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018-09-11周道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典型问题学习兴趣实验

周道会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能持续深入进行的关键所在,切实、有效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必然给教学增添几分亮丽色彩。

关键词:学习兴趣;实验;典型问题;物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047

物理是学生普遍认为“很难学的科目”,要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一、要用学生主动探究代替直接灌输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得很费力,学生听得很费劲。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演示实验,调动其感官,让他们情绪、思维活跃起来,从中探究物理规律。比如滑动摩擦力这一节中,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想与压力、粗糙程度、正对面积、运动速度等因素有关。是不是与这些因素有关呢?怎样的关系呢?提供器材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记录数据,自己探究,不难得出决定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让学生自己理论推导,归纳总结出物理结论。比如探究感应电流方向这一节,当闭合导体中的磁通量变化时,引起的感应电流方向是怎样的呢?学生先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然后理论分析。铝环悬挂在铁架台上,条形磁铁垂直铝环所在平面,N极靠近或远离铝环,观察到铝环向前、向后运动现象;再用S极靠近、远离,观察现象。这四个现象中有怎样的规律呢?接下来再引导学生按照原磁场的变化——运动现象——力的关系——感应电流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这个思路,填好下列表格:

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怎样关系呢?学生不难发现实验1、3原磁场在铝环中的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实验2、4原磁场在铝环中的磁通量减小,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即“增反减同”,再概括便是感应电流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到此,学生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总结出楞次定律了!

二、让学生喜欢教师

学生讨厌这个教师,必然也讨厌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有道理,但事实就是如此。试想,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教师,他还能心情舒畅地主动地学习这个学科吗?能对这个学科感兴趣吗?教师的教育教学还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吗?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教师呢?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要有优良的品德、高尚的人格。品行端正、乐于奉献、积极向上、勤奋敬业、乐观豁达,这些人格魅力往往给学生很强的感召力。教师还要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在讲课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学生觉得听你的课是种享受,必然十分信服。教师还要有广泛的爱好、多才多艺让学生羡慕,这样上课的吸引力就更强了!

其次,要关心、重视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 教室外遇见随便问上几句,家住哪里?学校的饭怎样,能吃饱吗?学习上的事更要多关心、多指导。尽量多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从中加强沟通,比如打乒乓、打篮球。班级的优秀学生,教师个个喜欢无可厚非。但成績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存在某方面的缺点,教师理应是帮助、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有什么理由歧视他们呢?差生更需要关心,更须平等地对待。多鼓励少批评,现在的高中生中,留守学生居多,心理素质脆弱,自尊心强,他们总是忌讳批评,希望在同学们面前有好的表现,需要表扬和鼓励。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要经常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三、要让学生会做题

虽然现在是素质教育,但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及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考试的成败往往给学生很强的情感体验,成则兴致勃勃,败则很受打击,不可否认,许多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就是在做题及考试中屡屡受挫而丧失的。因此,要让学生会做题。

首先,要讲好典型问题。上新课,理解知识和做习题与运用其解决问题之间是有距离的,因而要把每一章节的典型问题梳理出来,示范讲解。比如牛顿三定律,光让学生理解其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第一定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其应用往往是受力平衡问题,因而要讲好静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平行四边形法则的三角形规律在其中的应用,图解法、分析法解题的一般过程,第二定律中超重、失重问题,斜面问题,传送带问题,连体问题,隔离法、整体法在其中运用问题。每个问题每种方法都要举出典型例题与学生共同探讨详细分析,之后再适当练习,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不怕习题,不怕物理,并能从做题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喜欢物理。

其次,要把教师长期以来总结的知识联系、解题经验、“小结论”归纳出来教给学生。比如卫星绕天体运动的规律:卫星绕天体运动的半径与运动速度、周期、机械能、发射速度一一对应,运动半径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周期越大、机械能越大、发射速度越大。回旋加速器的工作过程是带电体在电场中加速,在磁场中偏转,最后达到最大速度从边缘飞出,但我们计算最大飞出速度v、在磁场中运动圈数n、在磁场及电场中运动时间t时,往往不是按其过程一步步算。先由D型合的最大半径R计算最大飞出速度v,再由2nqu=mv2/2计算运动圈数n,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1=nT,周期T=2πm/qB,在电场中运动时间t2=v/a,加速度a=qu/md,这样在磁场及电场中运动时间t=t2+t1。有了这些规律,分析计算题又快又准,选择题稍做计算甚至不用计算就可得出。像这样,学生做题得心应手,考试能得高分,他怎能对物理没有兴趣呢?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725000)

猜你喜欢

典型问题学习兴趣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归纳“典型问题”着力教学改进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浅谈数学问题教学中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