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看职业伦理建设的意义

2018-09-12王茜

科技视界 2018年1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准则伦理

王茜

【摘 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选取了一些典型的图书馆职业伦理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公共图书馆职业伦理的内涵及意义,为今后公共图书馆职业伦理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职业伦理

中图分类号: G258.2;G252;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3-022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3.106

【Abstract】This paper use case analysis analyzes and choose some typical examples of library professional ethics, reveal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public library,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future professional ethics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

【Key words】Public library; Professional ethics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社会功能的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是应对社会发展提出要求的一剂良药,而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可避免的应该从图书馆员入手,只有提高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因此,加强图书馆员的职业伦理建设已经被提上议程,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2012年国际图联制定了《图书馆员及其他信息工作者的伦理准则(IFLA)》(以下简称《准则》),本文以此准则为基础,并从相关图书馆服务案例入手,分析了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建设的意义。

1 公共图书馆职业伦理表现案例

按照《准则》的内容选取案例,但是并没有包含《准则》中涉及的全部内容,只是选取了一部分进行案例分析。

1.1 信息获取

案例一:宣传性服务

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竞争性强的社会,图书馆在新环境下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制定一些营销策略,进行营销管理,主动走出图书馆,对图书馆拥有的馆藏资源和服务进行宣传和推广,使现有用户和潜在用户知道这些馆藏和服务的存在及可获得性。

宁波市图书馆将其数字图书馆进行社区推广服务,宁波市在建设数字图书馆项目时把服务推广工作作为其整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高度重视,认为广泛的宣传、良好的服务推广是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宁波市图书馆先在宁波市区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0家社区进行重点现场推广服务活动,主要以集中培训、现场推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演示、解答市民疑问、张贴海报等方式进行推广服务工作,数字图书馆社区服务推广项目共进行了40余次针对社区居民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培训辅导活动,共计培训人数2000余人。开展了50余次现场宣传推广活动,受众达6000余人次,并与全部的20家社区签订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服务协议书,向江东新城等5家有代表性的社区发放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数字书屋”牌子[1]。

对数字图书馆的宣传很好的做到了让读者知道并了解图书馆的资源,更好的达到了使用的目的,这也是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的职业伦理准则之一。

案例二:咨询服务

《准则》中指出:图书馆员和其他信息工作者的核心使命是确保所有人可以获取所需信息,无论信息的目的是个人发展、教育、文化生活、休闲、经济活动,还是对于民主的知情、参与和建设。

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是确保所有人获取其所需信息的重要服务方式。近年来,各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方式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再是传统的依靠社交软件等方式,比如上海图书馆在2001年5月,推出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旨在建立一个以有专业背景的学科专家为中心的参考咨询服务体系,该导航站的最大特色是“专家咨询、跨境合作”,导航站的咨询专家为各地图书馆资深馆员和行业专家组成,并且与国内外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进行跨境合作,构建中英双语咨询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其所需的各种信息。再比如2005年开通的“联合参考咨询网”,该咨询网是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中心馆,由我国公共图书馆合作建立的公益性的服务机构,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目前已经发展为我国图书馆界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

1.2 面向个人与社会的责任

案例三:未成年人服务

图书馆针对未成年人的活动多种多样,甚至细分到了不同的年龄阶段开展不同的活动,“少年强则国家强”,对少年儿童的重视也是图书馆作为社会性公益组织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从很多图书馆开设儿童图书室就可以看出来。

首都图书馆开展的“科普阅览服务体系”将科普知识传播给了广大少年儿童,以首都图书館为中心,以昌平区分中心、通州分中心、密云分中心、门头沟分中心和房山分中心为节点,定期开展科普知识的普及服务,每个服务点的知识点也不一样,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科普知识;成都图书馆于2006年创办了“阳光课堂”的文化品牌,定期免费的开展各种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在阅读和游艺中增进感情,倡导一种新型的亲子关系,这项特色的少儿活动文化品牌,已经被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项目”进行扶持和推广,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这些图书馆围绕未成年人举办的各种活动很好的诠释了《准则》中所提及的“图书馆和其他信息工作者应尊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同时确保这不会影响成人获取信息的权利”同时,这也说明了对未成年人的关注是图书馆员的职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方面。

