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叉车维保机构内部审核的实施研讨

2018-09-12侯泽宽

科技视界 2018年13期
关键词:质量体系

侯泽宽

【摘 要】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保证,将存在公司内部的质量问题及时曝光和改善。运用好这一管理工具将对机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及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叉车维保机构的内部审核进行了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具体原因,从而提出提高叉车维保机构内部审核有效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叉车维保;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中图分类号: TH137;TH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3-024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3.114

0 引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于2010年1月14日发布的“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特〔2010〕22号)”中的增补的特种设备目录中定义“叉车”也为特种设备,所以叉车的维修也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执行了,根据《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叉车维保机构是指从事对叉车进行更换或者维修原场车动力装置、传动装置、门架结构、车架结构、车身金属结构之一、但是不改变场车原主参数活动的特种设备维保机构。另根据《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的规定,从事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的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提供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应当有健全的检验、检测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并有效运行。其中第15(2)条中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完整的内部审核,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1 叉车维保机构内部审核实施现状

1.1 叉车维保概况

叉车行业高速发展,从1999年到2013年的最近15年,以平均两位数的增长率,使中国叉车的保有量迅速上升达150万台以上,2013年的叉车销售额已超过328764台,估计占全球叉车销售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这样的一个叉车生产及使用大国,包括叉车维修在内的叉车后市场的规模是非常惊人的。场(厂)内专用机动工业车辆与涉及人数众多的特种设备尤其是公用特种设备相比,其危害公众的危险大大下降,基本上不会造成群众性的重大事故,因此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会有所降低。叉车维保机构资质也是近二年才开始实施许可的,又因为维修资质由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无论是行政部门,或者是评审机构,各地方执行标准和尺度会有所不一,许多东西都需要规范和摸索,但面对数量庞大的维保需要,需尽快规范,一是利于行政部门实施有效监管,二是确保叉车维保质量,减少因叉车质量导致的安全事故。

1.2 内部审核概述

1.2.1 内部审核定义

内部审核是由机构自己或以机构的名义进行,确定管理体系满足审核依据的程度的评价,活动其目的是评价机构所建立运行的管理体系与认可准则等要求的符合性、有效性,判断管理体系是否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客户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主管负责策划并制定审核方案,审核应涉及全部要素,包括所有检验检测活动。审核员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审核员通常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1]。

1.2.2 内部审核基本要素

按照GB/T19011-2013《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的规定,内部审核可以划分为6各步骤 :审核的启动、审核活动的准备、审核活动的实施、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分发、审核的完成、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2]。

1.3 叉车维保机构内部审核实施存在问题分析

内部审核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需要出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管理活动对于企业来说,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部分管理者觉得内部审核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多数机构都只是随便审一审就过了,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叉车维保机构由于诸多原因,尤其是许可时间实施短,部分机构无论从人员数量还是素质等资源条件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对于内部审核,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体系质量管理的经验来看,当前机构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机构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理解不全。因为叉车的系统相对其它特种设备复杂得多,质量体系内容较多,尤其是维修工艺和操作规程内容多,采购的零配件多,专业性强,理解难度大,易于导致在实施内部审核程序时的积极性不高;第二,质量管理体系内容空泛,导致内部审核可操作性不好;第三,审核的深度不宽,审核过程中往往只能发现一些表面的问题,未能发现潜藏的深层次问题;第四,对已发现的问题并未及时做出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导致质量体系未能得到有效的改进。

2 叉车维保机构内部审核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内部审核作为对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进行自我评价的工具,在当今叉车维保机构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终其原因不外乎“人、机、料、环、法”五个方面。

1、人的原因

这里的人主要指“管理者”及“内审员”,管理者如果对内部审核认识不足,就会导致整个机构内部审核时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内审员数量及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内部审核的需要,叉车维保机构的内审员除了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需要对叉车工作原理、叉车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如有的内审员对本机构体系文件都只是一知半解,对叉车技术也不了解,怎么可能做好内部审核工作。

2、机的原因

“机”指的是审核使用的准则,审核准则是指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法律、法规)等。大部分机构的体系文件往往编制很完美,但是在具体操作时,缺少实际操作性,內审时编制的内审检查记录表,缺少具体的检查要求,造成一些问题不容易被发现。

