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环境下网络安全和隐私安全分析

2018-09-10李鸿菲田瑞林张转玲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保护

李鸿菲 田瑞林 张转玲

摘 要:二十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居民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应用的愈加广泛,物联网环境安全和隐私安全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物联网应用安全,实现用户隐私的有效保护,不仅关系到用户的个人利益,而且影响着物联网的发展前景。本文从目前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安全问题出发,就物联网安全和用户隐私安全的保护做了讨论,希望对物联网安全和用户隐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物联网安全;隐私安全;保护

物联网是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网络应用,其意义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所以物联网的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安全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互联网的一些安全技术,但由于物联网的设备和通信等元素都具有私有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包含各种功能各异的智能终端,在很多特定条件下,互联网的安全技术并不适用于物联网,所以建立物联网独立的安全体系框架尤为重要。

1 物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和隐私安全问题

物联网技术指通过互联网建立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在联系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数据和用户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这就有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用户个人隐私被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物联网的性质决定了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用户信息和网络数据的传递和交流,然而当前我国并没有完善的网络保护的法律体系,用户在个人隐私安全和利益得不到的保障的情况下,往往对物联网存在怀疑态度。所以说物联网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物联网的发展。

1.1 数据采集与数据传输安全问题

用户数据在传输和交换的过程中,如果数据信息加密保护过于简单、易于破解,很可能造成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恶意拦截,或造成对现有数据进的改和破坏,造成数据虚假或损坏,数据传输中涉及的个人信息容易被窃取,造成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

1.2 物联网隐私信息安全问题

物联网在应用过程中会利用设备记录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和企业公司信息,这些信息的安全保护如果得不到保障,容易造成信息被恶意窃取,影响到用户个人利益,对个人或企业造成损失。如果这些用户信息被用于非法勾当,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安全治安,引发社会动荡。所以说,物联网对用户信息保存的机密性十分重要。

1.3 物联网的业务安全问题

物联网的运行过程往往关联着各种业务工作平台,物联网平台功能丰富、业务种类繁多,这就要求业务平台必须通过信息处理和各种计算实现信息的安全交互,从而针对其各种不同应用功能打造出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系统。

1.4 物联网的稳定性与隐私安全问题

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使物联网应用数据交流的必要条件,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如果数据流遭受网络攻击就容易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其中一些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就会造成用户个人利益的损失。物联网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实现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和用户隐私的安全,这要求物联网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信息保护体系。

2 物联网网络安全技术

2.1 密钥技术使物联网网络安全的基础

密钥技术主要分为非对称和对称密钥两种,非对称密钥在执行过程中受互联网密钥分配中心管理,由互联网分配中心对密钥进行分配。对称密钥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方法,由各个网络中心针对不同的网络结构进行加密管理。通过密钥对网络数据和网络节点进行算法加密,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的机密性和安全性,避免了数据的非法窃取。

2.2 隐私数据处理技术

物联网的数据信息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都存在着隐私信息被竊取的风险,隐私数据处理技术是在稳定可靠的网络技术保证下对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进行安全保护。例如物联网应用中用户位置信息服务时多采用空间加密和对用户位置进行伪装的方法进行用户位置信息的保护。

2.3 网络安全的路由安全协议

物联网在应用过程往往关联着形式各样的网络平台,由于每个网络平台的网络功能和网络结构不同,各个平台都有独自的路由协议。物联网在与网络平台进行交互式需要一个统一的网络算法和路由协议以避免各种网络攻击。

2.4 入侵检测与容错技术

为了提高网络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网络数据传输需要具有一定的容错性,避免因网络攻击造成数据传输的中断。网络的容错性主要包括在网络拓扑中的容错、数据检测的容错机制等,各种容错机制的实现保证了在网络遭受攻击出现节点和部分链接中断的情况下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3 物联网环境下网络安全和隐私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物联网的网络安全和隐私安全问题必将更加突出,物联网应用范围的增加要求物理网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安全协议更加复杂。复杂的应用代表着网络安全保护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各种网络攻击形式的层出不穷和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对网络安全保护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物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和隐私安全保护体系尚未完善,而物联网发展迅速,普及速度较快,网络环境愈加复杂,这对物联网的安全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这要求国家必须尽快形成完善的物联网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快形成完善的物联网安全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昕.物联网环境下网络安全和隐私安全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11):23.

[2]刘伟.物联网环境下网络安全和隐私安全分析[J].科技视界,2015(22):91.

猜你喜欢

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洛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