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片或护肝片对抗精神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疗效观察

2018-09-14蔡道堂

关键词:丙氨酸基转移酶甘草酸

蔡道堂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济复医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当下的多种抗精神药物均会对人体的肝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1-2],尤其在初始服药时候的损害更为严重,在考察肝功能受损情况,都是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算氨基转移酶(AST)等转氨酶的指标作为判断依据[3]。我们都知道,肝功能损害会对人体的葡萄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带来严重的影响,故需要改善肝功能,传统的治疗手段多为需要对原来的药物进行减少、或者停用,但这给临床的治疗带来了诸多的麻烦。为了探寻复方甘草酸苷片或护肝片对抗精神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疗效,我院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旨在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资料,现将详细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对抗精神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转氨酶升高临床诊断的标准,女25例,男25例;将其随机分为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与护肝片治疗组,各25例。其中,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6.0±5.0)岁;护肝片治疗组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8.0±3.9)岁,患病时间8个月~20年,平均(11.5±3.3)年。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006)进行治疗,3片/次,3次/d,均在餐后服用。护肝片治疗组:给予护肝片(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03336)进行治疗,3片/次,3次/d,均在餐后服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的差异。上述所有均于治疗前后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算氨基转移酶(AST)等血清酶值。

1.3 观察指标[4]

每四个星期进行抽空腹静脉血进行肝功能的检测,并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为主要的考察指标,同时还要注意对比患者前后的临床症状的差异、体征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治疗时长为8个星期。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降低至正常人数的百分比作为复常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算氨基转移酶(AST)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改善情况的对比(±s,u/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改善情况的对比(±s,u/L)

注:两组经过治疗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 不良反应

1例轻度下肢水肿,可以自行进行缓解;1例在服用复方甘草酸苷后出现心悸、头胀,休息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无需减量或停药;护肝片治疗组不良反应为3例;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和护肝片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临床复常率比较

经过治疗8周后,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ALT值恢复正常22例,复常率88.6%。护肝片治疗组恢复正常21例,复常率85.7%。两组的临床复常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肝损害,也称为药物性肝损害,它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5]。目前对药物性肝损害的机理仍不十分清楚,病理机制欠清[7]。为了探寻复方甘草酸苷片或护肝片对抗精神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疗效,我院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将我院收治的50例对抗精神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每组各为25例的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和护肝片治疗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的差异。

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算氨基转移酶(AST)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为1例轻度下肢水肿,可以自行进行缓解;1 例在服用复方甘草酸苷后出现心悸、头胀,休息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无需减量或停药;护肝片治疗组不良反应为3例;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和护肝片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8周后,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ALT值恢复正常22例,复常率88.6%。护肝片治疗组恢复正常21例,复常率85.7%。两组的临床复常率相比较,差异误统计学意义(P>0.05)。

上述结果出现的原因与复方甘草酸苷和护肝片的优良成分有关,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活性成分为β-甘草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制成的强力肝细胞膜保护剂,它能够抑制磷酸酶A2的活性及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具有抗炎作用。它还可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防止肝细胞损伤,保护肝细胞膜,降低体内ALT、AST、GGT等血清转氨酶升高,控制肝细胞内的炎症活动,避免肝功能受损;护肝片属中药复方制剂,处方来源于《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和茵陈蒿汤的配伍原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可促进肝脏蛋白的同化、增加肝糖元、改善高脂血症,柴胡中柴胡皂苷、柴胡醇能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恢复正常。茵陈能明显对抗四氯化碳导致的肝损伤,使肝细胞活性提高、ALT含量下降。板蓝根含有多糖,有抗氧化护肝作用,为急性肝炎常用药,能较快消除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丙氨酸基转移酶甘草酸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氨基转移酶升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生物合成D-丙氨酸研究进展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氨基转移酶升高代表肝脏受损吗
甘草酸制剂抗病毒活性探讨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食品加工中赖丙氨酸的产生与控制分析
β-丙氨酸补充对运动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