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2018-09-12朱顺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心脏彩超临床意义

朱顺海

【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50例初诊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命名为实验组,选取来我院接受体检的50例体检人员,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实验人员同时应用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和心电图诊断方式,随后对比实验组患者中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和心电图诊断方式的确诊率;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折血分数。结果 在实验组患者中,心脏彩超诊断方式比心电图诊断方式的确诊率要高,且实验组患者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高于对照组,折血分数低于对照组,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诊断方式在高血压心脏病确诊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相对于心电图诊断方式而言,心脏彩超诊断方式的确诊率更高,适合被医护人员作为首选。

【关键词】心脏彩超;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5..02

高血压心脏病的产生原因是患者在长期患有高血压疾病后,导致左心房负荷增加,进而引起左心室的肥厚和扩张,进而形成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及时确诊能够为患者治疗提供最佳机会,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1]。现阶段,常见的两种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方式是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临床医学实验证实两种诊断方式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为此,本文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50例初诊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我院接受体检的50例体检人员,展开了关于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的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50例初诊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命名为实验组,选取来我院接受体检的50例体检人员,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标准,对检查方案进行了签字确认,并排除了心理障碍患者、心脏搭桥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实验组有24名女性患者和26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5~75岁之间;对照组有25名男性体检人员和25名女性体检人员,体检人员的年龄在45~80岁之间。两组实验对象在年龄和性别方面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对两组实验人员同时应用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和心电图诊断方式,具体如下。

1.2.1 心脏彩超诊断方式

本次实验应用的心脏彩超诊断仪器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需要以4.0 mHz频率对患者的胸骨左侧边缘进行扫描,并在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患者的左心室内径、主动脉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等相关信息[2]。随后检查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脏彩超检查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观察,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确认患是否患有高血压心脏病。

1.2.2 心电图诊断方式

本次实验应用的心电图诊断仪器是日本光电1350 p心电图仪,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并对患者的心脏活动进行诊断,最后将诊断心电图交由我院专业的心电图分析医师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确诊。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选择的观察指标是实验组患者中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和心电图诊断方式的确诊率,以及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折血分数。其中,确诊率以患者检查结果呈阳性为标准,高血液心脏病诊断的阳性标准如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且出现扩张现象、左心房在扩大的同时伴随了动脉扩张、患者左心室的心率和心电图发生了显著变化[3]。患者的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折血分数则在诊断过程中被记录。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实验涉及到的数据统计和计算工作均由

SPSS 21.8.0软件完成,本文涉及到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应用t检验法检验;涉及到的计数资料率用(%)表示,并应用卡方检验法检验。且P<0.05,存在差异性,认为此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折血分数分析结果

在实验组患者中,实验组患者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高于对对照组,折血分数低于对照组,这符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身体指标变化形势,证实两种诊断方式在高血压心脏病确诊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且P<0.05,认为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2.2 确诊率分析结果

在实验组患者中,心脏彩超诊断方式的确诊率为96%,心电图诊断方式的确诊率为82%,心脏彩超诊断方式比心电图诊断方式的确诊率要高,结合上条结论可以证实两种诊断方式在高血压心脏病确诊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相对于心电图诊断方式而言,心脏彩超诊断方式的确诊率更高,且P<0.05,认为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 论

心脏属于人体的重要器官,并且受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较大,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极易引起患者左心室扩张程度的扩大,进而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此为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过程。临床医学研究实验表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早初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医学症状,仅有略微的不適感和心悸症状,并且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多为高血压临床症状,致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容易护士高血压心脏病的产生[4]。随着高血压心脏病病情的逐渐深入,患者的左心室会出现大幅度的扩张,并向肥厚方向发展,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会逐渐明显,具体有血压突然升高、脉搏不正常、心尖搏动增强等。

如果患者的高血压心脏病未能得到及时确诊和治疗,则会引发患者左心室的进一步扩张,最终会导致患者主动脉粥样硬化。为此,医护人员要提高对高血压心脏病确诊的重视程度,做到对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为改善患者身体素质和生命质量提供精确数据支持。近年来,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应用范围最广的诊断方式是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和心电图诊断方式,据临床应用效果显示,两种诊断方式均能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本次实验数据和结论证实,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两种诊断方式在高血压心脏病确诊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相对于心电图诊断方式而言,心脏彩超诊断方式的确诊率更高。为此,医护人员可以加强对心脏彩超诊断方式的应用力度,以此来确保高血压心脏病的确诊率,并提高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确诊和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患者的早日治疗和更好康复做出贡献,并降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史玉爽,杨 媚.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5,1001:112-113+103.

[2] 吴 坤.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10:181-182.

[3] 付 虹.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50.

[4] 阎振红,朱 芳,丁明岩,赵含章.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1:48-51.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心脏彩超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强心冲剂防治表柔比星联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