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沙湾鳌鱼舞

2018-09-12稂艳玲姜自凤黄佩珊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沙湾民间艺术旅游

稂艳玲 姜自凤 黄佩珊

本文对沙湾鳌鱼舞的起源与发展、内涵与特质及本地人对此内容的文化自觉情况进行了梳理,也对当代的保护开发工作进行了总结。最后探讨如何基于本地人目前对这项民间艺术的文化自觉情况进行保护和开发工作。

文化自觉概念是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鳌鱼是中国古代人们想象出来的瑞兽,与龙、凤、麒麟等都被称为吉祥灵异之物。鳌鱼舞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舞蹈形式,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广泛传承着鳌鱼舞,且依然保留着浓重的传统特色。

一、起源与发展

鳌鱼舞来源于一段优美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金、银色的鲤鱼梦想有朝一日跳过龙门化身为龙,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变成龙头鱼身的怪物,谓之鳌鱼,终日在大海遨游嬉戏。一天,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途经四面环海的女儿岛,女儿们想留住他,书生为了摆脱她们的纠缠,自己毁容,但她们仍穷追不舍,一直追至海边,危急时刻鳌鱼救起书生,书生顺利赴京,获取功名,事后感谢鳌鱼引二鳌成龙。书生文才出众,但相貌丑陋,在人间当不了官,天上玉帝派文昌帝君下凡点化成仙,即为“文曲星”(或称魁星)。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建起了文昌阁和魁星楼,遍布沿海各地,古镇沙湾更是兴盛。乡中舞鳌鱼,是希望乡民中出“状元”,为一地增光,后发展为对吉祥的期盼而年年舞动。

对沙湾的鳌鱼舞起于何时,有说是明朝,有说是清朝,如果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算起,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各坊里的读书人为考取功名,自发组成读书会,筹款扎作金、银二鳌,于每年9月秋考前舞起鳌鱼到各个读书会祝贺,祈求科场高中魁首。大家都会准备数箩筐的爆竹,当鳌鱼来到门前舞蹈之时便以爆竹欢迎,祈求文运亨通。后来沙湾舞鳌鱼也成为沙湾农历三月迎神赛会的重要民间艺术之一。与飘色、会景、马色、提灯、舞龙等一起游行,但舞鳌鱼也有单独举行的时候,如庆祝抗日胜利,即1945年的“双十节”,及1946年的春节。随着社会的发展,鳌鱼舞也不再是读书人的专利,而是衍生为广大人民群众祈求“百业兴旺、百般生利”,在各行各业能“独占鳌头”的吉祥活动。番禺不少乡中都建有魁星楼和文昌塔,沙湾也不例外。魁星楼供奉魁星,脚踏鳌鱼,一脚凌空踢出一“墨斗”(水工、木工划线用之物),所以叫“魁星踢斗”。而文阁,多数是底层奉文昌帝君(名梓橦神),二层奉关公,顶层奉魁星。

二、内涵与特质

第一,鳌鱼外形:身像鱼,有鳞甲,但很短,与金鱼差不多,首尾上翘,外形像马鞍。凡鳌鱼都扎做一双,各分雌雄,以尾部区分,雌尾像朵开着的芙蓉花,所以叫“芙蓉尾”,其实是艺术化的金鱼尾巴;雄尾扎成用铁线曲成的葫芦型,叫“葫芦尾”。鳌身之下,围了一圈彩绸,叫作“鳌鱼裙”,把舞鳌鱼者上半身遮掩起来。沙湾鳌鱼与其他地方鳌鱼相比,头部更像龙形,如图1所示。

第二,制作材料。鳌鱼用竹篾、铁丝为框架,扎成身长1米多、身高约半米多、尾高近1米的龙头鱼身模型,外贴纱纸后着色彩绘。雄鳌描上金鳞,雌鳌描上银鳞,鼻涂朱砂色。虾眼、高鼻、口扁而阔,两鳃盖可开合。

背鳍像鲟鱼、腹鳍像菱角,两角扎有彩球飘带。雄鱼系红裙,雌鱼系绿裙,两眼还放上手电筒,必要时打开发出两条光柱更显神威了。二鳌头角均架以红、黄绫丝包着木棍制成的红黄简,红简意为簪花挂红,黄简意为皇帝封诰,简中扎一与简同色的花球,红绫与黄绫分别在简的两边垂下一尺,并吊着花球,形象凶猛,威武雄壮。