3.料的原因

“料”指的是整个机构的质量意识,质量意识简单的讲就是对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执行的程度,是人意识形态中的潜在的本能。内部审核时的实施者和接受者均为本单位员工,所以员工的质量意识的高低,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有效运行,是否能持续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领导和员工对内部审核不够重视,认为己经通过了第三方审核认证,内部审核是给自己找麻烦的事情,在接受内审时敷衍了事,对内审员不尊重,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不按要求进行整改或走形式,导致内部审核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4、环的原因

“环”指的是审核的范围及深度。内部审核时,要求涉及到全部要素,但是各个要素在各个部门或人员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如果内部审核时,采取同样的宽度和深度,要么是浪费人力和物力,要么是达不到要求的深度,从而影响内部审核的有效性。

5、法的原因

“法”指的是内部审核的方式和方法,审核方式通常有集中式和滚动式两种方式,审核方法通常有按部门审核和按过程审核两种,内审员在审查时,应根据具体部门或事项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如果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不对,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 提高叉车维保机构内部审核有效性的对策

3.1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素质

质量管理必须全员参与,只有在全机构形成“质量至上”的意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内部审核中,内审员的素质的高低,更是对审核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审员必须取得相关许可证,在取证过程中,虽然经过了系统的培训,但是该培训时间较短,导致其对相关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仅限于表面,而在实际的内审过程中,需内审员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内部审核活动。各检验检测机构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培训机制,一般可选取以下下二种方式:一是外部培训,即聘请资深老师到公司来讲课或是选送部分内审员到外面培训机构参加不定期的培训;二是在采用内部培训的方式,由本单位内素质较高的内审员通过现场授课的方式,就某种审核技巧进行观摩培训。通过这内、外培训两种方法,对提高内审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起很大的作用。为了确保叉车维保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动作,必须将这种培训机制纳入到公司的日常管理制度中,并形成常态化。

3.2 改进内部审核机制,建立多样化的审核体制

内部审核机制主要是指内部审核的“方式和方法”,即从“法”上去改进,审核的二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集中式审核的短期效应比较突出,也就是审核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使审核不深入、导致“走形式”的情况发生。相对来说,滚动式审核便于控制审核时间和审核量,这种审核方式一般应用于设有专职审核部门的单位。综合以上情况,我们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方式,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审核部门的特点进行灵活运用。既集中式审核和滚动式审核结合,即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少的部门采取集中式审核;对涉及过程较多的部门采取滚动式审核。

3.3 运用“PDCA”循环模式编制“内审检查表”

“检查表”对于内部审核过程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整个内审过程的记载文件,为突出内审的专业性,提高内部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审员在审核实施前必须编制适合审核部门的“检查表”。可见,检查表编写的质量对内审员现场审核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内审员在审核前根据受审核单位的职能分配,识别其所涉及过程的子过程及支持性过程的相关活动和过程接口的关系。被称为“过程方法”具体体现的“ PDCA”循环模式非常适合编制该检查表,该模式将过程按策划(P)、实施(D)、测量(C)和改进(A)的循环过程展开,内审员在编制表格时,对每一个需实施审核的过程按P–D–C–A循环的思路对过程进行核实,即每审核一个过程需要回答四个问题:过程是怎样策划的?过程是怎样实施的?过程实施的结果如何评价测量?根据评价测量的结果,过程后续如何改进[3]?运用“PDCA”循环的概念,编写对过程相关活动的检查内容,同时要将产品有关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过程的要求,并融入到检查表中。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监视、测量方法,是基于叉车各个过程的监视、测量而实施的活动,是提升叉车维保机构整体竞争能力,确保叉车维保质量,减少叉车安全事故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如何做好叉车维保机构的内部审核工作,值得叉车维保行业的每一位从事质量管理工作者去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1.

[2]潘晓韶.浅谈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方法[J].建筑知识.

[3]鲍偉.应用PDCA模式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质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

猜你喜欢

质量体系
构建二级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获证组织信息公告(2019年7月)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获证组织信息公告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获证组织信息公告(2018年5月)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获证组织信息公告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获证组织信息公告(2017年12月)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获证组织信息公告(2017年11月)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二)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一)
基于AHP的企业质量体系有效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