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驱油田水窜层排查研究与应用

2018-09-10侯庆军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测井效果分析危害

侯庆军

摘 要:本文水驱油田注水开发时间较长,储层物性物性变化,出现大孔道的,随之产生水窜以及水窜危害,通过测井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对大洼油田的一个区块作为研究试验区块,分析出现水窜原因就,来指导了注水井调剖、层系调整等地质、工艺措施,效果显著。

关键词:水窜;危害;测井;效果分析

1 水窜的危害

产生水窜的危害是:储层非均质越加严重,低渗层发挥不了作用;注水低效、甚至是无效循环,即从注水井注入,直接从采油井中采出。水窜形成水患,嚴重地影响了油田开发的动用程度,波及系数难以提高,增加了开发成本,增大了措施的难度。

2 水窜层排查方法的研究与选择

现阶段,注水剖面的测试主要有两种方式:同位素测井和氧活化测井。同位素测井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物质,通过人工方式提高注入地层伽马射线强度,用于研究注入井注入动态的方法。缺点是对注水层受油套管管壁粘污和接箍、配水器、封隔器等粘污的影响程度的解释缺乏科学根据,不能判明高渗透层或大孔道的吸水状况。也就是说同位素测井不能作为水窜层排查的依据。

氧活化测井是一种示踪流量测井。缺点是成本高;点测,无法细分夹层小于1.5米的单层;测试结果受管柱截面变化影响大;受中子管使用寿命限制,对一口井很难做到多次重复测试。应该说氧活化测井可以用于水窜层排查,但造价高,难以规模实施。为了克服同位素测井、氧活化测存在的缺点,我们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测井方式-双补偿注入剖面测井作为水窜层排查的重要手段。

双补偿测井的原理是将示踪物质通过释放器释放到井筒中,测井仪器配置有两个探测器,两个探测器之间有一定距离,当示踪物质随着水流流经探测器时,探测器的时域信号波形有明显的变化。通过相关分析确定流体流经两个探测器的时间间隔,进而可以计算出流体流速。它不但能测量水流横向流动速度,还能测量水流纵向流动速度,两种测量速度互相校正,互为补偿。与同位素测井相比,双补偿测井消除了粘污、沉积及大孔道的影响。与氧活化测井相比,双补偿测井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低的测量下限(3m3/d);成本低,可多次重复测量。双补偿测井是注入剖面测井方法的重大突破,采用双补偿测井,通过对水窜层测井特征的识别,可以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水窜。

3 研究区块概况

通过对兴隆台全厂主要区块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大洼油田的清5块作为研究试验区块。清5块位于大洼油田西部及西南部,均为大洼油田的主力开发区块,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东营组马圈子油层。从1989年就投入了注水开发。现在已进入低速递减阶段的末期,油水井非均质性日渐突出,水窜严重,急需水窜层的排查,为下一步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4 现场实施情况

4.1 总体实施情况

经过前期准备之后,从6月份开始:①采用双补偿注入剖面测井技术测试15口井;②为了验证用双补偿测井排查水窜层的准确性,实施2井组示踪剂监测;③应用水窜层排查研究与分析的结果,实施了3口井调剖、8井次的动态调配水,4口井堵水,3口井层系调整。这三项工作衔接有序,环环相扣,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开展顺利。

4.2 注入剖面测试情况

在清5块测试8口井,在8口测试井中,排查出3口井存在水窜层。

以洼11-15井为例:该井注水井段1741.3-2433.4m,7层厚度23.3m,油压11MPa,套压10.5MPa,日配注60m3,全井实测67.5m3。在7个测试层中,14号单层吸水量占全井的89.97%,21、22号两个小层吸水量占全井的10.3%,其它层均不吸水。该井关井1小时后,油压快速降到0。经综合分析,将14号层定为水窜层。

4.3 示踪剂监测

确定洼10-10和洼11-15井进行井间示踪剂监测,采用Brigham-Smith的经验公式计算示踪剂的选择与用量。根据2个井组的动、静态地质资料,按照示踪剂的筛选原则、经验公式、示踪剂在地层中的滞留量,以及实践经验,确定井组化学示踪剂的种类和用量。

洼10-10井组监测结果,在本次井间示踪监测中,处于井组一线的4口监测井全部见到了示踪剂显示,说明井组内井间连通性较好。在4口示踪剂显示井中,都具有示踪剂突破时间短(5~10天)、注水推进速度快(介于36.1~52.5m3/d之间)的特点,说明注水见效层段存在大孔道或裂逢,造成注入水在监测井中快速突破,油井水淹十分严重。这充分验证了上述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洼11-15井组:在本次井间示踪监测中,有6口监测井全部见到了示踪剂显示,说明井组内井间连通性较好。最快3天见到药剂显示,说明水窜严重,同样验证了测试结果正确性。在6口示踪剂显示井中,东西方向的油井示踪剂推进速度明显快于其它方向的见剂井,说明该方向水淹程度较其它方向严重。

5 效果分析

指导了注水井调剖、层系调整等地质、工艺措施,效果显著。根据水窜层排查结果,在洼10-10、11-15井实施了调剖作业,增油1423吨;实施动态调配水8井次,增油837吨;实施层系调整3口井,增油1726吨;实施油井堵水4口井,增油820吨。

6 结论与认识

①双补偿注入剖面测井技术能准确地反映井下流体窜流的层位,在现阶段是水窜层排查的好方法,可以推广应用。②水窜层排查能提高地质及工艺措施的针对性。对于水窜区块的措施应采取调堵结合,综合施治,从调剖、动态调配水、层系调整、堵水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效益会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测井效果分析危害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球物理测井与解释》课程的教学改革
我国测井评价技术应用中常见地质问题分析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干扰问题分析
做好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