第三,舞蹈形式:神话故事经过演进,创造出鳌鱼舞蹈一系列形式,带着古朴的地域色彩。鳌鱼起舞时,雄雌两鱼各由一人舞动。舞者头部藏于鱼腹之内,用肩部承住鱼身,两手像舞狮一样,握着鱼腹左右,作高举、昂首、俯视、侧身等动作。通过肩、臂、手、肘的运动,使鱼身高、低、旋、摆和鱼口开合,特别多作30°~40°角的倾侧,有时雄雌两鳌相互点头、追逐、缠绕、碰头,而双足都紧随急促的鼓声不停跳动,务求把鳌鱼舞动得非常活跃,在锣鼓声中呈现各种舞姿,仿佛两条淘气的鳌鱼在海中遨游嬉戏一般,趣味十足,如图2所示。

第四,魁星前导。舞狮,有大头佛引导;舞龙,有武士擎着两颗龙珠引导;舞鳌鱼则是由魁星来引导的。以魁星楼所供奉的魁星为原形,头戴蓝色脸具,披头散发、青面獠牙,左手持墨斗、右手挥朱笔,身穿黑长衣,腰扎红绫,随鼓声起舞,不断地单脚跳动,不停地转身引导双鳌舞动,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一个书生刻苦学习,赴京考试途中遭女妖追逐,经鳌鱼相救日后中了状元的故事。

第五,音乐伴奏。音乐全为击乐、大鼓(狮鼓)、高边锣、大钹,不设吹奏,只配单长音的螺号声。锣鼓节奏是4/4拍子(︱×× ×× ××× ×0 ︱),有時用碎鼓(即密鼓点),时而锣鼓钹齐击,时而前三拍只击鼓心或鼓边,后一拍锣鼓钹齐击。节奏明快、单一、强烈。鳌鱼舞的节拍非常急促和跳动,特别是在向前冲的时候,更是以最密的鼓钹声来烘托气氛。

第六,蕴含的地域内涵。前期主要是读书人祈求文运亨通的一种活动,如清朝时每遇秋闱考试前,即由读书人集资制作,锣鼓喧天、爆竹震地并到乡内各坊演出,以取“独占鳌头”之兆。每巡回一坊,需一昼夜。后期渐渐成为一种吉祥的舞蹈,认为舞过的街巷,都可以消灾避祸,因此人们会开门迎接,让鳌鱼在家中舞动一翻,认为可以全家得福。

三、现代保护传承

(一)延续传统,为庆典、文化活动烘托喜庆气氛和增添传统文化色彩

目前,其他地方的鳌鱼舞有一些改良和壮大,如番禺沙涌鳌鱼舞中原本面貌丑陋的“魁星”变成了俊俏的状元郎,每次巡游,大大小小近10只鳌鱼参与演出,场面浩大,热闹非凡。而沙湾鳌鱼舞则继续延续传统,虽然队伍相对弱小,但因其保留着浓重的神话特色而广受关注,每次大型庆典、文化活动总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2013年举办的第二届岭南民俗文化节暨2013年老广州民间艺术节上,沙湾鳌鱼亮相荔枝湾,让市民们大饱眼福,并将文化节气氛推向高潮。巡游活动中,沙湾西村鳌鱼队的一金一银两只鳌鱼在巡游中打头阵,金银献瑞,独占鳌头。主办方将其列为重头戏,希望能通过鳌鱼舞这些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进一步推广岭南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文化艺术。2014年4月2-3日,沙湾古镇举办了番禺区第二届民俗文化节,享有盛誉的广东音乐、沙湾飘色、龙狮、鳌鱼舞等民间艺术表演轮番上阵。

(二)沙湾镇中小学开展岭南文化进校园活动

沙湾西村育才小学深入挖掘沙湾舞鳌鱼文化传统,成立了鳌鱼队,和之前的广东民乐队、狮队等动静结合,使学生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同时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育才小学把华侨捐资兴建的宽阔的操场作为专门的舞鳌鱼的练习场地。练习鳌鱼舞时,最前方是舞鳌鱼的同学,中间是敲锣打鼓的同学,队伍的后面是手执“鳌”字蓝旗的8名学生一字排开,每位同学都虎虎生威,场面热闹喧天。每个学生的腰上都系有黄丝带,据说是因为在沙湾西村独占鳌头的传说中,皇帝奖赏因帮助状元渡河而有功的鳌鱼一条黄丝带。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传承岭南的传统文化,也让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更深的感性认识。

