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

2018-09-12邱洁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肌梗死冠心病

邱洁瑜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使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观察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抽取患者70名,分为研究组1组和研究组2组(各35名),观察对象在进行治疗前均进行检查,记录患者的内皮功能、总胆固醇、蛋白胆固醇、心脏功能;对研究组1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研究组2组患者采用普伐他汀治疗患者,经过4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内皮功能、总胆固醇、蛋白胆固醇、心脏功能进行检测并做好对比分析工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好转,研究组2组患者的内皮功能、总胆固醇、蛋白膽固醇、心脏功能等项指标均好于研究组1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两组数据之间P<0.05。结论 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使患者的血脂、心脏功能等指标好转,降级死亡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冠心病;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5..02

冠心病一般是指患者由于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等所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的范围很广,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1]。早发冠心病是冠心病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患者若发病时的年龄男性在55岁、女性在60岁以前就被称为早发冠心病,学界普遍认为早发心脏病主要是由家族遗传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并且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2]。患者会出现急剧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本次调查主要是研究使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本次研究进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抽取70名,分为研究组1组和研究组2组(各35名);研究组1组患者中男性16名,占45.7%,女性19名,占54.3%,年龄在42~59岁之间,平均年龄(45.4±2.12)岁;研究组2组患者中男性18名,占51.4%,女性17名,占48.6%,年龄在41~58之间,平均年龄(43.3±2.31)岁。本次70名研究对象经检查均确诊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本次研究经我院批准后实施,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不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组1组

对研究组1组患者使用阿托伐汀药物进行治疗,用法如下:患者每天1片(若医生另有要求就遵医嘱),每日一次,口服。患者在服用阿托伐汀期间必须对饮食进行控制,进食一些低胆固醇的食物,患者在刚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每次用量为10 mg/日,后来可逐步增加,但每天用量要控制在60 mg以内。服用一个月后要对患者的血脂进行检测,进而相应的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患者若出现便秘、胃肠胀气、消化不良等现象属正常现象,可继续服用本药。

1.2.2 研究组2组

对研究组2组患者使用普伐他汀药物,用法如下:患者每天1次,在晚上睡觉前服用,患者在刚开始服用时剂量控制在10~20 mg之间,后来可以增加但不能超过40 mg。患者服药要去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使用后三个月内一定要进行检查,若患者的肝脏酶血检查值高出正常指标的3倍以上,要立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如果是由药物引起的,应立即停止服用。

1.3 观察指标

对研究患者治疗前的内皮功能、总胆固醇、蛋白胆固醇、心脏功能等各项功能进行检查并统计。治疗4个月后再次检查患者的内皮功能、总胆固醇、蛋白胆固醇、心脏功能等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涉及到计数(x2检验)与计量(t检验)资料的处理。数据处理完成以后,用P<0.05来表示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个性指标进行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内皮功能、总胆固醇、蛋白胆固醇、心脏功能等指标差异很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个月后,据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都有明显好转,研究组2组患者的内皮功能、总胆固醇、蛋白胆固醇、心脏功能等均明显好于研究组1组患者的指标,由此可见患者使用普伐他汀效果更佳,两组数据之间差异<0.05。

3 讨 论

普伐他汀相对于阿托伐汀来说是一种天然水溶性他汀,中枢神经系统对这种药物的不适反应很少,在循环中无活性代谢产物,能够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副作用。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非强化剂量的普伐他汀安全性高于阿托伐汀,更适合老年人服用。

因此,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使患者的血脂、心脏功能等指标好转,降级死亡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 斌.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29):41-42.

[2] 张艳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5):120-121.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他汀类药物心肌梗死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