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视角下旅游公路分级方法研究

2018-09-12王冀顾晓锋闫长平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要素公路旅游

王冀 顾晓锋 闫长平

按照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多维视角下旅游公路分级方法对比研究。借鉴划分结果,在明确旅游公路等级划分目标的基础上,从资源品质、功能价值、交通要素、服务要素4个方面进行旅游公路等级划分影响要素分析,为旅游公路分级、体系构建、科学规划设计、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旅游公路是兼具交通与旅游双重功能的公路,是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近两年,以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为代表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以促进“交通+旅游”有序发展。旅游公路等级划分是我国国家旅游公路体系构建的基础,也是旅游公路规划、设计、评估认定、建设管理等工作进一步规范推进的先决条件。美国于1995年正式颁布“国家旅游公路计划”,确定了由国家级旅游公路、州级旅游公路和地方级旅游公路三级构成的美国国家旅游公路体系,对美国旅游公路等级划分有了明确的规定。我国旅游公路等级划分目前没有形成清晰、统一的认识,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旅游公路或风景道相关研究中有不同理解。目前,单独针对我国旅游公路级别划分的研究较少,基本都是在相关方面根据国外相关经验及个人理解提出,缺乏系统专项的比较与分析。因此,有必要尽快开展我国旅游公路分级研究,并形成统一、清晰的认识,以尽快推进我国国家旅游公路体系构建。

一、我国公路等级分类与旅游公路等级的关系

旅游公路本质上属于公路,因此,在旅游公路等级划分前应梳理其与公路等级的联系与区别,避免混淆,同时分析公路等级分类对旅游公路等级划分方法的借鉴作用。我国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及专用公路5个等级。行政等级主要以公路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重要意义和使用性质为依据来划分。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5个等级。

旅游公路虽在本质上属于公路,但根据其自身特点仍然存在很大差别。例如,旅游公路注重“慢游”体验,以旅游交通为主,在设计时速上有所限制,高品质高等级的旅游公路很可能是功能等级较低的公路,由此可见,公路的功能型等级与旅游公路等级并无太大关系,但每种等级类型公路相应技术指标可以成为旅游公路等级划分的重要依据。同时,旅游公路等级划分应考虑公路沿线的旅游资源在国家级、省级及地市级的重要性、代表性,结合资源品质作为等级划分的参考依据。

二、多维视角下旅游公路等级分类分析

(一)地理视角下的旅游公路等级划分

旅游公路的建设或评定初衷是满足自驾游客对风景、自然、文化等方面的观光体验需求,其中自然与人文在这些类型中占有比例最高。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品质对旅游公路的分类分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可以从地理单元与人文单元大小、特征对旅游公路进行分级。

1.大尺度地理文化单元旅游公路

2016年发布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从地理视角下结合全国的生态旅游片区规划了25条国家生态风景道,25条生态风景道中涵盖了我国8个大尺度的地理单元。以此为基础,适当补充自然特征地理单元及文化单元,基本构成了我国特色明显的地理文化单元,也构成了我国第一级别的旅游公路体系。由于这些地理单元尺度较大,多数跨越省级区划,因此,从自然与文化价值的角度进行衡量,也是国家级别的旅游公路。

2.中尺度地理文化单元旅游公路

中尺度地理文化单元旅游公路是与上一级别相比单元较小的区域旅游公路,包括我国的著名的山、河、湖、海、岛旅游目的地建设,如环长白山旅游公路、青海湖环湖旅游公路、环海南岛旅游公路、三国蜀道文化旅游公路等。这些地理及文化单元尺度中等,一般位于省域之内,构成了我国按照中尺度地理文化单元划分的第二级旅游公路体系。

3.小尺度地理文化单元旅游公路

较小尺度地理及文化单元从资源禀赋及价值品质上看,吸引力没有上两级构成单元强,但也可以作为小型旅游目的地支撑系统建设,如张北草原天路即属于这一级别的旅游公路。这一级别的旅游公路数量巨大,涵盖了每个小区域的自然、文化、景观等地方特色,形成了第三级别的旅游公路体系。

(二)旅游资源视角下的旅游公路等级划分

由于旅游公路串联重要旅游资源且廊道具有宜于观赏的景观条件,旅游公路沿线旅游资源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本身的等级。旅游公路廊道覆盖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可以分为已开发和未开发两大类型。对于未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将旅游资源单体从高级到低级分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旅游资源。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按照其功能和性质又分为风景名胜区、度假区、自然保护区、A级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

由旅游公路周边的资源等级分析可知,除A级景区和未开发旅游资源评价外,多数类型的资源均按照2级划分。可通过建立旅游公路廊道范围内旅游资源点的统一分级标准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及等级划分,并通过不同等级旅游资源的价值赋予在连接的旅游公路上,从价值评价及分布密度层面对旅游公路进行分级,如可根据旅游资源简化旅游公路等级,包括A级、B级旅游公路。

