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化的沈阳地铁10号线运输组织方案研究

2018-09-13薛亮刘小玲朱宝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23期
关键词:网络化

薛亮 刘小玲 朱宝全

摘 要:沈阳地铁10号线预计在2018年年底试运行,根据线路特征及客流预测数据,结合已开通1、2号线的实际运营情况,对10号线新线开通初期的运输组织方案进行研究,为沈阳地铁网络化运输组织提供借鉴。

关键词:沈阳地铁10号线;预测客流;网络化;运输组织方案

中图分类号:U2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23-0140-03

Abstract: Shenyang Metro Line 10 is expected to be put into trial operation at the end of 2018.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e and the forecast data of passenger flow,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Line 1 and Line 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port organization scheme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opening of the new Line 10.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Shenyang metro network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Keywords: Shenyang Metro Line 10; forecast passenger flow; network;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plan

1 研究背景

沈阳目前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有2条,分别为1号线和2号线,共设车站44座,运营里程54.96km,换乘站1座。沈阳地铁10号线是沈阳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双L”的一条重要线路,与9号线共同构成线网中的第一个“环线”。沈阳地铁在建线路10号线和9号线,预计在2018年年底开通试运行,2019年4月实现载客试运营,届时,沈阳地铁线路网络形态将初步形成。因此,本文根据10号线本身的线路情况及客流预测数据,结合已有的1、2号线“十”字骨架线路运营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新线10号线开通初期的运输组织方案。

2 沈阳地铁10号线基本情况

2.1 线路站场情况

根据10号线相关资料,10号线一期正线线路全长约27.21km,平均站间距约1344m,设一座停车场——北部的丁香湖停车场,一座车辆段——桑林子车辆段,一座控制中心,三座主变电所。设车站21座,其中换乘车站10座,全部为地下线。车站由北向南依次为丁香湖站、元江街站、向工街站、塔湾街站、淮河街沈医二院站、百鸟公园站、长江街站、中医药大学站、陵东街站、北塔站、合作街站、东北大马路站、滂江街站、长安路站、万莲站、泉园站、江东街站、长青桥站、长青南街站、理工大学站、张沙布站。该线路一期北起丁香湖公园北侧,经元江街向东南方向行进,经向工街、昆山路后进入一环,沿崇山路、北海街、滂江街,南行至张沙布站。

2.2 换乘站情况

10号线与已开通运营的1号线有1个换乘站滂江街站,与已開通运营的2号线有1个换乘站中医药大学站,与同时间段内即将开通的9号线有2个换乘站淮河街沈医二院站和长青南街站。

2.3 线路车站性质及配线情况

根据10号线相关资料,10号线一期共有9个车站设有配线,具体见表1。

2.4 车辆情况

10号线初期拟购车辆27列,为B型6节编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车辆定员1440人,列车总长度118.36m。

2.5 行车方向情况

10号线列车采用右侧行车制、双线单方向运行,同时考虑在特殊条件下反方向行车的条件。从丁香湖站至张沙布站方向为上行,反之,从张沙布站至丁香湖站为下行。

3 沈阳地铁10号线开通后的客流预测

3.1 线网年日均进站量、换入量和客运量

在目前已开通运营的1号线、2号线客流数据的基础上,预测10号线开通初期元年2019年的线网年日均进站量、换入量和客运量,具体如表2所示。

3.2 日均分时进站量、换入量和客运量

为体现全天客流变化规律,对10号线2019年日均分时进站量、换入量和客运量进行了预测,如图1所示。

3.3 线网各车站日均进站客流量

在目前已开通运营的1号线、2号线各车站日均进站客流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客流预测方法,预测10号线开通初期元年2019年线网各线路车站日均进站客流量,以1h为时间粒度进行统计,预测时间范围为5:30-23:30,取早高峰(7:00~10:00)、晚高峰(16:00~19:00)时段预测结果,其中10号线的早高峰时段客流量前三的车站是:奥体中心、三台子、航空航天大学,分别为5985人次、5448人次、8587人次;晚高峰时段客流量前三的车站是:工业展览馆、金融中心、沈阳北站,分别为7374人次、7200人次、10261人次。

10号线2019年预测的所有车站年日均平均小时进站量为643人次,全天分时进站量最大的为向工街站,全天进站总量为20133人次,为早高峰偏大类车站,早高峰小时最大进站量为2334人次,晚高峰小时最大进站量为

