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药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18-09-14吴珍珠

关键词:抗菌药异质性注射液

陈 意,吴珍珠,阮 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03)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由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机体而产生的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畏寒、关节疼痛、心脏杂音和栓塞为主,具有严重并发症和显著病死率[1]。据报道,在发达国家,IE每年发病率在3~7/10万人年[2]。充血性心力衰竭、脑梗塞和持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十分常见。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抗生素及手术治疗为主,其中抗生素治疗是IE治疗的基础,而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高达50%[1-3]。IE的病死率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和手术的进步在不断降低,但仍然高达15%~30%[1-4]。近年来,由于致病菌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和侵入性操作的增加等临床特点的变化,IE的发病率出现增长的趋势[5]。2015年ESC(欧洲心脏病协会)发布了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指南推荐了针对不同病原菌IE抗生素的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治疗的指征[2]。但抗生素治疗的周期长,副作用多,并且容易出现微生物耐药的情况。中医学认为,虽然IE的病机复杂多变,但其发生多由于体虚或气虚、脾肾久亏、阴精耗损严重,外受湿热毒邪入侵,从而引起热盛伤津等症状[6],因此清热解毒及补虚扶正类中药,在IE治疗中可发挥一定作用。炎琥宁注射液的药效成分为穿心莲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研究表明炎琥宁注射液可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抑制炎性渗出和水肿,并可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7],炎琥宁与传统抗菌药联合,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共同发挥消炎、灭菌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已发表的RCT进行Meta分析,探讨抗菌药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IE是否优于单用抗菌药治疗,以期为该中西医结合治疗IE的方法提供更有力的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所有目标数据库检索出的明确使用抗菌药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IE的RCT;②研究对象是IE患者,诊断标准根据修改的Duke标准确诊的IE患者;③试验干预为试验组在对照组单用抗菌药基础治疗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④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重复发表的文献;②自身对照试验、非临床治疗性研究或数据统计不全的文献;③研究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文献。

1.3 文献检索

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各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6月1日,中文检索词:感染性心内膜炎、炎琥宁等,英文检索词:infectious endocarditis、Yanhun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等。所纳入的文献均严格按照入排标准经两位研究人员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关资料纳入预先制作的数据提取表,如果存在分歧则经协商达成一致。

1.4 质量评价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中的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评价内容包括:(1)是否采用正确的随机分配方法;(2)是否采用分配隐藏;(3)是否对受试者及干预实施者施盲;(4)是否完整报告结果数据;(5)是否存在选择性报告结果;(6)是否有其他偏倚。每一条均给予“是”、“否”或“不清楚”的评价,分别代表“低偏倚”、“高偏倚”、“偏倚情况不确定”。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效应值,连续变量结果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及其95%CI为效应值。采用x2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当试验不存在异质性或异质性较小(P≥0.10,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若异质性较大(P<0.10,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潜在的发表偏倚情况则通过“倒漏斗图”分析。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按照检索策略初检出相关中文文献100余篇,英文3篇。浏览全文并再次筛选,最终纳入20个RCT。总共1716例患者,包括试验组860例,对照组856例。见表1和表2。

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注:*文献中炎琥宁及抗菌药用法均为静脉注射

表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总体有效率的Meta分析

以总体有效率为效应指标的研究9个,试验组为754例,对照组为749例;试验组总治疗有效例数为698例,对照组为583例。经异质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I2=0%),结果表明纳入的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1。总体有效率OR=3.68,95%CI[2.65,5.11],Z=7.75,结果表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抗菌药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较单用抗菌药治疗IE的总体有效率更高。

图1 总体有效率森林图

2.2.2 炎症感染指标PCT的Meta分析

以反映炎症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降钙素原(PCT)为效应指标的研究10个,试验组为382例,对照组为379例。经异质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I2=100%),结果表明纳入的研究异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2。WMD及其可信区间为-0.04[-0.08,-0.02],Z=2.02,结果表明,两组PCT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是有利的结果。

图2 降钙素原(PCT)的森林图

2.2.3 炎症感染指标CRP的Meta分析

以反映炎症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超敏C蛋白(CRP)为效应指标的研究11个,试验组为425例,对照组为422例。经异质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I2=95%),结果表明纳入的研究异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3。WMD及其可信区间为-6.28[-7.84,-4.72],Z=7.88,结果表明,两组CRP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是有利的结果。

2.2.4 炎症活动指标血沉的Meta分析

以反映炎症活动情况的指标——血沉(ESR)为效应指标的研究10个,试验组为382例,对照组为379例。经异质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I2=73%),结果表明纳入的研究异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4。WMD及其可信区间-9.86[-10.46,-9.26],Z=32.2,结果表明,两组ESR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是有利的结果。

图3 超敏C蛋白(CRP)的森林图

图4 血沉(ESR)的森林图

2.3 不良反应

20篇文献中,有9篇描述了不良反应,按不良反应出现例数排序为腹泻(14例)、恶心(13例)、头晕(13例)、腹胀(2例)、乏力(1例)、失眠(1例)。其中2篇文献[23-27]提及对不良反应未进行特殊处理仍自行好转,其余均未提及如何处理不良反应及是否缓解。因IE疾病进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表现,另外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而文献相关内容未详细描述或未提及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故无法对此推断进一步明确。

2.4 发表偏倚分析

以0R为横坐标,logRR为纵坐标绘制漏斗图,对总体有效率进行发表偏倚分析,见图5,漏斗图示各点形成图形并不呈现左右对称,提示该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

图5 总体有效率的倒漏斗图

3 讨 论

IE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变以累及心瓣膜及心内膜为主,并可累及肾脏及中枢,出现肾功能衰竭、脑梗塞及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中医认为IE属中医“发热”“心悸”范畴,其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耗伤气血阴精,导致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温热毒邪乘虚而入所致,以高热伤津、迫血妄行为主要表现[28]。清热解毒类和扶正补虚类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解热、调节免疫功能等多重功效[29-30],可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而西药治疗需要大剂量、长疗程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长、抗生素不良反应往往导致患者依从性不足,并且容易出现病原菌耐药的情况。因此中医及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十分具有必要性。炎琥宁注射液是一种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为穿心莲提取物,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和水肿,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因此将传统抗菌药与炎琥宁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协同消除炎症、杀灭病原菌,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纳入20篇文献,各文献样本含量从28~69例不等,共纳入17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IE与单用抗菌药相比具有优势,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减轻IE患者的感染程度,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总体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小,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1)本研究文献仅来源于中英文数据库,未检索其他语种文献,且最终仅纳入中文文献,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2)本研究所纳入文献质量一般,多数没有描述随机化方法,未提及盲法、分配隐藏等,易导致偏倚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信度;(3)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局限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证据,缺乏组织学研究证据,缺少更详细的不良反应描述等,不利于探究更深入的疗效评价标准;(4)纳入各研究的抗菌药选择及剂量、炎琥宁剂量和研究治疗周期不尽相同,可能对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抗菌药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IE较单用抗菌药治疗IE的总体有效率更高,并且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生长,从而更有效地改善疾病症状,改善预后。该结论经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具有一定可信度。但仍需在未来开展更多的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临床试验,以获得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猜你喜欢

抗菌药异质性注射液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