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思考

2018-09-12程杰

居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高等学校现状

程杰

[摘要]世界正在经历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高等院校积极抓住这一世界潮流,努力从“节约型校园”升级为“绿色校园”。大学校园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人才基地,绿色校园的构建为这一目标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本研究首先描述我国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的现状,通过从政府、社会、学校三方面分析我国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以更好地为我国高等院校绿色校园建设出谋划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绿色校园;绿色发展;现状

文章编号:2095 - 4085(2018) 07 - 0039 - 02

1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现状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对“绿色校园”的建设。部分高等学校已经实现了从“节约型校园”向“绿色校园”的转变,这既推动了我国绿色理念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但由于每个学校的管理制度、资源分配及教育理念各有差异,因此,仍然有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实施绿色校园的建设,仍然停留在“节约型校园”的水平上。

首先,绿色校园的管理制度极度缺乏,据了解,针对一些浪费水资源、电力资源以及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当前许多高校仍让没有建立相应的举报制度和舆论宣传制度,这无疑阻碍了高校建设绿色校园的步伐。其次,在高校的绿色教育方面,许多高校对该类教育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相关讲座来为高校大学生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工作。

2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从政府层面分析

绿色大学的建设无论是在资金、硬件设施、软件资源、专业发展、项目投标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都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这无疑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各部委需要共同协调一致的制定出政策,以及一定的经费配比。但是,各部委只能是作为引导者,而不能采取强制性手段去强迫各大高校实施绿色校园建设。因此,各高校就有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的权利。而对于有些高校来说,他们当前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也许并不是建设绿色校园,换言之他们还没有具备建设绿色校园的能力和实力。这无疑阻碍了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2从社会层面分析

众所周知,社会对于大学的最高要求在于:大学能够为社会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而很容易忽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而且,如今大部分的用人单位都是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即招聘对公司有益、能为公司创造利润的毕业生,而没有考虑到很多的现实因素。例如将生态文明观念和可持续发展列入考核范围之内。这无疑也影响了绿色校园的发展。再者,如今社会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和个人的生活品质,而极少有人会去关注绿色环境、生态文明的发展,自然也就缺乏了对绿色校园的宣传和支持。大学如果缺乏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绿色校园的建设就很难全面地开展开来。

2.3从学校层面分析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需要靠一系列的制度和经费来做支撑的;而近几年刚刚出台的绿色校园建设,由于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做保障,而且在经济支持方面,各大高校管理者也只能从用于支持传统教学的教学经费中提取部分出来,以作为绿色校园建设的经费开支。此时就很容易出现学校领导和学校教师之间意见不统一、沟通有分歧、难以形成合力,甚至出现不重视不理睬等恶性现象。而且据调查可知,如今教师实行绿色校园建设的行为大多都是自发性而非自觉性的,教师们都是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带领学生去往某些指定调研地点开展与绿色校园有关的环境与社会的调研活动。

3 推进建设高校绿色校园的措施

3.1政府层面

在中国,政府是决定某个行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若想推荐建设高校绿色校园,必然离不开政府的政策设计。政府既要从政策设计人手,也要考虑制度设计,努力健全高校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设计。政府要提高示范设计、宣传教育、经费支持等方面的管理和运行。

首先,政府应该要想方设法着力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加强对学校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并积极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的研究以及打造绿色校园建设的评价体系,尽可能打造出一批绿色校园示范点。其次,政府要积极推进校园后勤发展,即对各高校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能够适当的利用社会资源,为能源消耗较高需要降低能源消耗量的高校指定出一些列的节能改造计划等。

3.2社会层面

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体,社会企业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大学生的贡献。在招人用人方面,各企业事业单位应该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人才招聘考核机制中来,以从正面硬性指標来要求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思维。

其次,社会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出台个各项有关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校园的政策,通过系列具体的行动帮助高校有效的完成政府的指标和任务,以实现绿色校园的建设;与此同时,社会还可以主动与各大学校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以完成绿色校园的建设目标。如此一来,就真正实现了大学、社会、政府的“校企合作”、“大政府、小社会”的良好的合作氛围和合作性建设。

3.3学校层面

在绿色校园的建设中,人是整个建设规划中的主体。学校应该在绿色校园的建设中充分发掘每位校领导、各教师或辅导员、每个大学生甚至到安保清洁人员的主人翁的意识,并且学校管理层应该创建相应的绿色校园规章制度以为建设绿色校园做好制度准备。做好校园规划,营造绿色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倡导健康、绿色、文明、适度的理念,从而对社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此外,还应该开展绿色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开展系列相关讲座等,并且还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绿色创新创业、成立绿色社团以及绿色校园建设发展基地等。

4 结语

绿色校园是随着绿色发展孕育而生的,高校应该始终秉持着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联结政府、社会、学校三方力量,共同担负起建设绿色校园的重任和职责,从制度建设、社会支持、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人手,采取相应行动积极推进绿色校园建设,为实现绿色校园建设而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让绿色校园真正成为培养绿色人才的最有效率的人才输送基地。

参考文献:

[1]朱晟炜,谭洪卫,陈淑琴,等.我国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J].建筑节能,2014,42 (4):95 - 99.

[2]邰皓.高校绿色校园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栾彩霞,祝真旭,陈淑琴,等.中国高等院校绿色校园建设现状及问题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6):71 - 74.

[4]邬国强,景慧,汪旸,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的策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6):27 - 32.

[5]程建设,王军,李祖安,等.创新管理手段建设绿色校园——西安交通大学绿色校园建设探索与思考[J].建设科技,2017,(12):11 - 13.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高等学校现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