1376人次;其次为松花江街站,全天进站总量为17160人次,为早高峰偏大类车站,早高峰小时最大进站量为2045人次,晚高峰小时最大进站量为1183人次。

3.4 线网换乘客流量

10号线开通后,线网换乘站有:青年大街、滂江街、中医药大学。预测各换乘站2019年日均分时换乘量,其中青年大街站早高峰最大换乘量为8:00-9:00时段1号线换乘2号线11626人次,晚高峰最大换乘量为17:00-18:00时段2号线换乘1号线12104人次;滂江街站早高峰最大换乘量为8:00-9:00时段10号线换乘1号线2405人次,晚高峰最大换乘量为17:00-18:00时段1号线换乘10号线3213人次;中医药大学站早高峰最大换乘量为8:00-9:00时段10号线换乘2号线2393人次,晚高峰最大换乘量为17:00-18:00时段1号线换乘10号线2911人次。

3.5 线网高峰时段最大断面客流量

2019年10号线开通后,线网断面客流量预测结果包括1号线、2号线、10号线各区间断面客流量。对各条线路各方向日均工作日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进行分析,早高峰时段为7:00-9:00,晚高峰时段为17:00-19:00,具体如表3所示。

4 沈阳地铁10号线运输组织方案

4.1 运营服务时间

结合已开通线路运营服务时间及新开线路客流、设备、人员等因素,在保证线网的服务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10号线开通后的首、末班车时间如表4所示。

4.2 运行交路

在线网既有线列车运行交路分析的基础上[1],结合10号线的客流数据及相关资料,综合考虑服务水平、车辆运用效率、运能、经济性、安全、行车组织、人员等因素,开通初期考虑全天采用大交路运行,具体如图2。

4.3 停站时间

列车停站时间从列车停稳开始,包括列车开门时间、上下客时间、确认站台情况时间、关门时间等。列车停站时间长短服从于旅客乘降的需要,因而主要取决于车站的乘客集散量、车辆的车门数和座位布置以及车站的疏导与管理措施等。结合10号线客流、车辆、车站设备等情况,在既有线停站时间的经验上,留有适当的富余时间,得到10号线各车站停站时间如下:丁香湖、中医药大学、滂江街、张沙布停站60s;向工街、 淮河街沈医二院、塔湾街、陵东街、万莲停站50s;白鸟公园、北塔、东北大马路、江东街停站45s;元江街、长江街、合作街、长安路、泉园停站40s;长青南街、理工大学停站35s;长青桥停站30s。

4.4 折返站技术作业时间

列车折返方式主要有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两种[2]。10号线一期两端终点站丁香湖站和张沙布站均设有站后双折返线,因此常用折返优先采用站后折返方式,站后折返的技术作业时间主要包括列车进折返线时间、换端时间和出折返线时间,具体如下:丁香湖站和张沙布站的入折返线时间为80s,换端时间为30s,出折返线时间为70s,合计180s。

4.5 高峰期上下行方向开行列车数及行车间隔时间

根据10号线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线路断面满载率、车辆定员等因素,计算出高峰期开行列车数及行车间隔时间[3],早高峰时段为7:00-9:00,晚高峰时段为17:00-19:00,具体如表5所示。

5 结束语

沈阳地铁10号线作为沈阳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中的“北半环线”,横跨市内各区,在沈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在沈阳地铁10号线预测客流的基础上,结合1、2号线运营经验及网络化特征,确定了沈阳地铁10号线开通初期的运输组织方案,为即将形成的网络化运营形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为今后其他线路的开通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薛亮,劉小玲.沈阳地铁一号线运输组织方案优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11):77-81.

[2]薛亮,刘小玲.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2:23-43.

[3]李志成,张磊,李锐.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初期运输组织方案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6(12):19-24.

猜你喜欢

网络化
企业数智化转型是必然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车辆架、大修的管理研究
地铁网络化运营乘客信息需求阐述
网络化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评估模型
浅谈军队推进网络化管理的若干启示
虚拟仪器技术在测控领域中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改革的误区及其措施分析
新闻传播网络化的新途径研究
宽带网络经济视角下城市与农村云网络规划需求的短期负载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