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建筑工程转换层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2018-09-10李欣欣蒋艳丽

环球市场 2018年2期
关键词:转换层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李欣欣 蒋艳丽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转换层应用较为广泛,可确保高层建筑上下部结构竖向的连续性及整体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充分掌握相关技术标准,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年限。

关键词:建筑工程;转换层;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工艺

(一)模板施工

按照建筑物控制点,选取垂直仪进行轴线测量,因3层以上属于住宅楼,需进行7个控制点设置。按照控制点将柱、梁位置准确放出,并按照设计梁高、集中荷载等因素进行立杆间距的确定。因具有较大梁集中荷载,因此可选取木枋作为垫木用于支模架扫脚杆位置,进一步增大受力面积,降低集中荷载。且选取对拉螺杆用于梁紧固件,并选取直径120mm硬圆木用于支撑梁下部,避免变形问题产生。除此之外,还需将适量附加扣件增设到梁下部立杆扣件位置,选取剪力撑稳固梁,因本工程选取框支柱施工,需向梁底伸入梁上部钢筋锚固长度,浇筑时,要求先进行柱后支梁模浇筑,其他柱、梁可一次性向梁高50%位置浇筑。

(二)钢筋施工

经岗前培训人员,需持证上岗,严禁未通过考核者操作设备。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相关规范规定,合理选取钢材。因转换层钢筋施工较为复杂,加工安装时,必须对附加筋、框支梁及支柱等锚固长度进行充分考虑,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施工全部框支柱、梁配筋结构,并根据抗震屋面框架梁要求施工其他非框支柱。

绑扎钢筋时,要求选取机械连接法施工直径在28-32mm之间的梁钢筋,如直径在25mm以下,则可选取电渣压力焊施工。施工需上报试验检验报告,要求焊接前,必须对进场钢筋分批进行接头连接工艺检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1组以上设置各类规格钢筋接头试件;

第二,做好抗拉强度试验,且在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以上控制其强度,选取钢筋实际横截面积计算钢筋实际抗拉强度。

除做好工艺检验以外,还需进行外观现场检验,要求检查接头外观、闪光对焊接头质量。相比总数,梁柱构件接头抽检量可控制在15%左右,通常一个批次墙板构件接头量为300个,每批接头抽检量为6个,待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后,即可安放钢筋。要求先绑扎柱钢筋、随后绑扎梁钢筋及次梁钢筋。

(三)混凝土施工

选取商品混凝土用于施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先进行非框支柱施工,利用塔吊垂直运输,选取输送泵施工其他柱、梁及剪力墙。按照施工要求,需在白天浇筑混凝土,因具有较大浇筑量,要求分段施工,如第一段需由柱向梁50%高浇筑,因同时浇筑、振捣梁、柱,可选取C45P12作为梁、柱混凝土,其中添加12%抗裂膨胀剂。第二段则由梁50%高向楼板混凝土浇筑,要求协调各方,做好质量检验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当梁在1m以上时,需预留水平施工缝。本工程转换梁高为1.8-2.6m之间,且为框支柱、框支梁,为此,必须进行水平施工缝留设。按照转换层梁混凝土施工现状,为大体积混凝土,因此应做好散热施工。要求将20mm薄皮钢管埋设到梁内进行散热处理,通过冷水循坏功能在混凝土浇筑后实现散热作用,避免水化热出现裂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温度测量工作。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做好清理干净,确保无杂物。浇筑时,则需指派专人对模板各个部位进行观测,如出现位移变形问题,则需及时暂停施工,修整混凝土完成浇筑部位,选取插入式振捣棒施工,以梅花状布设插点,按照既定顺序施工,做到无遗漏、无死角。同时在振捣棒半径1.5倍范围内控制移动间距。因本工程具有极为密集的柱梁钢筋分布,应合理控制振捣时间,待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时,即可停止作业。

二、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模板支撑体系是否牢固是影响转换层施工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质量控制措施。首先检查立杆、钢管等材料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及时清退质量不达标材料,按照规定要求检测扣件,不得存在锈蚀现象,扣件螺栓拧紧力矩控制在40-60N.m左右。安装完成的模板由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将安装误差控制在条件允许范围之内。要求由中间至两侧对称浇筑混凝土,组织施工人员观察架体变形情况,避免模板支撑体系受力不均匀,出现坍塌现象。待下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架体支顶,浇筑上层混凝土,由架体和已浇筑的混凝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同时构建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为规范施工人员操作行为,还需组织技术培训,充分掌握技术规范,减少人为失误,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转换层施工质量。

(二)为保证钢筋工程的稳定性,必须严把质量关,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钢筋材料的型号、规格,进场前进行质量验收,不得存在锈蚀严重的现象。转换层结构横截面积相对较大,主筋长且布置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施工,加强下料高度的控制,避免主筋就位错误导致返工,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并筋处理的措施,将水平或竖直方向的钢筋进行合并施工,计算并筋等效直径,确定锚固长度。在安装钢筋时,应综合考虑各个部位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合理的下料尺寸及安装顺序。

(三)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粗骨料通常为级配碎石,粒径在5-30mm左右,应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等参数。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以免混凝土构件出现有害裂缝,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由于水泥水化反映会产生收缩现象,在构件内部形成毛细孔,必须加强后期养护作业,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10-12h后,应及时覆盖遮挡物,并定期洒水,以表层湿润为标准,不得出现干燥、积水等现象。转换层大梁部位可适当延缓拆模时间,充分利用其密封性,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同时还能保持混凝土温度。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确定最佳养护时间,在此期间实时测控混凝土温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控点位,内外部温差不得超过25℃,以测量结果为依据适当调整养护方案,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建设力度也越来越大。转换层施工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将其合理用于高层建筑工作中,可实现上下层合理转换,提高工程质量,是推动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陸燕.浅谈高层建筑结构梁式转换层的设计与施工[J].建筑与发展,2010年05期.

[2]李小强.浅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工[J].科学家,2016年01期.

猜你喜欢

转换层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结构规范中侧向刚度比的理解与应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