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全罗南道宝城郡传统瓮器制作工艺现状调查

2018-09-13YingLuBin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制陶陶器韩国

徐 英 陆 斌 X u Ying Lu Bin

1、常州大学 艺术学院 213161

2、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 213000

韩国是东亚历史古国,有史以来,饱经苦难,也曾亡于东瀛,其文化史曾一度中断。17世纪前,韩国还未和中国正式脱离宗主关系,因此韩国历史也被学者们看作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1)从文献《三国志·马韩传》 (2)中记载的:“其男子时时有纹身”与《淮南子·齐俗篇》 (3)中“越王勾践,剪发纹身”以及《庄子· 逍遥游中》 (4)“越人断发纹身”对比可看出,朝鲜半岛人们的纹身习俗具有中国南方吴越民族的特征。而六朝立国之前,中国长江流域地区就与朝鲜半岛有频繁来往,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带水稻种植技术发达,朝鲜半岛的人可能在频繁交流过程中接受了中国古代江南一带的生产方式。《东亚地区出土早期钱纹陶瓷器的研究》一文中将南陵麻桥、马鞍山、鄂城东吴、浙江嵊州、浙江龙游县上圩乡、安吉天子岗、镇江跑马山、宜兴张渚、丹徒、以及韩国风纳土城出土的钱纹罐形状对比研究,这些出土遗址分布在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 ,从某种程度上表明韩国的制陶技术与我国江南地区尤其是宜兴的制陶技术可能有很大的渊源。(5)

在韩国,其日常生活主要贯穿三种调料:酱油、辣椒酱和大酱。这三种佐料分别从大豆、辣椒以及棕豆中获取,且每一种佐料需要一定的发酵时间 , 承担发酵任务的容器被称作瓮器(Onggi)。纵观历史,韩国编年史上并没有具体记载早期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酵食物的。据《三国志》中一个中国人记载,高句丽王朝时期人们开始准备和享用发酵食物,三世纪的高句丽时期的古墓壁画上出现有各种陶制瓮器 。(6)在韩国所有的陶瓷种类中,瓮器文化或许是最适合观察这个民族的民俗民生的一个途径,直到今天,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家中多多少少都有几个瓮器,每一个翁器中都装着不同发酵程度的泡菜或者调味料。

韩国瓮器的成型方法有三大类:泥条盘筑成型、拉坯成型(泥条盘筑与拉坯结合)以及泥片围筑成型,这些成型类型主要分布在庆尚北道、庆尚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以及济州岛 ,其中全罗南道的宝城郡为本次考察地点。(7)

以茶闻名的全罗南道宝城郡(Boseong)弥力面道溪里,在距离宝城邑驱车十分钟的国道边,矮山山麓,竹林深处。李学洙(Lee Hak-Su 陶器传人)和他的夫人李华英 ( 陶器传人 )是第 96 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陶器匠的持有人,他继承先考(李旭东 ,1994 年 5 月去世)的遗业成为了第九代。院子里运作的传统登窑,作业间,陶器仓库,小展示室以及夫妇俩居住的单层石板房,构成了承载着传统陶器的继承和有现代化管理的陶器作坊。

图一 宝城郡的茶园

李学洙的先祖们起初以康津(Gangjin)为根据地,康津郡是朝鲜半岛重要的贸易口岸,从地理位置上看,宜兴张渚地区的泥片成型制陶工艺有可能经由此处传入朝鲜半岛。李学洙的家族到第五代开始才转移到了现在的宝城郡,搬迁至此大抵是因为宝城郡蕴藏丰富的陶土资源,可供陶工们制陶。朝鲜王朝时期日本侵略朝鲜半岛,滨田庄司及柳宗悦、河井宽次郎等人到朝鲜半岛考察,河井宽次郎曾经写道:我们听说在朝鲜农民持有的土地是最好的,而陶工及其家人则聚集在陶土资源匮乏的山上。(8)由此可以看出,韩国陶工自古地位较为低下,李学洙进入大学之前,双手连陶土都没有沾过, 但想到家中制陶事业后继无人,他于 1976 年毅然辞职回家学习制陶,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从父亲那里掌握了高超的制陶技艺,从而走上了第九代传人的制陶之路。

图二 李学洙的工作坊

李学洙的工作空间在院内一间土夯小屋里,由于过去制陶人身份低下,从事制陶行业后就意味着跟泥土打交道,传统意识认为是脏的,不齿的。且拉坯用的辘轳机是安装在地面以下的部位,制陶时陶工必须将半个身子至于地下才能与辘轳机保持合理的施力角度。后来李学洙将这种制陶形式改为有台面的装置,这不仅是传承与现代化结合,更是对传统陶工地位的一种反抗。陶工李学洙制作瓮器的过程如下:第一步,将泥料搓成长条状,然后在地上摔打成约 80cm(长)*10cm(宽)的弧形片状,再用手指在上面刮出划痕防止粘连,待用;第二步,再取一块泥摔打成圆片作为底部;第三步,将一块 40cm 见方的木板固定在拉坯机转盘中央,再将摔打好的原型泥片置于木板上,拍打平整后用脚踢动转盘配合转动,用竹刀切出底部;第四步,用木拍拍打平整后加水修光表面;第五步,再次用竹刀切圆底部,随后围筑第一块泥片,切除多余,用手指将底部和接口处压实;第六步,随后用同样的方法围筑出第二块、第三块泥片;第七步,用陶拍敲打顶部,使泥片与泥片之间粘合紧密,再用陶拍配合陶垫拍打器身,使器壁呈向上开口的斜度;第八步,用陶拍配合陶垫夹住坯体,利用惯性向上矫正器型,反复几次,直到调整到合适的斜度和大小为止;第九步,将摔打好的长泥片继续摔打,直至符合上半部分维度,重复第七步和第八步直至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和大小;第十步,脚踢动转盘,用铁制型刀配合木刮就着轮盘转速矫正器型,上下反复调整两遍直至表面光滑;第十一步,重复第七、第八、第九步盘出瓮器肩部、颈部,并搓泥条加固接缝处;第十二步,用水布润湿口部然后就着轮盘转速调,再重复;第十步,调整口部形态;第十三步,再用陶拍配合陶垫拍打调整器型,使之饱满;第十四步,用水布修整瓮器肩部、颈部、和口部,使器身弧度衔接自然,然后用型刀在器身颈部、肩部、腹部上划出平行线条;第十五步,取泥搓泥条,一边就着转速,一边贴在肩部线条上,再用海绵蘸水修整光滑;第十六步,将干水布蘸水折叠,有规律地在线条上点出装饰,再用竹刀切除底部多余泥料,完成制作,阴干待烧。一般大的翁器阴干时间为 3-4 个月。

