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气管切开护理

2018-09-12张涵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脑出血护理

张涵

【摘要】目的 归纳概括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内容与要点。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脑出血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病室护理、基础护理、气管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等内容。

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全面系统的护理,其中,出院时需人照顾的患者26例、生活能自理的19例,死亡的4例、植物生存的5例,病死率高达18%(植物人例数+死亡例数)。5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结论 给予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残率,促进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脑出血;气管切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0..02

脑出血病死率较高,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自主呼吸较差;气管切开能够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问题,使通气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种有效方式,而确保气道畅通是维持患者生命的必要前提[1]。但是,重癥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常会引起诸多 发症,如感染、窒息、血、气管食管瘘等,使得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所以因而实施有效护理临床意义重大。现就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脑出血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护理感受与护理经验进行归纳概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脑出血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5~89岁,35~55岁3例,56~75岁37例,76岁以上10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39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患者23例,合并有糖尿患者者20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7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例,既往有脑出血患者5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6分26例,7~9分:16例,10~l2分8例。头颅CT扫描:脑干出血4例,小脑出血8例,桥脑出血3例,丘脑出血10例,壳核出血8例,脑室出血13例,脑叶出血4例。

2 结 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全面系统的护理配合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干预,特别是气道湿化、吸痰等,50例行早期气管切开的患者中,出院时需人照顾的患者有26例、生活能自理的有19例,死亡的有4例、植物生存的有5例,病死率高达18%(植物人例数+死亡例数)。5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

3 护 理

3.1 病室管理

室温控制在20℃~22℃,相对湿度60%~70%,每天以湿拖把擦地三次,其中每天用2‰含氯消毒剂擦拭一次,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两次患者的床头柜与用物,每天使用紫外线消毒病房两次,每次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

3.2 基础护理

半卧或平卧。每个两小时对昏迷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叩背,若患者的意识清醒,并鼓励并帮助其在确保套管不发生位移的情况下换体位。在翻身的过程中,其颈、头、躯干要处在同一轴线上,避免套管的旋转角度过大。同时,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与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记录。患者的呼吸与脉搏变快、血压偏低,意味着其颅压较低,血容量不足,应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当颅压增高的情况下,呼吸慢、脉搏慢、血压高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补充类固醇与脱水剂,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脑水肿。为了确保脑血流量处于正常状态,应确保患者的血压处于稳定状态。作为护士,应认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力求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并予以处理,尽可能的减小病死率。同时,要将口腔、皮肤以及尿管的护理工作做到位,把24 h内的出入量详细地记录下来。昏迷患者发病三天后置留胃管。应对胃液的量与颜色进行密切观察,看其是否出现了消化道出血问题。同时,为确保营养均衡要定时鼻饲止血药物,待确定无出血之后才可予以鼻饲。

3.3 气管护理

3.3.1 气管套管护理

为避免异物或者灰尘吸入气管,应在气管套管外口覆盖双层生理盐水纱布,待纱布变干之后应及时更换。每隔四小时对内套管进行清洗煮沸,每天取下的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内。同时,每天均应对外套管的系带松紧度进行检查与合理调节。

3.3.2 气管吸痰护理

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吸痰前后实施口腔护理,确保采用的吸痰管外径小于进气管道的2/3。吸痰前高浓度吸氧两三分钟,待吸痰吸引负压调整至不高出19.6 kPa的时候,将吸痰管插入,才可使用负压吸引,边提边吸旋转退管。吸痰前、后滴药目的分别是刺激患者咳痰、使痰液浓度得到稀释,为避免出现缺氧问题,吸痰的时间应控制在15 s内,每次间隔3~5 min,一般每隔4~6 h要进行一次充分吸痰。

3.3.3 气道湿化护理

气道温化可选用生理盐水加入糜蛋白酶或抗生素,采用气道内滴注或雾化吸入。气道内滴注2~3 mL/次,每30~60 min 1次,在注射器前接1根无菌吸痰管沿气管内导管向下送至一定深度时,待患者吸气时滴入;雾化吸入每

4~6 h 1次,15~30 min/次,根据湿化程度调整湿化次数。

3.3.4 气管拔管护理

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且呼吸困难问题处理好之后,就可谨慎地拔管。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以蝶形胶布拉拢,通常无需缝合。

3.4 心理护理

通过心理护理的方式使患者家属的情绪趋于稳定,采取积极的抢救行动,用良好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博得家属的信任。待患者的意识清醒后,应认真、耐心地进行护理,尽可能地鼓励患者,让其树立起与疾病抗争的信心。

3.5 并发症预防

①肺部感染:加强口腔、气管切口、套管护理,做好气道湿化、吸痰,各种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日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患者有发热咳嗽等情况及时汇报医师。②深静脉血栓预防:引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训练,身穿弹力袜,定期协助其进行按摩,推动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③褥疮预防:定时翻身,翻身过程中尽量保证护理客体的颈部、头部、躯干处于同个轴线上,防止由于套管旋转角度太大而出现通气障碍,科学的运用辅助减压设备[2]。

3.6 康复护理

患者脑出血之后难免会出现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待其病情稳定之后应马上进行康复训练。首先,要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训练,紧接着逐步加大难度让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得到趣味的同时又能找回康复的自信心。实际上,大部分患者在脑出血术后都存在着语言功能障碍问题,因此在语言训练过程中首先应训练单音字,然后辅以图片、手势等强化患者的沟通能力。

4 讨 论

最近几年以来,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病死率处于38%至43%的范围内。高血压出血患者的年龄较大,病史长,循环与呼吸系统都存在一定损害,在通过麻醉手术与脑出血的双重刺激之下,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3]。气管切开是一种对重型脑出血患者进行抢救的有效方式,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拥有渊博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做好基础护理、无菌技术操作,能够采用有效的吸痰、气道湿化措施以免肺部感染,减小感染的可能性,使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慧鹏,吴平恭.1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3):113.

[2] 李俊红.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杂志,2013,16(14):96-98.

[3] 张兆菊.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家属的配合护理[J].大家健康(中旬刊),2016,10(2):25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脑出血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