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民宿理论基础与解析

2018-09-10刘扬

环球市场 2018年2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民宿理论

刘扬

摘要: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越发蓬勃,以此带动了相关附属行业的发展,时下“民宿”一词越来越成为热门,相较于快捷酒店来说,很多旅游人士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在民宿入住,民宿行业已近乎成为独立的产业业态。好的民宿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许多高回头率宿客,仅为民宿本身而非当地的旅游景点。然而我国尚未有对“民宿”一词的具体界定,也未有相关管理政策出台,目前民宿发展还处于相对初级的混乱状态,对于民宿的标准化与特色化,也没有相对应的认证标准。

关键词:民宿;旅游发展;理论

为探究民宿旅游发展情况,运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民宿效应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旅游目的地文化理论、乡村旅游社区理论,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民宿所产生的显著效益、民宿的产业发展、消费者对民宿旅游的消费行为、民宿旅游目的地文化和人文等角度探讨了民宿旅游发展策略。

一、民宿的概念

国内外旅游民宿的起源,大多是为了解决观光地区住宿设施的供需问题。在国外,“民宿”一般指B&B(Bed and Breakfast),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其显著特点是:①业已形成行业协会组织;②经营中高度关注人性化和个性化;③服务内容呈现多样化;④民俗化、本地化、家庭化。在中国,“民宿”最早起源于台湾地区,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⑤在民宿经营规模上,明确客房数在5间、且总楼地板面积150㎡以下为原则。目前,在我国,对民宿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杨欣、殷燕认为大陆民宿的种类很多,如以四川成都为代表的“农家乐”、以厦门鼓浪屿为代表的家庭旅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旅馆等等,但是目前中国发展较为成熟的民宿类型主要是农家乐。李初叶、周元雄认为民宿主要是为游客参与当地日常生活、体验当地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提供家庭特色接待,游客通过“住”融入乡村生活、呼吸自然、回归传统和欣赏文化。李德梅、邱枫等认为,民宿是私人将其一部分居室出租给游客,以“副业方式”经营的住宿设施……游客不仅能与主人进行某种程度的交流,更能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自然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政府、开发商、旅游学者等多方面的关注,有一些学者在旅游可持续发展领域已经做了深入且多角度的研究。国外有代表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一是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既要保持和增強未来发展机会,又要尽量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的需要。二是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说法,是指在保护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完好性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需求,它既能为今天的东道主和游客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我国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满足游客的需要、业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做到保护资源,节约利用,而不是以破坏生态资源的手段去换得短期的快速的经济成效。合理开发,为人类后代留下充足的资源,是我们的责任,这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最可取的、也是发展最稳定的必然道路。

三、如何整合民宿室内设计标准化与特色化

(一)生理体验上一采取民宿标准化经营考核

民宿设计虽然要体现不同的特色,但顾客对民宿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视觉,所以空间设计是否合理,客房是否采光良好,空气是否流通,是否干净整洁,是否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等,都是客户对民宿评价的最低标准。因此,为确保满足客户的“生理体验”,还需采取标准化的形式。

(二)政府加强管理力度,制定民宿评价标准

如定期对民宿进行登记考核,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等级,如一般的民宿,其卫生情况应当满足快捷酒店的标准,干净整洁,房间及服务特色等主要依靠民宿主人根据其能力来自主经营。第二种是精致民宿,精致民宿是在普通小型民宿的基础上,花费更多的心思设计装修,特色提炼更加明显、服务更加周到的民宿,卫生及硬件设施相对较好。第三类是精品民宿,精品民宿主要是“商业驱动型民宿”,前期的投资相对更多,民宿特色从建筑外观到室内装修与装饰,再到民宿服务及硬件设施等,风格统一,特色明显。精品民宿主要展现地区历史传承,地区文化脉络,民宿本身特色服务,重点展现出民宿的不同特色。

(三)心理需求上一突出民宿特色主体

民宿的特色化主要满足心理上及精神上的需求,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对不同的空间也有自己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民宿的空间设计上,想要体现出民宿的个性,重要的还是对民宿所针对的客源进行个性特点及心理需求的分析。民宿要满足客源的心理需求,在空间的材质选择及色彩搭配、氛围营造等方面,要结合地域文化、客源特点来进行空间设计。

(四)民宿的环境效应

想要发展民宿经济,必须借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干净的山水资源.这是发展民宿经济的最基本的条件。在不发展旅游的情况下,整顿乡村环境向来都政府部门的难题,且采取多种措施都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但随着民宿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推动,环境问题迎刃而解,短短时间内农村的环境就会大有起色,加上政府投入的大量资金支持,逐渐改善乡村的基础生活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此外,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加强对民宿业主和当地村民的各种培训和宣传,逐步增强村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农民们意识到环境是乡村民宿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保护好环境就能保证乡村民宿的收入来源,促使他们自觉的爱护当地环境。民宿经济所带来的收入又可以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去,促进乡村民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民宿的特色化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民宿本身知名度的提升及民宿产业的发展,而“民宿特色化”也是民宿行业生存的主要依据。关于民宿的特色化与标准化如何整合,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在此也希望未来民宿业态的发展越来越有章法,能够为大家提供选择民宿时可参照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04):16-22.

[2]周琼,曾玉荣.台湾民宿发展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2013,(09):64-68.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民宿理论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周边赋能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你是民宿达人吗
盛满理论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