图三 摔打泥片

图四 围筑

图五 调整

图七 用型刀修整表面

图八 继续围筑

图九 继续用型刀修整

图十 搓泥条装饰瓮器肩部

图十一 贴泥条

图十二 点出装饰

翁器的釉面是由松木烧成的灰及长期落叶混合而成的腐叶土混合,经研磨、淘洗等工序制成,其上釉方式采用淋釉和刷釉,釉上完毕,随即用三根手指在器物表面画出纹样,随意而不失形式感。据陶工介绍,这些纹样的灵感均来自自然。

图十三 阴干待烧的陶器

李学洙作坊内使用两种烧成方式,一种是传统的隧道窑,(9)另一种则是燃气窑,虽然燃气窑提高了烧成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保温效果也优于传统窑,但他们并没有摒弃传统登窑的使用,除了保留父辈修建的窑炉外,还在旁边新盖了新窑并定期使用。

图十四 传统登窑

翁器的种类很多,“泡菜缸”是最大的陶器,通常用来发酵一家人过冬需要的蔬菜。他们会将陶瓮全部埋在地下或者一半埋在地下储存直到春天来临,在春夏时节,小的泡菜罐会被用起来,通常用作存储他们常用的当季佐料:酱油、辣椒酱以及大酱,韩语称之为“泡菜坛子”。除此之外,一些陶碗也被用于盛放汤类和炖菜。传统大陶罐用于发酵谷物或者水果,是酿造传统烧酒的理想器物。陶瓷器皿则用于装运烧酒,包括烧酒罐和烧酒瓶等。陶器还广泛使用于厨房内,小碗和小罐子用于装盐、辣椒粉或者芝麻粉;上过釉或者没上过釉的蒸汽锅用于煮饭。无釉的陶制蒸笼主要用于加热和软化米糕。水壶,盛放刀具的器皿以及陶釜皆为陶制。很多日常用具也陶制的,如火盆、灯笼、烟灰缸、夜壶、痰盂和中国象棋等,甚至一些书法用品也是陶制的,如用于盛放墨水的小瓶、砚台和笔筒、笔洗和镇纸等。

图十五 烧制好的小型瓮器

从 1970 年以后,韩国大力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宏观物质文化的驱使下,三大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其中率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导致城乡人口比例巨变,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公寓式楼房不断增加,而符合公寓式楼房的新材质容器如塑料、玻璃、金属容器开始流行,这也导致陶器在家庭中的使用率直接下降。但是传统陶器没有就此消失,翁器还在被用于很多维持发酵工艺的调味品工厂里使用,虽然是工业模式,在许多传统餐馆里,却被一个更人性化的规模保持着。李学洙通过改良产品制作,使陶器成功地进入了现代公寓的厨房。以冰箱瓮器作为例,抱着冰箱里用陶器代替塑料盒如何的想法,他最终做出了改良版泡菜陶器。为适应冰箱容量而做出扁平状且大小不一的设计后,这种泡菜陶器在首尔和光州的百货商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会呼吸器皿的陶器,在发酵过程中也起到作用,不仅仅有着可以妥善保管传统食物的优势,并且作为冰箱内具有除味功能的器皿受到了主妇们的高度青睐。

目前韩国正在努力恢复一种更健康的食品制备方法,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现代都市家庭非常慎重地对待自己的食物,并期待一些指标来维持当季的佐料日需求量。随着韩国菜继续走向未来,酱油、辣椒酱和大酱这三种佐料仍然占据家庭核心地位。在这种趋势下,翁器的生产和延续也会随之生活的不断变迁而继续保持。

从考古资料与历史溯源来看,韩国宝城郡的泥片贴筑工艺是从中国古代江南经由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朝鲜半岛,在成型方式和器型上反映了中韩两国文化之间的母婴关系,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代际传承的活态文化实践,像是一条流淌道河,其过程是源源不断得传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与当代生活方式一致的步调。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结构功能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继续进行下去取决于它结构、功能与人的需要,其内在结构与精神功能才是真正的助力。如韩国的食物发酵文化就是翁器生产链得以留存的必要条件,虽然有金属发酵桶,但现代的韩国人已经从使用塑料制品的时代又回到了追求环保自然的生活方式里,这样的趋势不仅是韩国翁器生产业重回生机,其他的生活陶瓷也被新兴的消费群所接受。所谓朴散则为器,(10)在目前国内这股吹枯拉朽的非遗传承保护风气下,我们既要注重外在的“器”,也要重视内在的“道”,道器并重,才能真正确保非遗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制陶陶器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浅谈制陶的艺术魅力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大象的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