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

2018-09-12张亚旭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名医经验中医乳腺癌

张亚旭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记述了乳腺癌的中医历史沿革、病因病机及古今名医经验,着重强调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减少其复发转移、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笔者对此作一概述,以供临床医家参考。

【关键词】中医;乳腺癌;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4..02

【Abstract】Breast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women, the article describes its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breast cancer and the experiences of ancient and modern doctors, emphasizing the TCM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the re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CM can reduce the transfer and play a supporting role, this is largely made up for the inadequacy of western medicine.The author makes an outline to thi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doctors.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reast cancer; Doctors experience.

1 乳腺癌概述

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统计,2008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达138万,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22.9%;46万女性因乳腺癌死亡,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13.7%,占所有女性死亡的1.7%[1]。近20年间,我国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处于平稳上升状态,近1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高于前10年,且上升速度较前10年快;地区分布上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年龄别死亡率在55岁出现第一个高峰,85岁第二个高峰[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的西医治疗是以根治性手术为基础,同时配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近年来,乳腺癌的手术疗效虽有所提高,但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如伤口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等[3],以及术后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引起的毒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反应、放射性肺炎及肝损害等,分子靶向治疗昂贵的经济支出,均阻碍了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可能会导致患者中断或放弃治疗。并且研究发现,激素依懒型乳腺癌的患者后期更容易并发抑郁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等[4],究其原因,与其使用内分泌治疗、抑制或减少雌激素的分泌有关[5]。因此,如何预防及处理乳腺癌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有较高的综合治愈率,但仍然有较高的复发率、转移率。中医根据辨证论治理论,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对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减少其复发及转移,具有明显的疗效[6]。同时,中医对减轻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带来的毒副反应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能不同程度地缓解临床症状,增进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体质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日益受到国内外肿瘤学者的高度重视。

2 乳腺癌的中医病名

中医对乳房的疾病很早就有记载,最早记载“乳癖”一名的是东汉华佗《中藏经》。在隋朝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乳石痈候》中,乳腺癌首次被命名为乳石痈。民间又有人称其为“乳癌”、“奶岩”、“石奶”、“翻花石榴发”、“乳石”等。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里形象描述了乳腺癌为:“痈疽之至牢有根而硬如石”,“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这段描述引导后世医家对本病从不同侧的面进行探索,辨证施治体系也逐步成熟起来。南宋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也生动地描绘了乳腺癌的症状:“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山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这里首次提出“乳岩”这一病名,同时亦记载了乳腺癌的中医病机,阐述了在乳岩初期,及时治疗,尤可内消的观点。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言:“乳岩,此毒阴极阳衰……捻之内如山岩,故名之,早治得生,迟则内溃肉烂见五脏而死”,易指出乳腺癌的病因,以及早期诊治的重要性。元代的《丹溪心法》详细讲解了乳腺癌的中医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原则,并且提到男子也可罹患乳岩。清朝祁坤《外科大成》曰:“乳岩亦乳中结核。不红热,不肿痛,年月久之始生疼痛,疼则无已。未溃时肿如覆碗,形如堆粟,紫黑坚硬,晦气渐生。已溃时,深入岩穴,突如泛蓬,痛苦连心,时流臭血,根肿愈坚。斯时,五脏俱衰,百无一救”,详细的描述了乳腺癌的临床症状和疾病进展情况。《医宗金鉴》提及乳岩晚期会累及腋下与胸壁。《外科集腋》提到:“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年久方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覆碗,溃后深者如岩,凸若泛莲。其时脏腑俱败,百无一救”。由此可见,中医对乳腺癌很早就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3 乳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

古代中医多从整体出发,根据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学说,对乳腺癌的病因病机进行探析。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认为乳腺癌的病机是:“乳岩乃阴极阳衰,虚阳积而与,血无阳安能散,故此血渗于心经,即生此疾。”朱震亨《格致余论》曰:“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滞,遂成隐核,又名乳岩”。清代王维德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说:“坚硬如核,初起不痛,乳岩瘰也。此等症候,尽属阴虚,无论平塌大小,毒发五脏,皆曰阴疽”。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若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淌阻,肝气积逆,遂成隐核……名曰乳岩”。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清代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认为乳腺癌发病原因是“妇人有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淌阻,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与痰结成隐核。不赤不肿,积之渐大,数年而发,内溃深烂……慎不可治。此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症。”都强调了情志致病的因素,肝脾受损,气血亏虚。《诸病源候论》指出:“足阳明之脉,有下于乳者,其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谓之乳石痈。”

因此,乳腺癌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整体为虚,局部属实,虚实夹杂。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分为:(1)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使邪毒蕴结、客于乳;(2)内伤七情: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脾虚运化无力,生湿生痰,痰凝气滞,经络痞涩,致生本病。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阻于乳络,日久成岩。

