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18-09-12张素云罗娟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张素云 罗娟娟

【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

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同时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0..02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其自身具有病情发展迅速、危害较大等显著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并且患者在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后,极易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该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很重要的,相关护理人员能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与其进行沟通交流,纾解患者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预后情况。为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均符合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的诊断标准。其中,实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55.24±4.96)岁;常规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5.13±3.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体如下:(1)病房护理:根据科室特点以及人员结构选派1名护理人员为组长,与其他护理人员共同组织学习关于循证护理的相关内容,调整各班护理人员工作职责,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在各岗位尽心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从而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方式。相关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让患者具有舒适感,将温度与湿度调控在合理的范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健康教育指导,让其正确认知自身疾病,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2)心理护理:患者在不了解自身疾病的前提下极易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纾解患者的消极情绪,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或者肢体表达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改善护患关系,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3)健康宣教:相关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通过发放宣教手册或开展讲座的形式,科学合理的指导患者对心血管疾病能得以积极预防,告知其戒烟戒酒对抑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性,让患者按时按量的服用相关药物,科学合理的对自身疾病能进行监测,同时指导相关家属对心肺复苏技术能加以掌握,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进行处理。(3)其他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加以密切观察,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相关医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心肌梗死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心绞痛,相关护理人员要利用读书、听音乐以及看电视等形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果患者的疼痛感比较剧烈,相关护理人员要谨遵医嘱,对其使用止痛药处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营养搭配均衡,多食用宜清淡以及营养丰富的食物,防止不良饮食习惯对心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开展康复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大运动量,强化自身免疫力,改善预后情况,从而促进其自身病情

康复[1]。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疼痛不适以及总体健康四项生活质量评分,评分越高,护理效果越显著。

临床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填写本院自制的健康问卷调查表,共分为满意、良好以及不满意三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中,满意:良好:不满意为17:8:1,总满意率为96.0%,常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中,满意:良好:不满意所占比例为13:4:8,总满意率为68.0%,=6.6396,P=0.0099。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其是指堵塞患者的冠脉或中断其血流,在冠脉中导致心肌细胞不再提供血液,同时也不再供应氧细胞,最终出现心肌细胞坏死现象。该项疾病自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并且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后,往往还会大幅度出现心力衰竭几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自身生活质量,同时改善预后情况,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主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相关护理人员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技能,根据所学经验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确保整个护理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满足患者愿望,科学合理的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纾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改善预后情况,促进病情康复。相关护理人员要要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营养搭配均衡,告知患者多食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并且多食用蔬菜瓜果,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食用牛奶或豆浆等产气食物,从而使得胃扩张得以减轻,在患者发病的4~12 h内给予适当的流质饮食,其次,护理人员要循序渐进让患者开展体育锻炼,强化自身免疫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

康复[3]。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证: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同时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阎 雪.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8):995-996.

[2] 石 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8):98-99.

[3] 王 燕.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529-529.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