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鉴别诊断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价值观察

2018-09-12王俊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王俊锋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超声鉴别诊断阑尾黏液性疾病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及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彩超室收治的100例阑尾黏液性疾病和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其中,将34例阑尾黏液性疾病(其中肿瘤性黏液疾病15例,非肿瘤性黏液疾病21例)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和66例急性阑尾炎(其中包括复杂性阑尾炎15例和非复杂性阑尾炎51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最大阑尾内径、阑尾内壁情况、发病年龄,入院时白细胞的计数及癌胚抗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上以及阑尾最大内径方面比对照组患者大;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更为正常,癌胚抗原升高者较对照组患者多。阑尾壁显象较对照组更为清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肿瘤性黏液疾病和复杂性阑尾炎进行比较,患者在发病年龄、阑尾壁情况、白细胞计数以及癌胚抗原的指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鉴别诊断对肿瘤性的黏液疾病和复杂性的阑尾炎的临床指标及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特

异性,但对非肿瘤性黏液疾病和非复杂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还需根据手术,作进一步确诊。

【关键词】超声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阑尾黏液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0..01

阑尾黏液性疾病(appendiceal mucocele,以下简称AM)是指在阑尾腔内的一种黏液呈胶冻杨累积并伴有扩张倾向的疾病。此病在临床中非常少见,因临床症状不夠典型,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acuteappendicitis,以下简称AA),但由于AM的病理分析、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措施都与AA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准确的诊断鉴别对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对AM与AA的临床特征进行鉴别分析,可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彩超室收治的100例阑尾黏液性疾病和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其中,将34例阑尾黏液性疾病(其中肿瘤性黏液疾病15例,非肿瘤性黏液疾病21例)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23~85岁。66例急性阑尾炎(其中包括复杂性阑尾炎15例和非复杂性阑尾炎51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15~65岁。

1.2 方法

采用美国LOGIQ P6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为10~13 MHz。检查人员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对阑尾进行加压扫查的方法,并对腰大肌前侧、髂血管和回盲周围区域进行重点观测,盲端的的另外一边与盲肠相连接,当阑尾呈“指状”且不蠕动时,可作为阑尾病灶的判断标准。测量阑尾内部的厚度及最大内径,内壁厚度超过3 mm为增厚,并描述阑尾的形态、内部构造以及囊内壁的情况,进一步观察腹腔内是否有积液以及所显示的血流情况。

1.3 评判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阑尾壁最大内径、阑尾内壁情况、入院初期白细胞的计数以及癌胚抗原等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数据包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患者内部比对

通过对比分析AM患者一般发病的年龄一般较高,平均年龄为55±16岁,且女性发病者较多,占70.59%(24/34),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占67.65%(23/34),有25例患者做了癌胚抗原,其中有13例增高,占52%,其中包括12肿瘤性黏液患者,和1例非肿瘤性黏液患者,差异显著(P<0.05)。肿瘤性黏液患者的最大内径明显大于肺肿瘤性黏液患者,多成“管状”或“茄子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肿瘤性黏液患者中阑尾内壁增厚者较多,占85.29%(29/34),且呈“洋葱皮”样变化;实验组患者对囊壁的超声诊断中仅测及到少许血流信号;有2例患者可测及腹腔积液。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

实验组患者发病年龄(55±16岁)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33.5±13岁),P<0.05;最大内径(22.1±15.3)明显大于对照组(14.5±10.9)(P<0.05);白细胞计数上实验组正常23例,异常11例;而对照组正常18例,异常48例,差异显著(P<0.05);癌胚抗原上,实验组(25例),异常者为13例,对照组(16例),异常0例,差异显著(P<0.05);阑尾内壁情况:实验组(34例)中全部显象清晰,但有7例伴有钙化、8例伴有结节;实验组(66例)中仅有49例显象清晰,但无一例发生钙化及结节现象,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超声鉴别诊断可以清晰的判断出两组病症的不同临床特征,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降低了误诊的风险,提升了治疗效果但,对非肿瘤性粘液疾病及非复杂性阑尾炎的鉴别还有待提升。

综上所述,准确的术前鉴别诊断可以为主治医师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 静,黄世林,许田一.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6):467-469.

[2] 罗卓琼,周 平,何 祎,等.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7):801-805.

[3] 王 芳,王冬玲,原 宁.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包,2009,30(1):1738.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糖尿病患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超声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的分析探讨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急救治疗方式及效果评定
急性阑尾炎患者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治疗效果的初步评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32例分析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
粪石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穿孔手术方式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