四、基于文化自觉视野的保护和开发

近年,随着遗产申报和旅游开发工作的启动,及在沙湾镇学校层面的教育推广,社会对这些民间艺术的了解程度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沙湾11所学生、师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的情况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

由表1可知,完全同意和同意的占80.59%,中立的比重较少,少数人表示不同意。

由表2可知,完全同意和同意的占32.6%,中立和不同意的约各占1/3,这说明有相当比重的人对特色认识不清。

由表3可知,完全同意和同意的占56.66%,中立的比重约占1/3,少数人表示不同意。

由表4可知,完全同意和同意的占53.93%,中立的比重约占1/3,少数人表示不同意。

以上数据表明,对鳌鱼舞了解程度(为80.59%)和喜爱程度(为56.66%)都较高,这除了和近几年沙湾镇进行的遗产申报工作、旅游开发宣传工作有关外,还和历次参赛、节庆期间民间艺术活动巡游等分不开。另外,对特色的认知程度都不高,又说明了当地人对其的了解不够深入,说明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较低,需要花力气去培养文化的根基。例如,多设计一些趣味性、参与性的活动项目,加大对文化事项的深入了解,既针对游客,也要针对当地居民,使居民能真正认识到文化事项的本质和特色,同时发挥聪明才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文化。

第一,鼓励文化创新。旅游开发公司和文化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采用新的形式和融入新的文化内涵,形成当地的教育特色和文化品牌,开发相关的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过去的几年中,在旅游公司、文化站和教育指导中心等单位的联合组织下,沙湾镇先后举办了多次鱼灯文化活动,后期旅游公司为获奖鱼灯作品提供展览的场地,游客在观赏中体验到了沙湾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的结合。但目前也有不足,如这些活动主要是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和旅游公司层面,今后还需要把鳌鱼舞等民间艺术向社区居民层面推广,克服现在主要是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和旅游公司重视的局面,发挥当地居民的创意,如將鳌鱼舞相关物品做成旅游工艺品或生活小饰品、小配件等,实现学校教育、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地方文化传承的共赢。

第二,策划融入鳌鱼舞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线路,增大居民与游客的互动。

①将寻宝比赛和旅游活动相结合,策划趣味性的旅游寻宝活动。针对团队,先由导游简要介绍鳌鱼舞知识,包括起源、发展、文化特色和近年的保护开发情况,再分发一些文字材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在此基础上,参与者分成小组根据以上相关内容做成知识性的题目卡片,放到相关景点的有一定隐蔽性的地方,接着小组相互寻找对方存放的卡片,并做对题目或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动作,如学跳简单的鳌鱼舞动作等,会有工作人员(可由社区居民担任)审核通过才算数,并盖章确认,回来总结汇总,做得多的小组获胜(通过获得印章的数目可知)。这一活动既可针对游客,也可针对导游的早期培训,也可作为本土学生的第二课堂,还可在节假日免费提供给当地居民,在有趣的活动中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觉程度。针对散客,在景区入口处可以拿到盖章本和一些介绍鳌鱼舞知识的文字材料,在游览景点的过程中,游客可在固定的景点完成一些小任务,如学跳简单的鳌鱼舞动作,会有工作人员(可由社区居民担任)审核通过才算数,并盖章确认,最后在结束游览后到景区出口处根据盖章数获得一些小礼品。

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策划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线路。例如,针对学生、年轻人可策划学跳鳌鱼舞活动。可先观赏鳌鱼舞,再简单教他们学跳鳌鱼舞的基本动作(可由当地民间艺人担任),再分组举行比赛,以满足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的好奇心和互动交流的需求。针对老年人设计怀旧游线路,播放历史上曾有的鳌鱼舞巡游视频,同时由曾亲身经历的当地居民进行讲解,同时也可讲解过去的一些历史场面和趣事,以满足游客怀旧的需求;再观赏现在的鳌鱼舞现场表演,以满足其文化旅游的需求。

(作者单位: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2.厦门大学)

猜你喜欢

沙湾民间艺术旅游
番禺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分析与研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多源多相复杂储集层预测——以春风油田新近系沙湾组一段1砂组为例
小沙湾黄河特大桥针对高低塔的减震设计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小沙湾黄河桥主塔锚固区应力分析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