斑可深入种皮、子叶和胚内,使种子带菌,种子上的病斑不明显,湿度大时呈污黄色或灰褐色。花器上发病会引起落花。

5.2 防治措施

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后,置入50℃温水中浸5分钟,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重病田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选择高燥地块,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提高抗病力。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茎、叶收拾烧毁或深翻土壤。

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重点喷植株中下部,每7~10天1次,连续 2~3次。

6 豌豆黑斑病

6.1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近地面的茎蔓和豆荚。叶片染病,初出现不规则形淡紫色小点,以后变成紫红色近圆形斑,有时具有颜色深浅相同的同心轮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布满整个叶片,致病叶变黄枯死。后期病斑中央多产生黑色小点。叶柄和茎蔓发病,病斑紫褐色,大小不等,中央略凹陷。豆荚发病,病斑初为暗褐色近圆形凹陷小点,以后呈黄褐色。病斑较多时,可相互汇合成黄褐色坏死斑。严重时病原可从种荚侵入到种子内部,在种子上形成斑点,后期也可在病部产生小黑点。

6.2 防治措施

播种前用56℃温水浸种5分钟,种子消毒。选用无病豆荚,单独脱粒留种。提倡高畦栽培,合理施肥,适当密植,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2~3。

猜你喜欢

病部豆荚豌豆
苹果树干腐病
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豌豆笑传
几种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症状识别
豌豆笑传之拔罐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