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研究

2018-09-10李钰幸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李钰幸

摘 要: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过程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我国计划自2018年起实行积分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进入后补贴时代。本文主要运用了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积分政策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积分政策

1 绪论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去补贴,市场化”逐步开始实施。积分政策在我国没有先例,如何充分利用积分政策来发展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现有研究主要针对补贴政策研究了政府最优的补贴政策模型及补贴效应、企业定价策略。如范如国等研究了政府补贴以及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效应影响,构建了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的最优政策模型。在补贴政策后期,实行积分政策,促进汽车产业市场化竞争,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如徐建伟分析了补贴政策的效应与隐患,提出要加快补贴政策调整和退坡安排,完善积分交易机制。

2 积分政策研究分析

2.1 积分政策的理论分析

积分管理包括正积分和负积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中规定正积分可以转结下一年度,并且可以出售,负积分不可以转结。负积分企业有购买积分和认罚两个选择。

按照这套办法,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中得到双重优惠。根据工信部的规划,计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175万辆。这就相当于,CAFC积分不达标,导致油耗负积分的企业要达到国家标准只有两条路径,一是使用前期储存的油耗积分,一是购买其他企业的当年新能源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是否达标就控制了汽车企业是否有正积分来抵CAFC的负积分。

2.2 积分政策的持续发展原理

积分政策借鉴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90年颁布的零汽车排放政策(ZEV),该政策核心是利用各企业的科研生产优势,促进零排放汽车尽快达到商业初级阶段,为先进技术汽车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特斯拉就成为ZEV政策的典型受益企业,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销量占62%。实行ZEV政策的10个州的新能源汽车份额是没有实行ZEV政策的州的4至5倍。该政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在未来实行双积分政策的时期,对体制不同的自主品牌企业来说将面临两种不同的态势。对于新能源汽车基数大的自主品牌企业,已有研发技术较强,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大,获得正积分较多。对于合资企业和传统汽车基数大的自主品牌企业,传统汽车产量占比大,会获得负积分。两类企业可以按规定进行积分交易,实现两类公司的积分都达到国家规定。

同时,对于购买积分仍不能抵除负积分的汽车企业就会逐渐被市场淘汰,剩下的企业可以继续按规定生产。出售积分的企业会从中获利,增加企业资本,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资本投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优胜劣汰,有利于产业重组,重视节能减排、科研创新的汽车产业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此时,国家再进行积分阶段性调整,汽车行业继续优胜劣汰,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增加,从而达到激励汽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效果。

2.3 积分政策的弊端

积分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确实有很大促进作用,但积分政策也存在种种缺陷。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实际积分值在3%左右,在2018年要求达到8%的比例且必须在当年完成积分平衡,对于部分体量较大、新能源汽车产品线尚未完成布局的车企来说难度很大。如果汽车行业大部分企业都不能达到8%的比例,则意味着淘汰的汽车企业过多,将不利于新能源汽車行业的发展。

积分政策未考虑科技发展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的重新审核标准未作详细规定,长期按原标准执行,将不利于新能源车行业重组和创新突破。积分政策是一种倒逼政策,会加剧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影响企业未来规划。只看产量,不看销量,会导致汽车企业大量生产新能源汽车,通过补贴和积分交易获利,新能源汽车囤积。

对于汽车企业间的双积分如何界定价格,政府是否还会调整积分交易价格,积分政策并未作出规定,双积分是否充足、积分下降过快、周转不足都是积分政策实行之后要面对的问题。政府如何对积分政策实施监管,防止积分作假,会是政府下一步要面对的问题。

3 政策建议

3.1 补贴重点放在技术研发、基础建设

政府补贴重点应放在汽车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基础建设上。技术研发能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促进消费市场的需求、提高汽车企业的利润,供给侧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才能获得市场份额。对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建设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影响大。政府补贴可以转向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建设上,刺激汽车企业建设基础设施,同时对投资商经营商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

3.2 政策引导转变为市场配置资源

政府应在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将政策引导转变为市场配置资源。只针对供给侧的补贴政策或积分政策只能间接影响消费者市场需求。需求侧的转变才会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传统汽车相比,部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较差、价格偏高、基础设施不完善,要提高市场需求,就要先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市场配置资源,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如国,冯晓丹.“后补贴”时代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补贴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03).

[2]徐建伟.当期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6(05).

猜你喜欢

新能源汽车
试论新能源汽车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财政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对策研究
我国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战略分析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成本管理研究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