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议信访工作中的护民生策略

2018-09-10邢辉

环球市场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访工作必要性策略

邢辉

摘要:信訪工作是除法律以外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利益表达形式。但是由于信访的有关信息一般要经过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筛选,然后递交给有关领导、有关机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间接的利益表达方式。为了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作用,本文概述了信访工作,简述了加强信访工作的必要性,对信访工作中的护民生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信访工作;必要性;护民生;策略

一、信访工作的概述

信访工作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二、加强信访工作的必要性

加强信访工作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1)使社会更加和谐。各级部门只有理顺各种矛盾关系,平衡方方面面的利益冲突,才能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形成一种万众一心、通力合作的强大动力,塑造一种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态势。具有居安思危,积极应对挑战的应急管理能力。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要果断决策,快速处理,积极反应。只要这样才能为人民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建设提供一个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人文环境。(2)促进社会管理更加趋向法治化、制度化。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强信访维稳工作,解决和处理了大量信访突出问题,信访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对待信访工作和信访问题上推下卸,相互埋怨老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层出不穷,政府的号召力比不上信访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应该跳出信访研究信访,使信访工作逐步法治化、制度化。

三、信访工作中的护民生策略分析

(一)信访工作要与时俱进

(1)信访工作要深入实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准确、全面、客观地掌握信访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对一些具体的信访问题,不仅要看到它的客观存在性,而且要根据它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采取与时俱进的措施加以解决。(2)“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主体。“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发的问题谁解决处理、谁制造了矛盾谁负责化解,这是信访工作的根本原则。(3)人文关怀、有情操作。对一些诉求符合情理,但又不符合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信访问题,要以诚感人,以情动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信访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取得信访群众的理解和信任。(4)执行政策、依法治理。解决信访问题必须以政策为支撑,以法律为靠山,对涉法问题要依法处理,任何脱离或抛开政策和法律标准的随意性措施和做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无理缠访、闹访、非正常上访和煽动制造群体性事件等违法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打击。

(二)创新工作机制

主要表现为:(1)拓宽信访渠道,健全群众的诉求表达机制。在完善联合接访机制的基础上,开通绿色信访邮政、短信平台、诉求专线电话、网上信访和远程视频接访等多种渠道,使群众不管通过什么途径都能顺畅地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最大限度方便群众。(2)突出“事要解决”,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需要合理解决好过去几十年在改革发展中,做出牺牲和奉献的不同群体利益问题;扎实做好耐心细致的调查协调工作,解决好各类疑难特殊信访问题中群众诉求合理的部分;切实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3)创新社会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问题的发生。一是建立系统科学的信访稳定考核评价体系,健全一整套规范有效的工作制度,使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千部树立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避免因领导的变动而改变套路,因领导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工作重心。二是建立健全并落实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政策措施监督咨询机制和公开评议机制、弱势群体排查救助机制,确保政策科学性、连续性,兼顾好各种群体的利益需求和社会各阶层的承受能力。三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做到有人管事、信息畅通,使政权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覆盖社会的每个阶层,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三)提高领导干部处理信访事件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1)决策能力。领导者的决策至关重要,一项好的决策出台后,既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又能保证顺利贯彻执行,领导者一旦决策失误,轻则引起群众不满,重则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甚至给国家造成损失。(2)依法行政能力。依法行政是对领导者的最基本要求,但在信访工作实践中,多数信访案件属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诉求合理或部分合理的案件,在解决过程中,往往使领导者陷于两难境地,一时很难作出决断。明智的领导者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从维护社会稳定着想,使信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避免越级上访案件的发生。(3)处理异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异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如果处置不当,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领导者必须,按要求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组织、协调和处置工作,防止因贻误处置时机或处置不当而使事件升级,给社会稳定造成更大危害和严重影响。(4)应对突发信访问题的能力。作为领导者必须站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处理解决信访问题,对能解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及时解决;畅通和拓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依法维权渠道。(5)做好上访群众工作的能力。信访工作的对象为群众,大多数属弱势群体,上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在问题没解决之前,心情不好、情绪不稳在所难免,接访者的态度或一句话不慎,都有可能激化矛盾。为此,要特别注意,特别是领导者的行为更能引起上访群众的关注,这时领导者的善意友好行为在上访群众眼中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和领导干部,要在接待上访群众和处理信访诉求中,始终注重坚持法治思维、求真精神、平等理念和惠民意识,努力在化解信访矛盾和破解信访难题中,依法维护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和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张东升.在解决信访诉求中服务保障民生[J].四川党的建设,2016(12).

[2]贾俊敏.努力做好新形势下教育信访工作[J].山西教育,2016(11).

[3]马振家等.高校民生信访工作法治化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03).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必要性策略
工商银行湖南邵阳分行构建分工清晰责任明确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做好基层信访工作 共建平安家园
“平语”近人”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Passage Four
加强组织系统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