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改初探

2018-09-12贺丽琴牟艳睿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讲授产品设计旅游

贺丽琴 牟艳睿

旅游产品设计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理解旅游产品设计理论知识,同时以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实践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本文对高校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现状加以分析,在新的教改背景下改革其教学手段、方法,持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

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活方式重心的转变,旅游纪念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旅游纪念品作为传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出了该地域的文化特色。由于不同的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导致每个专业对旅游产品的认识也有所不同。针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而言,前期理论讲解部分比较枯燥、难懂,基础理论内容不能较好的掌握,从而直接影响了后期产品的综合设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讲授知识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产品创新能力迫在眉睫。这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授课方式、创新教学设计,最终使学生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相关设计,带给学生一些实现设计理想的冲动。

一、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授课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体。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其文化素养、教学水平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若教师从本质上对旅游产品设计概念、范围把握不准确,对产品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认识不深刻,授课过程中单一的理论讲解与对教材的依赖,则会直接导致学生主动学习、创作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难以融合

旅游产品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前期课程中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设计突破口,学会准确分析市场调研资料,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更好地使产品充满文化韵味。目前,高校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更为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课程的设置数量较少,学生对产品的材料选择,产品功能倾向及实际制作工艺并没有足够的认知与实践,导致开发出的产品定位混乱、工艺粗糙、造型与功能严重与市场脱离。

二、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改设计的方案

(一)线上网络教学平台交叉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与互联网不断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调研发现,学生除正常教学学习外,存在大量的碎片时间,即无课时间因教师、教室等客观因素导致零散且分布不均。由此表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模式已满足不了现今学生学习的需求。线上网络教学平台与实际讲授交叉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时间冲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若教師利用线上网络平台中的讲授内容引导学生实践,并完成相应的任务,也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因学生自制力差、浪费过多自主学习时间、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进爱课程资源共享课《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中部分模块——旅游纪念品中每种工艺制作方法详细解说演示,通过对其线上内容的学习,规定学生可根据主题以3~4人为一组,进行产品方案讨论与设计。线上课程的开放,打破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外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感兴趣的工艺进一步深入研究。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时间更快速、操作更便捷,这样的交叉模式也有利于教师协调教学与科研时间,提升自我。

(二)采用科研进课堂的教学形式

以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为例,能力为本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框架。教师在了解具体学情的前提下,通过实际科研项目,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点灌输到每个项目小组中,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引导设计小组成员根据科研命题进行前期的文献收集、实际田野考察,调研当地的旅游模式,并根据感性工学SD法制作消费者调查问卷对设计前该产品定位分析。

第二,根据前期研究结论寻找设计方向,对产品进行造型和功能上的创新。

第三,通过对一些博物馆、加工厂的参观学习,实行“师徒传承制”,使学生充分了解一些传统的加工技艺与加工流程,并引导学生把相关技术与艺术相融合。

第四,后期成品制作的过程要符合市场需求,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课堂作业转换为商品,采用直接分销或间接分销的商业模式。如,依托纪念品制作工厂开设专营店,或者借助宾馆的购物商店、大型超市和商场进行销售,实现从课堂到创业的转变,强化学生的开发能力、管理能力,为学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

三、结语

原研哉曾说:“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的问题”,如何发现新,创造新是当前应用性较强的设计类课程一直探索的问题。日日更新、实时更新是社会前进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的一个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我,及时调整教学中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一种学习的能力,而不单单是讲授固有的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线上网络平台的多样性、共享性、专业性、趣味性,更为高效地把握课堂质量;采用科研进课堂的方式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成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人才。

(作者单位:1.四川师范大学;2.四川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讲授产品设计旅游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