案例四:平等性服务

为了实现包容和消除歧视,图书馆员和其他信息工作者应当确保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权利并为他们提供公正的服务,无论用户的年龄、公民身份、政治信仰、身份障碍、性别认同、教育、收入、移民及难民身份、婚姻状况、出生地、种族、宗教、性取向等。

据说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了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于是找到了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经过网络传播,网民把杭州图书馆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馆长也获得了“最感人馆长”等盛赞。

2009年12月,英国莱斯特郡图书馆事务部宣布禁止一名体味严重的男子进入威格斯顿图书馆,这名体味严重的男子叫斯图尔特。彭曼,由于其体味问题,图书馆不断接到其他用户的投诉,当与彭曼沟通后,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改善的时候,其他读者由于此问题拒绝来图书馆,所以图书馆禁止彭曼在6个月之内进入图书馆,为此,彭曼在媒体上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其家人也认为这个决定不公平,英国体味研究组织也介入此事,与图书馆进行协商,建议为体味严重者单独开辟一个专门的阅览室,并向这一群体解决体味问题的信息指引,在这一“禁读事件”中,威格斯顿图书馆损害了彭曼平等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违背了图书馆服务的平等性原则[2]。

2 图书馆职业伦理概述

2.1 图书馆职业伦理的基本内涵

伦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3]。

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中将“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伦理”列为分主题,这是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次在年会征文中明确提出“职业伦理”[4]。

IFLA官网最新公布了35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守则,各个国家的图书馆协会都制定了本国家的专业伦理准则,比如:法国图书馆协会2003年制定的《图书馆员伦理准则》、美国图书馆协会1938年制定2008年修订的《美国图书馆协会伦理准则》、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协会1986年制定2007年修订的《职业操守说明》、德国图书馆和信息协会联盟2006年制定2007年修订的《图书馆和信息的职业伦理原则》、香港图书馆协会1995年制定2005年修订的《香港图书馆协会伦理准则》等,除了公布的这些图书馆职业伦理准则,还有《IFLA图书馆员和其他信息工作者伦理守则》、《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守则(试行)》、台湾《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守则》[5]。

这些国内外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守则内容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图书馆员与信息资源的关系、图书馆员与同事的关系、图书馆员与用户的关系、图书馆员与图书馆的关系、图书馆员与职业的关系、图书馆员与社会的关系[6]。

3 基层公共图书馆加强职业伦理建设的意义

3.1 有利于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让老百姓真正从心里认可“我的图书馆”

加强职业伦理建设的核心是增强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以读者为中心,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是图书馆现阶段以读者为中心的集中表现,将读者放在第一位,无疑就是使读者认识到图书馆的诚意,有利于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使读者真正的从内心把自己当做图书馆的主人,从心里认可“我的图书馆”。

3.2 有利于培养图书馆员的职业认同感,让图书馆员真正的爱上图书馆事业

职业认同感对某一职业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图书馆员对其职业的认同感决定了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职业认同感越高,图书馆员对对自身的建设要求就越高,对读者的服务热情就越高,图书馆事业也就越热爱,这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对于图书馆员自身建设有重要的提升,也对图书馆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3.3 有利于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对老百姓的生活起到调节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图书馆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加强图书馆的职业伦理建设,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图书馆员思维活跃,热爱图书馆事业,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可以促进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使图书馆能作为当地的文化及休闲中心,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改变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华东杰.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社区服务推广活动案例分析[J].圖书馆研究与工作,2013,02:29-31.

[2]吴晞,肖容梅.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6,18.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62.

[4]沈光亮.图书馆伦理研究——概念、对象、内容与任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9,03:42-45+77.

[5][6]曾君君,盛小平.国内外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守则的内容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01:34-40.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准则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