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的临床观察

2018-09-14冯模强

关键词:硝普钠心梗多巴胺

杜 曦,冯模强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730)

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心肌梗死后极易出现瘢痕组织、心室重塑征象,引发心力衰竭,一旦患者未得到及时、高效的控制,则会导致患者死亡[1]。常规疗法多采用扩冠、利尿、水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聚集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预后效果有限。为了探讨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的效果展开了下述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梗后左心衰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51~82岁,平均(68.24±5.53)岁;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52~83岁,平均(68.65±5.39)岁。所有患者均获知情权。纳入标准:①发病时间<12 h;②经临床检验、心电图检测确诊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③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的左心衰竭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①神经性疾病;②感染病;③精神病。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利尿、强心、扩冠、抗血小板聚集、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给予患者注射用硝普钠(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888;50 mg/支)50 mg,配以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250 mL,微量泵静滴,滴速5~10 µg/min;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174,20 mg/支)200 mg,配以5%葡萄糖溶液250 mL,微量泵静滴,滴速1~3 µg/min,静滴期间血压范围90~120/60~80 mmHg。两组疗程均为5 d。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情况。(2)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力衰竭分级(NYHA)标准[2]判定临床疗效:①显效: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②有效: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心功能改善1~2级,但改善效果未达到心功能Ⅰ级;③无效:临床体征及症状无变化;④恶化:心功能等级增加1级,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RR、SBP、DBP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RR、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和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RR、SBP、DBP水平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RR、SBP、DBP水平对比(±s)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R、SBP、DB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

?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3 讨 论

病理学解剖结果显示,梗死面积是决定心功能状态的关键要素,当患者梗死面积在左室心肌中占比>25%时,患者即会出现心力衰竭征兆,梗死面积>40%,则会引发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症情况[2]。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注重减少患者梗死面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硝普钠在进入人体后可直接作用于动脉血管,扩张静脉平滑肌,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削减动脉末梢血管阻力,改善心系疾病临床不适症[2]。相关报道显示,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具有起效快、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同时可有效降低药物对十二指肠和心肌收缩功能的负面影响。多巴胺可直接作用与冠脉血管,发挥积极的扩冠效用[3]。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小剂量多巴胺即可发挥心肌扩张作用,降低总外周循坏阻力[3]。有学者实践发现,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可有效缓解患者心衰体征和症状,疗效确切[4]。有学者研究发现,多巴胺联合硝普钠给药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频率,未见严重药物副反应,缓解患者心衰体征和症状[5]。与上述分析一致,根据本文实践结果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RR、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和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R、SBP、DB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R、SBP、DBP水平均得到有效恢复,其中血压水平恢复效果相当,但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心功能恢复状态良好,疗效更加显著。为了进一步保证临床疗效,在用药期间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测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避免血压过低引发脏器充血不足、心力衰竭等危重症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促进患者心功能和呼吸频率水平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硝普钠心梗多巴胺
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联合硝普钠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慢血流中的疗效观察
贪婪的多巴胺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梗猛于虎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跟踪导练(四)(4)
硝普钠抢救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硝普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7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