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绩效管理的控制和激励策略分析

2018-09-10邓丽丹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对策

邓丽丹

摘 要:本文主要以企业绩效管理的控制和激励策略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现状与问题为主要依据,从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工作、建立先进的考核制度、对绩效结果加以充分利用、将绩效考核与薪酬有机结合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绩效管理效率。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0 引言

对于现代企业未来发展来讲,加大绩效管理力度十分重要,其是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的关键。为此,相关人员需给予绩效管理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企业日后发展中发挥出最大化。本文主要分析企业绩效管理的控制和激励策略,具体如下。

1 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1.1 量化指标占比少

企业所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其重点为“绩”与“效”,而在实际落实中,绝大多数企业考核人员都会以减少自身工作量为目标,将绩效管理工作变得主观化,比如从考核结果的层面看,单单从达标、未达标等简单的层面评估,但这些等级内,其实际评定的清晰度、准确性以及客观程度方面,皆未展开充分考虑。为此,在员工心内,企业的评定标准并非以公平为主展开评估,诸多时候都会掺杂个人情感。在部分企业内,只注重德与勤等因素,未真正的对工作业绩与工作内表现进行评价,部分企业甚至存在让员工轮流当先进的状况,消除员工对工作方案的态度,致使绩效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1.2 绩效管理定位不准确

我国很多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观点就是利用绩效考核策略,觉得绩效管理施行就是企业员工对既定目标完成状况展开的考核,在将考核结果同工资和奖金关联起来。因部分企业认知的局限性,在真正施行中依旧有意思的沿用传统模式。比如绩效管理目标中和绩效施行中,要随时同上下级交流和沟通,以激励企业员工提高能力,但因管理人员在意识方面存在问题或是以自身忙为借口,依旧常见管理人员直接下达考核指标的现象。这同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明显不符。

2 企业绩效管理的控制和激励策略

2.1 全面认识绩效管理

第一,企业需定期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向员工传到绩效管理有关观念,让绩效思想在企业员工心中蔓延,消除其错误想法。注重加强企业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可以通过树立合理的绩效理念,为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第二,通过加强学习和培训策略的实效性,来丰富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知识,之后促使他们去掌握更多的绩效管理内容,让企业员工切实了解到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促进他们积极的开展自我管理绩效,如此在未来施行或是落实绩效管理工作时,企业员工才能给予更多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第三,上到高层领导下到基层员工,在进行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皆需履行好自身绩效管理责任,各个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工作皆需把其当作时常规工作来看待,进而为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效率做铺垫。

2.2 构建新兴的考核机制

新兴的考核机制要求展开科学探究。即在企业展开绩效考核过程中,需将企业的组织结果、特殊的发展形式当作参照条件,把各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关职责以及贡献程度等进行明确界定,之后编制健全的岗位说明书,确定实际的薪资范围,为有效施行绩效考核工作的具体目标。第二,应用新兴的考核测评策略和理论,比如作业成本法、平衡积分卡以及整合绩效管理等策略,以此来保证企业绩效管理效率。第三,从整体上看,考核工作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与体系性,日常考核工作一定要同年度和月度等相關联进行考核,加强日常考核工作质量,加强日常考核在全体员工考察工作中的占比,进而保证企业绩效管理效率。

2.3 合理利用绩效结果

绩效考核工作的重点便是让绩效评估成绩的实效性全面发挥出。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分配奖金皆是通过绩效评估工作来实现的。常规来讲,若想有效利用绩效考核的实效性,务必要让员工在明确薪酬时是以绩效评定实现的。绩效高低同其企业员工最终获取的薪酬是成正比的,如此企业员工才会真正的关注绩效管理工作策略,进而对自身共享加以注重,最终有效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而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为充分掌握企业员工综合能力等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为企业员工培训教育提供诸多有利条件,还是员工后期发展的参照依据。

2.4 实现绩效考核和薪酬相结合

需全面意识到企业优势,另外还需充分掌握企业不足,把企业优势发挥最大,对于企业绩效考核来讲,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目标,占据着企业主体地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企业之前的缺陷。绩效考核需将企业内部所施行平均分配思想,需让企业管理人员意识到下级员工的优缺点,需应用不固定的薪酬机制取代掉以往定薪定酬的薪酬机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想促使企业发展开辟新高度,加强绩效管理势在必行,其不但能够提高企业内部员工工作质量,还能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企业稳定立足于经济市场的根本条件,为此,有关部门需加大对其重视力度,推动其现实价值与意义在企业长远发展中发挥出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瑾.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15.

[2]李振忠.试论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2(07):260-261.

[3]卢少华.企业绩效管理研究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01):103-108.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