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模式与财务管理的逻辑关系分析

2018-09-14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商业会计 2018年16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要素概念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一、引言

“商业模式”一词最初应用于信息管理领域,并且是管理研究的主题。在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众多学者和企业家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商业模式的研究上。彭志强(2011)指出,“中国企业家在关注企业经营战略之前应该首先关注商业模式,因为在企业制定战略的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对任何行业来说,商业模式是经营的基础”。作为会计语言,财务报表可以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或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例如公司的财务资产、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Brian(2014)指出,商业模式告诉我们企业希望怎样赚钱,而财务报告告诉我们商业模式是否使企业赚到钱。财务报告反映并应继续反映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可以认为,商业模式与财务管理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自然的逻辑关系。然而,现有研究主要从经营预测、业务决策以及公司战略定位的角度讨论商业模式,鲜有从财务的视角研究商业模式问题,忽视商业模式与金融理论之间的潜在关系,这无疑是金融理论的严重缺陷(汤谷良,2012)。

本文在文献基础上界定了商业模式的含义,提取了商业模式中包含的财务要素,进一步分析了商业模式与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相关概念界定

要研究商业模式与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要准确界定两者的概念。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商业模式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一)商业模式概念。根据以往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商业模式的概念研究可以归结为四种视角:经济学、运营、战略和整合。

1.经济学视角。经济学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公司获取利润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方式。Rappa(2000)认为,商业模式的根本含义是描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下来并且努力取得超额收益的一种经营方法。其中,商业模式是解释企业如何进入市场并获得超额利润的经济模型。Hawkins(2001)将商业模式描述为分析公司日常经济活动的收入和成本的一种方法,目的是通过创造收入来让公司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关注点在于获取尽可能多的收入。Afuah(2001)把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为顾客创造尽可能多的顾客价值从而获取利润的途径,在创造客户价值的过程中,尽可能有效地获取和使用资源。

2.运营视角。运营将业务模型表示为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结构,旨在表达企业可以自我适应的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营方式去赚取比竞争者尽可能多的超额利润。AMIT(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对公司及其上游供应商、潜在竞争者和下游客户之间的交易描述,强调使企业顺利移动的产品、资源、交易结构和交易机制。Margetta(2002)将业务模型简单地描述为业务运作方式。

3.战略视角。战略侧重于从公司的战略地位探讨。KMLab顾问公司(2001)认为,商业模式涵盖企业产品、服务、形象和售后的组合,以及完成这些组合的人员的具体组织。主要描述了企业怎样制定长期有效的战略以达到在市场上创造剩余价值的目的。

4.整合视角。整合视角下,商业模式在企业中不仅仅是为了某一单独经营目标而存在,而是对企业的整体如何健康高效运作的一种描述,是对企业各个环节的整合和优化。原磊(2007)认为,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可以在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期望的前提下,还能够为公司股东带来利润;它还介绍了公司如何利用内部相关要素来形象化公司并整合业务环境。同时,商业模式可以解释公司如何利用价值链的优势来设计业务结构。Osterwalder(2004)指出,业务模型用于说明特定业务逻辑的概念工具,并且使用这种工具是基于相关元素之间的关系,商业模式还可以用来说明企业为了达到增加市场占有率、创造最大化价值、获得超额利润等目的而使用的方法,以及如何与上下游企业形成紧密联系的网格关系。

尽管商业模式概念界定所用的视角不同,但无论经济学视角所追求的超额利润的获取途径,运营视角所倡导的内部组织架构和交易运行机制,战略视角所提倡的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性,抑或整合视角所主张的四种价值的统一和整合,可以说都与企业的财务活动密切相关,验证了李端生和王东升(2016)的观点:商业模式和公司财务从概念出现时就是密不可分的。笔者认为,从建立和现有企业的目的出发,可以将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联系起来,即商业模式是描述组织如何利用各财务要素进行价值创造并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过程。其中,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的手段。

(二)财务管理概念。对于公司来说,财务管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财务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相关经济业务用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数字,可以更好地进行投融资活动以及安排生产、采购、销售业务活动,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说涵盖了企业所有的资本流动过程和财务管理的四大基本活动(投资活动、筹款活动、资本运营和资金分配),基本上与企业的业务和非业务流程有关。因此,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公司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不同公司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但从根本上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显而易见,可以从商业模式与财务管理的概念界定揭示出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

三、商业模式与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商业模式包含财务要素。通过分析学者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模式模型,笔者对商业模式中的财务要素进行了细化。

1.九要素模型。九要素模型也称为业务模型画布模型,由客户关系、客户细分、价值主张、供应和营销渠道、合作网络、关键业务、核心资源、收入、成本九个要素组成,这九个要素可归属于客户关系、产品供给、财务绩效和基础设施四个版块。Osterwalder的九要素模型提到了明确的财务要素:收入和成本。

2.“六要素”模型。“六要素”模型包括业务、盈利、现金流、关键资源、企业价值、企业定位六个要素。其中,盈利、企业价值、现金流都属于财务要素,可以看出财务在商业模式中的关键程度。

3.商业模式钻石模型。商业模式钻石模型构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产品/服务、利益相关者、风险与报酬五个模块的要素连接结构。连接要素中,资金结构、风险、报酬都属于财务要素。

4.RCOV模型。Demil和Lecocq(2010)提出了 “收入(Revenue)-成本(Cost)-组织(Orgnization)-价值(Value)”模型,简称为RCOV模型。该模型中包含的财务要素有:收入、成本、利润,尽管该模型揭示了收入和成本共同作用于利润,但是并没有指出财务要素是如何作用于业务并产生利润的。

5.启发逻辑模型。Chesbrough(2006)认为商业模式是顾客价值中具有潜在特定专利价值的那一部分,包括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开发个性化产品、收入产生机制、设置目标成本和盈利能力等几个部分。显而易见,成本和利润为该模型中的财务要素。

6.双要素模型。伊丹和西野(2010)提出,商业模式模型主要由两个要素组成:“业务系统”和“盈利模式”。业务系统是潜在的面向客户的系统,展示他们的产品或服务。盈利模式反映了企业如何通过业务系统获利。该模型中的盈利模式是一个财务要素,但该模型没有指出财务要素是如何作用于业务系统,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根据上述六个商业模式要素,内容细化见下表。

商业模式中的财务要素表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商业模式定义中属于金融要素的“收入”“成本”“利润”“收益模式”和“资源”显得更加频繁。基于商业模式的内涵,提取了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四个商业模型元素:收入、成本、利润和盈利模式。

(二)商业模式和财务管理目标是相同的。通过梳理分析商业模式概念界定和商业模式模型的文献发现,价值创造既是商业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商业模式出现、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尽管商业模式的定义与概念本质目前尚未统一,但是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商业模式无疑更贴近企业目标。商业模式和财务管理不是两个单独的概念。收入、成本、利润、收益模式和资源这五大财务要素与价值创造密切相关。同时,财务管理与商业模式的目标是同质的。如何根据商业模式与财务管理存在的逻辑关系将商业模式中的财务要素进一步准确量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要素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