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村劳动力权益的法律保护

2018-09-10王新颖

环球市场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法律保护社会保险

王新颖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在务工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法律建议,以期为改善农村劳动力务工现状、强化其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法律保护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全面作用下,国内各行业相继转型升级,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在社会结构调整和经济形势转变的当下,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充裕的人力资源支撑。因此,如何全面、有效保障这一劳动力生力军的合法权益,不仅是法治社会发展进程的应有之义,也是保障和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必然之举。

一、农村劳动力对经济社会的贡献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总数不断增加,流动范围不断扩大。简而言之,时下农村劳动力群体主要有着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途径主要是外出务工,流动稳定性较强;二是农村劳动力总数仍然过剩,但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群体逐渐分层,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但不论如何划定,农村劳动力对社会经济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助推力,具体如下:

(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批农村劳动力的资源补给,一方面强化了经济落后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使得经济落后地区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金等方面都获得了充裕支撑,还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地区推进和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提供了强大推动力,是“大农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支撑。换言之,农村劳动力不仅为其家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对城镇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基石

时下,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转型期,加上农村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强,流动配置逐渐呈现出新形势,农村劳动力群体进入了一种分化期,流动成因更加多元化。由此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划分标准逐渐发生改变,即,由过去的“阶级身份”逐渐向“职业身份”过渡,从而促使城乡之间的交流协作趋于频繁化。其次,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补入,也使得农村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目标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落实。

二、农村劳动力务工中的常见法律问题概述

(一)相关农村劳动力的社会权益保护制度有待完善

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一般很难享受到完整的社会福利。近年来,虽然各地方政府已通过各类实务纠纷察觉到农村劳动力的社会福利并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故对此制定、出台了系列措施加以改善和保障。例如,针对农村劳动力务工情况制定和实施以各地实际相契合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与措施,但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仍然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关键在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体缺乏全面性、实效性。

(二)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与其现实需求普遍存在着较大偏差,由此使得以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再加上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上缺漏,导致现实中违法招工、用工,肆意克扣工资、缺乏安全生产保护措施等问题引发的纠纷频现,亟待引以重视,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就业保障制度。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一)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福利制度

保护农村劳动力的社会权益是政府作为职能部门的应尽义务,也是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和维系社会企业有序运营的基础与前提。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社会福利状况应当受到重视。为此,各地方政府应当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原则,将农村劳动力纳入社会福利体系之中,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契合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确保农村劳动力能够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福利。

(二)完善农村劳动力劳动就业保障制度

这就要求各地方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积极履行职能义务,及时发布就业招聘信息,构建科学、畅通的信息发布平台,有效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求职就业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当针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劳动力在就业中遭遇的权益侵害问题给予应有重视,加大惩治力度,加重处罚金额,严厉惩处违法招工用工,借助法律的震慑力和权威性,全面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权益保护法律机制

即,首要健全農村劳动力申请和享有法律援助的相关法律制度,详细载明农村劳动力可享有法律援助的权利及申请细则,并以实际为导向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和程度。其次,要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和具体国情,在现有基础上适当调整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调解的流程和手续,一方面促使争议纠纷能够及早、有效解决,另一方面节约司法成本,切实发挥法律援助的应用作用。此外,还应当与各地方文宣部门、法制部门积极合作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大普法宣传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法律意识,尽可能地让农村劳动力了解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问题,并掌握在务工过程中遭遇不公平侵犯时可采取的解决方式。

四、结语

现实中,农村劳动力在务工过程中常遇诸如劳动权益遭到侵犯、就业遭到歧视等问题的困扰,而专门针对农村劳动力权益设定的法律规定仍然存在较大完善空间,因此,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亟待进一步完善保障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为实现“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权益政策与法律保障的中外比较[J].人才资源开发,2016(20):245-246.

[2]姜美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7,48(4):171-171.

[3]李多连,王兰高,王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转移的法治保障[J].法制与社会,2016(35).

[4]许明月,段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法律激励机制构建[J].比较法研究,2017(6):75-85.

[5]薛维然,倪婧琪,胡勇军.劳动法视域下农民工法律维权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7(8):71-72.

[6]陈宜,张涛.接近正义:农民工法律援助生态分析及路径建构——以1767个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为样本[J].学习论坛,2017,33(9):69-75.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法律保护社会保险
探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保险稽核现状及对策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短板分析及对策构建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浅析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