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及对策

2018-09-10赵青青

环球市场 2018年16期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乡居民经济发展

赵青青

摘要:河北省是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腹心地带的一个行政省,是北京和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以来就是枢纽要地。随着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经济的发展,河北经济的增长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但是存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一个紧要问题就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不稳定与我国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矛盾,更是阻碍了河北省整体的经济实力与综合的竞争力。本文先对河北省的城乡差距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现阶段河北省城乡差距存在四大问题,并解释了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就其现状做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发展

一、河北省城乡差距的现状分析及产生原因

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一)收入来源结构性差异较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工资性收入比重一直在60%以上,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比重接近30%,经营性净收入不足10%,而农村居民收入结构近年来虽发生较大优化,由经营性收入占大头转为以工资性收入占大头,工资性收入占50%左右,经营性净收入占30%以上,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不足20%。

(二)城乡劳动力素质差距大

农村人力资本报酬与城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城乡居民人均来自工资性收入对比看,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高出农村居民1.9倍,二者绝对差距达到10893元。究其原因,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现实在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直接造成人力资本价格偏低。同时,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的人口,他们通过升学、劳动力转移等途径流向城镇非农产业,返回农村的可能性又很小,间接造成城乡人力资本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并在代际间差距逐步累进扩大。

(三)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比城镇面临压力多

由于城乡产业经营差异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多集中于

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带来的收益也较高,而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除与城镇居民共同面临宏观经济发展放缓、就业难度大等压力外,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还要面临工资性收入增速回落、农产品价格低迷等压力。从2010-2015年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下降,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8.5%,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究其原因是工资性收入增速回落。工资性收入是支撑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受宏观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劳务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四)城乡保障体系差异大

我国城乡二元突出的历史,存在明显的城市倾向,造成了初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虽然不断推进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推出各种惠民政策,但这个差距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也直接造成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一直是其收入的第二大来源,而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却处于偏低水平。

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在正确认识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思路是: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实施“扩中”.“保低”、“调高”战略,促进收入“中间比例大、两头比例小”的橄榄型收入格局的形成。

(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居民增收

一是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与效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增加非农产业收入。二是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完善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的教育、就业、医疗等保障机制,从而实现劳动力根本转移。

(二)抓好精准扶贫,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贫困县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和难点,实施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使扶贫工作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得到全面提升。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要努力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管用的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信息联网和动态管理机制下功夫;在建立健全各种专项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的机制上下功夫;在建立健全针对已识别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工作落实机制上下功夫,提高扶贫资金的针对性。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机制

发展经济,居民充分就业,是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源头活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居民收入阳光透明。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重,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完善就业政策,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逐步缩小高低收入群体、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巨大差距。

(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增强自主创收能力

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居民非农就业能力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软硬件设施;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农村教育体系的正常良好运行。二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抓住时机,做好规划,逐步依据需求及基础水平,建立和完善分层次、有重点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五)完善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兼顾

要把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作为重点,城乡通盘考虑。一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新农合与新农保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二是提高农村低保、五保供养补贴标准,加大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扶持力度,使各项惠民政策落地开花。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广覆盖为基础,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獻:

[1]祁林德.浅析城乡收入拉大的原因[J].经济论坛,2005(24):121-122.

[2]刘湛菁.河北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趋势研究[J].调研世界,2016(04):46-49.

[3]张敏丽,陈峰.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92-95+122.

猜你喜欢

收入差距城乡居民经济发展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