4 古今中医名家治疗乳腺癌

古代中医治疗乳腺癌,主要以内治为主,也可配合灸法。明代《女科撮要》曰:“乳岩属肝脾二脏郁怒,气血亏损,故初起小核,结于乳内,肉色如故,其人内热夜热,五心发热,肢体倦怠,月经不调,用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神效瓜蒌散,多自消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诀要法乳岩》:“初宜服神效瓜蒌散……外贴季芝鲫鱼膏,若反复不应者,不可过用克伐峻剂,至损胃气,即用香贝养荣汤”,“肿核初起,即加医治,宜用豆粒大艾壮,当顶灸七壮……”阐述了四季脾旺不受邪,对乳腺癌晚期患者不宜攻伐过度,损伤胃气,应以扶正为主。

陆德铭教授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因虚致实、因实更虚、虚实夹杂的过程,其病属本虚标实,以益气养阴、扶正培本为主要治则。乳腺癌术后患者常见冲任失调、脾肾亏虚、肝气郁结,后期导致气滞血瘀、痰瘀凝结,甚至热毒炽盛。所以,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应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并且结合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体质特点,更好的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综合调理。

顾乃强教授认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辩证论治。对于单纯性乳腺癌,乃是无形之气郁与有形之痰浊相互交凝,经络痞涩,日积月累,結滞乳中而成。治疗上他主张疏肝解郁,调摄心理;对于炎性乳腺癌,他认为乃肝火癖毒互结而致,治以清热解毒为主;对于乳腺癌晚期,并非无毒可泻,而是正大虚,无力祛邪,强调扶正固本,扶助脾胃。

唐汉钧教授对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也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乳腺癌治疗古今有异,古代以内治为主,忌开刀,现代注重早期诊治,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注重乳腺癌手术后中医辅助治疗,主张按时序、四时变化辨证论治。唐教授认为,“正虚”与“邪滞”均是乳腺癌术后之本,他提出乳腺癌术后“实占二三,虚占七八”的学术观点以及“扶正祛邪”的治疗大法。扶正法选用补益气血、益气健脾、滋养肝肾等增强体质,调节免疫,提高机体抗癌能力,防止复发转移,使正盛邪退,邪退正安。祛邪法应以清化浊毒为主,针对患者术后、放化疗时期所产生的诸种证候,辨证选用清热化湿、祛瘀逐痰、解毒消肿、软坚散结诸法,以及虫类峻猛搜剔破积之品,清除毒素、抑杀癌细胞,防止死灰复燃[7-8]。唐教授依据患者体质强弱、病程长短、肿瘤状况、手术状况、放化疗方案等具体情况,而作扶正与祛邪药物比例的设定,如此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乳腺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延长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9]。同时,唐教授很注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调护,推崇《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受,病安从来”,强调调畅情志、解除心理障碍的重要性。

5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展望

西医治疗乳腺癌以根治性手术为基础,配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近年来,乳腺癌的疗效虽有所提高,但是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如伤口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等,术后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引起的毒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反应、放射性肺炎及肝损害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给患者在精神及经济上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虽有较高的综合治愈率,但中期、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仍然有限。乳腺癌仍然是复发率、转移率较高的恶性疾病。因此,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治疗乳腺癌势在必行。中医药根据辨证论治理论,充分发挥优势,从整体出发,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及其复发及转移的减少,有着明显疗效。随着中医中药对于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作用逐步得到认可。中医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已然不可动摇。

参考文献

[1] 唐汉钧,高尚璞,郑 勇.等.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288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3):23-25.

[2] 杜沛玲,方佳英,贾潇岳,等.1994~2013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29(2):124-126.

[3] 金明子,王丽祯,沈雪勇.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3):464-466.

[4] Ng, H. S., Koczwara, B., Roder, D. M., Niyonsenga, T., & Vitry, A. I. (2018). Comorbidities in Australian women with hormone-dependent breast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J]. Med J Aust, 208(1), 24-28.

[5] 梁荣华,谭 为,王昌俊.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中医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2):527-530.

[6] 富 琦,史 琳,杨国旺,等.乳腺癌术后高危人群复发转移影响因素及中医治疗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21(2):27-31.

[7] Que Huafa,Chen Hongfeng, Gao Shangpu etc.Effect of RuningⅡ on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Transplanted Tumor in Mammary Cancer-bearing Mice and Its Mechanism[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8,28(4):293-298.

[8] 阙华发,高尚璞,陈红风.乳宁II号对乳腺癌MA-891细胞株生长转移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4):42-44.

[9] 阙华发,陈红风,高尚璞,等.乳宁Ⅱ号对乳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转移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J].中医杂志,2007,48(9):839-842.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名医经验中医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