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09-10朱永杰

环球市场 2018年2期
关键词:群众监督党政领导班子

朱永杰

近年来,各级党委、纪委在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上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掌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权力,如何确保这些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是党内监督应当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党内监督实践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有人曾形象地归纳为四句话:上级监督下级“雾里看花”,同级监督同级“望而却步”,下级监督上级“纸上谈兵”,群众监督干部“水中望月”。要改变当前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不足,只有找准存在问题,才能切实履行监督的职责。

一、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监督工作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强,认为上级监督是“不信任”,群众监督是“找茬”,思想上消极抵触。另一方面“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力,群众监督不了”的现象依然存在。监督主体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群众普遍反映,单位的主要领导集人权、财权、物权于一身,权力太大了”。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所以“杀鸡给猴看,猴子不看,照样前‘腐’后继”。

二是党内监督不力;党内监督不力的症结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不到位,班子成员之间、成员与“一把手”之间,构不成强有力的内部约束。班子内部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积极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有所淡化,还没有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浓厚风气,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有的同志反映,从当领导到免职,组织只谈过两次话,一次是任职,一次是免职。“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从而形成对党员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

三是监督机制不畅。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还不健全,如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干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等还没有实质性动作。“组织部是办喜事的,纪委是办丧事的”,职能部门还没有形成高效联动的全程监督运行机制,有时监督没有到位。人大、政协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不够。群众监督条件不完备,渠道不通畅,监督保障体系还不能有效保护群众监督的合法权益。

四是制度落实不够。目前,干部监督的制度规定措施已经不少,但操作性差,缺乏后继措施。有的同志尖锐地指出:“制度不落实关键在党政一把手,没人愿意往自己头上戴紧箍咒”。

五是监督的氛围不浓。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流于形式,有的监督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二、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和教育,切实提高监督意识

党员领导干部能否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违法违纪,取决于自律和律的统一。自律就是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一个人只有很强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才能在复杂的情况下正确把握自己。他律虽然是外来因素,但其作用绝不能忽视,没有他律,党员的自律意识就不易巩固和强化。所以,要通过“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自我监督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不断增强自觉性,提高主动性,坚持经常性。要在班子内部和领导干部中间营造“人人接受监督,人人自觉监督”的氛围。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意识,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氛围,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真正能够从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做起,以良好的政风和过硬的作风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党内监督

在干部监督体系中,党内监督是最直接、最有约束力的监督。党内监督的关键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要结合干部考察、日常管理、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能力,特别要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方面,严格进行监督。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政一把手,要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内部权力制衡机制,通过合理分权,以权力监督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科学制衡党政一把手权力过大的问题。

(三)抓住根本,切实落实各项制度

切实落实各项制度是做好监督的前提和基础。要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年度考核、届中考核、届末考察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监督的作用,并且通过党建工作巡视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经常性监督。通过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强制力,使权力运行机制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各项制度,关键在党政一把手,要严格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保证干部监督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底,覆盖到边。

(四)明确职责,切实理顺监督机制

纪委、组织部等部门要发挥党内监督的职能作用,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相互协调,形成党内监督的合力。既要把住“事前控制机制”在选人用人上的重要“关口”,又要不断加强从领导班子内部为监督主体的“事中约束机制”,要完善领导班子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事后惩戒机制”既涉及到党内,也涉及到人大、行政和司法部门,因此,党内监督还要与人大、政协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很好在结合起来,在政策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多沟通情况,多通报信息,使干部监督机制整体上协调互动,形成合力,各向其责,不留盲区和死角,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监督网络。

(五)扩大监督范围,拓宽监督渠道,切实搞好监督工作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做好党员干部的监督工作,必须进一步拓宽监督的视野和范围。不但要了解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和工作情况,还要了解其“社交圈”和“生活圈”的情况,实行全方位的监督,真正做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同时,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党政机关公务、政务和政治生活的透明度。

在扩大监督范围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一是要形成纪检监察机关为主体的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二是要形成以司法机关为主体的法律监督。三是要形成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为主体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通过扩大监督范围,拓宽监督渠道,为切实搞好监督工作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保障利益,使自下而上,由内到外的监督更加严密有力,将各级领导干部真正置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中。

猜你喜欢

群众监督党政领导班子
如何促进党政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医院党政工作的创新意识探讨
探讨县级统计部门如何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创建“四好”领导班子 推进一流乙烯企业建设
湖南省农信联社永州办事处举办县级行社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班
让责任管住权力
在国有企业中实施民主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开门整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经验
论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