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9-10王蒨

环球市场 2018年16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王蒨

摘要:当前,科技创新是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各地政府、企业逐渐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研发力度。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技术中心主要负责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若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势必要重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本文从人才、政策、建设过程等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技术中心建设;现状;对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国家治理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而言,科技创新需要紧紧依赖企业技术中心,因此,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尤为关键。企业只有加强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然而,我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出建议,旨在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现状

(一)专业人才不足

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国内外的技术创新战略均将专业人才的引进与专业发展视为关键工作,制定了系统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为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健全的服务。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出台相关政策,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创业提供资金扶持,为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川。而我国政府虽然多次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高层次人才多集中于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大部分企业缺乏高层次人才。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优惠力度不足,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较弱,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联动不足,造成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力度不足,这也是企业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资金、人力的投入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技术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的投入企业尚可自己解决,但是资金问题则大多需要依靠外部融资解决。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具有充足的研发资金,并且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贷款的成功率相对较高。但是中小企业因为经营规模有限,自有资金不足,可抵押担保的资产较少,不少金融机构向该类企业融资信贷的意愿较低。以安徽省为例,2017年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项目近二百个,但是省级以上的研发项目数量却不足10%,多为自主立项[2]。同时,省级以上的研发项目从当地政府部门获得的研发资金总额低于2亿元,远远低于企业技术中心项目研发的资金需求。此外,虽然政府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出台了多种奖励机制,但是却因为财政专项资金不足等不能全部兑现,政府在财税、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

(三)建设质量不高

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多家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相继建立,并且建设数量不断增加。虽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数量却少之又少,大部分中西部城市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低于15家。这反映了我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盲目追求数量,轻视质量的问题。

(四)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不足

大部分企业科研成果技术转化能力不高,自主开发能力欠缺,部分企业会选择与高校合作。然而,大部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不夠重视,难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在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缺乏大型科研项目的经验,科研项目不够成熟,导致科研项目转化力度不足。

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对策

(一)引进、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的原动力,企业技术中心的科研活动对专业人才的依赖较大。因此,企业要优化人才管理机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首先,企业要转变人才管理理念,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薪资水平,建立健全薪资分配制,提升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同时激发在职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其次,加强在职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定期安排员工参与职业培训,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与考核机制,检查员工的培训效果,使员工可以真正从培训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与技术水平。

企业难以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的重要原因便是企业文化建设不足,专业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不高。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建设,通过宜传手册、工作手册等宜扬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前景等,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外来人才关注企业。

(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还需要政府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功能。合理规划与调整高新产业园区公共事业布局,通过招商引资做好金融、教育、交通等服务建设。其次,加大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积极推广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与奖励政策,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融资信贷的桥梁,解决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融资难的问题。

(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技术中心的科研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逐步转变为多元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中心的研究重点不能脱离企业的主营业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突出企业特色。在研发前,技术中心人员应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市场需求,保证科研成果与行业发展方向、市场需求一致。

(四)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企业可以尝试分类考核机制,按照技术类型、科研成果类型、科研项目等分类管理与考核,将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态度、科研成果质量纳入考核机制中进行绩效考核。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资金、人才、政策等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与培训机制,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政府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

参考文献:

[1]程小辉,国世荣,孙斯文.浙江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建议[J].经贸实践,2017(9):8-9.

[2]杨煜.天津市加强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的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7(5):17-22.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