(三)旅游产品视角下的旅游公路等级划分

旅游公路的建设与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方式的拓展息息相关,也为自驾游、徒步游等旅游方式提供重要支撑,旅游公路所提供的旅游产品类型同样是评价因素的一部分。本节即从当前最热门的旅游方式—自驾游产品的角度对旅游公路的分级提供参考。

影响自驾游产品类别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出行时间,按照自驾出行的时间长短,基本上可以将自驾游分为短线、中线和长线自驾游三种类型,以此为依据,以旅游公路里程及完整出游时间为主要因素,将旅游公路划分为短线、中线、长线旅游公路3个等级。

短线自驾游基本上处于大都市圈周边,以500千米为限,自驾游时间在3天之内可以划分出短线旅游公路。按照形成1 000千米以内的中长线自驾游线路范围,及自驾游完整出游时间10天之内可以归类为中线旅游公路。长线自驾游出行的里程一般均超过1 000千米,如著名的“胡氏线”自驾游、国道318沿北纬30度线自驾游、拉萨自驾游、丝绸之路自驾游、沿黄河自驾游等和环海南岛自驾游等。按照超过1 000千米划分及15天以上出游时间可以归类为长线旅游公路。

(四)管理视角下的旅游公路等级划分

旅游公路的管理机制与模式是当前我國旅游公路发展的重要探索内容。从管理角度对旅游公路进行等级划分的目的包括:一是通过筛选,划分等级,整合沿线旅游资源统一管理;二是通过等级划分,有效保护珍贵资源、维护管理旅游公路、合理分配资金、降低管理成本。

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自治州、市)—乡(民族乡、镇)三级。借鉴美国的管理体制,按旅游公路路线所经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行政级别划分的旅游公路国土空间,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层级,以确保资源得到有效甄别,从管理角度可将旅游公路分为国家管理的旅游公路、省级管理的旅游公路及地市级行政单位管理的旅游公路。管理视角下旅游公路划分主要为旅游公路的层级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推进我国旅游公路建设管理机制的构建。

三、我国旅游公路等级划分影响要素分析

在当前阶段推进我国旅游公路等级划分工作意义重大。结合旅游公路内涵及等级划分意义,借鉴多维视角旅游公路等级划分结果,可总结出我国旅游公路等级划分影响要素主要包括资源品质、功能价值、交通要素及服务要素。

(一)资源品质要素

旅游公路最重要的功能即通达、连接重要旅游资源,因此公路沿线旅游资源品质是旅游公路等级划分的重要因素。在评价中应首先建立统一标准对沿线旅游资源进行评价,通过资源品级、资源重要性、唯一性或代表性、已开发资源等级等因素确定沿线资源等级,根据公路廊道范围内旅游资源的等级及分布密度确定旅游公路等级。

(二)功能价值要素

旅游公路的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旅游公路本身及周边环境所形成的整体在景观上、视觉上、文化上、历史上及体验上所具备的价值。在价值要素考量中,可通过地图法、调查问卷法、游客评价法、专家打分法进行旅游公路价值评价,为旅游公路等级划分提供依据。

(三)交通要素

旅游公路是以旅游交通为主的公路,为保证较高的体验性,对行车速度、公路等级、客货比、道路线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交通要素也是旅游公路等级划分的依据之一。高等级旅游公路要求基于旅游体验的设计速度、基于客车行驶的最大纵坡与坡长、快慢兼顾的路基断面形式、基于旅游出行需求完善的交安设施与指示系统。此外,还应考虑道路可游性及与快速交通衔接情况,在具体评价时同样可采用打分法,将评价结果纳入旅游公路

等级划分中。

(四)服务要素

旅游公路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服务需求,增强出行体验,服务水平是旅游公路设计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服务要素评价中,从服务设施、娱乐设施、慢行设施、信息设施和应急保障等方面,运用打分法进行旅游公路服务水平的考量。在旅游公路等级划分中,服务要素应与资源品质、功能价值具备同等的权重,作为分级的主要评价依据。

四、结语

在研究旅游公路等级与我国公路等级分类的区别与联系基础上,分别以地理视角、旅游资源视角、旅游产品视角及管理视角为侧重点,对比研究多维视角下的旅游公路等级划分方法,并以旅游公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体系构建为目标导向,综合多维视角下旅游公路等级划分的不同侧重,提出我国旅游公路等级划分要素,包括旅游公路资源品质、价值要素、交通要素、服务要素四方面的评价要素,以此为依据进行我国旅游公路分级。在等级划分要素的具体评价过程中,目前主要以主观性评价为主,导致不同人群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在下一阶段研究中应针对于每项划分要素开展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探索构建统一标准,科学划分旅游公路各个等级,进一步构建我国国家旅游公路体系。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要素公路旅游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