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8-09-10何开宁

环球市场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程建设水利混凝土

何开宁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的是水利工程中关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相应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从现阶段来看,在水利工程的混凝土裂缝的处理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和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外形,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水利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工程用材之一。

一、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裂缝将使水工建筑物产生渗漏,渗漏的结果,一方面在压力水作用下使裂缝逐步扩宽和发展;另一方面当水渗入混凝土内部后首先会引起水解破坏,并可能由此导致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由于混凝土碳化会加剧混凝土收缩开裂,导致混凝土结构物破坏。混凝土裂缝的存在,能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极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与水泥的某些水化产物相互作用形成碳酸钙,这就是常说的混凝土碳化。在潮湿的环境下二氧化碳能与水泥中的化学成分相互作用,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使钢筋纯化膜遭受破坏,当水和空气同时期渗入,钢筋就产生锈蚀。混凝土的裂缝还会使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削弱,在裂缝部位,水拉性能减弱,裂缝进一步扩大,形成更大的危害。

二、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建筑材料质量

材料的质量高低是引起工程裂缝的常见因素,例如工程的水泥、砂子、石头等的好坏,假如水泥的强度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在受潮或者超过期限再进行使用,那么混凝土的强度就不能满足水利工程的标准要求,导致水利工程混凝土层的开裂。因此只有把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二)混凝土配比问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造成其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种类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这几个因素是互相关联的。

(三)施工中的问题

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裂缝出现的因素很多。水分蒸發、水泥结石和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模板构造不当,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过拆模等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因此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灌、振实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使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三、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一)材料控制

混凝土的材料的选取是关系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的除了设计问题的最有效的预防环节,首先在选购材料时一定要选购符合国家工程质量标准的材料,其次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调配,材料调配的重要性不亚于材料选择的重要性,好的调配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性能,甚至提升材料的性能,但是不好的调配则会直接破坏材料的性能。

(二)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采用混凝土原料进行试拌时,应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可适当掺加I级粉煤灰,并合理控制水胶比,骨料以二级配为宜。添加适量的粉煤灰有利于减少收缩,缓解温差,增强混凝土的抗腐蚀性,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果在混凝土易出现裂缝的部位放置一些钢筋,如转角处、孔洞周围,这样混凝土中的拉应力将会直接由钢筋承担,从而抑制了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三)拌制控制

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从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混凝土施工配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施工配料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石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这样必然会改变原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及浆骨比。这些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流动性、密实性以及强度等级。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当无外加剂和混合料,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混凝土拌制不小于规定的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材料用量,必须按规定的坍落度拌制混凝土,对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浇筑。

(四)混凝土摊铺

运至浇筑现场的混合料,一般直接倒向安装好的模板的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有明显离析时应重新拌匀。摊铺时应用大铁钯子把混合料钯散,然后用铲子、刮子把料钯散、铺平,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铲用扣铲法撒铺混合料并插入捣几次,使砂浆捣出,以免发生空洞蜂窝现象。摊铺时的松散混凝土应略高过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左右。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因故停工在1小时以内,可将已捣实的混凝土表面用麻袋覆盖,恢复工作时将此混凝土耙松再继续铺筑;如停工1小时以上时,应作施工缝处理,如在中途遇雨时,一面停止铺筑,设置施工缝,一面操作人员可继续在棚下进行抹面等工作。

(五)混凝土养护

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养护工作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在早期尽可能少产生收缩。主要是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有条件时宜采用蓄水或流水养护。养护时间为14-28天。对于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水泥的水化热问题。除了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外,还应尽量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降低峰值。在混凝土浇捣成型后,应采取必要的蓄水保温措施,如表面覆盖薄膜、彩条布、湿麻袋等进行养护,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总之,在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设计的要求,严加控制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点质量,这样可以延长水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以节省工程费用,实现经济和安全的工程建设管理目标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荣东.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04).

[2]李文涛.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相关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0(20).

猜你喜欢

工程建设水利混凝土
向水而生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切实保护水利遗产法律须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